子曰:“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strong> 孔子說:“不憂慮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憂慮自己不了解別人。” 這是一個與世人心態(tài)相反的逆向思維,人們往往努力的要求別人理解自己贊同自己,一旦感覺被人不理解或誤解,那就拼命地解釋、辯解甚至惱兇成怒。究竟是為什么要這樣呢?其原因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為名為利。 孔子的思想是仁,就是愛人、知人!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仔細想來要求別人理解真的那么重要嗎?這豈不是活在別人的掌控之中,給原本快樂幸福的我戴上了憂慮的枷鎖。使我們背負著名利的重擔(dān)走在崎嶇的山路上,這就是坎坷人生的根源。 我們可以不要求別人理解自己,但不能夠不理解別,這就是知人。知人者智,這就是智慧。當(dāng)我們能夠充分的理解別人、諒解別人,就會開闊自己的心胸遠眺自己的視野,天地間行云流水,人我間逍遙自在。這就是真正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在霸王祠的大殿門口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拔山舉鼎竟氣煞范增豈天亡項;過市貪杯能封拜韓信而人附劉.項羽雖然臂力過人,但是,剛愎自用,全無用人之道,連忠心耿耿的范增都離他而去;他看不起韓信,沒有重用他,而打敗他的就是韓信,重臣謀士反而成為敵人來打敗自己,這就是血的教訓(xùn)。 劉邦市井小人、無賴,過市貪杯,但是他會用人,天下就是他的。劉邦當(dāng)了皇帝后,在洛陽召開慶功會上對群臣所說:“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眾人回答都不在點子上,劉邦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這說明劉邦之所以得天下之原因,在于用人.至于用什么樣的人,當(dāng)然是用能人.如張良、蕭何、韓信懂政治、懂軍事、懂經(jīng)濟,是漢初三杰,皆能忠心耿耿為劉邦所用。 所以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是大智慧、大心胸、大格局是治國理政之道,千古金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