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蔞薤白白酒湯(《金匱要略》)
瓜蔞30~40克(原一枚)搗碎、薤白9~15克(原半斤)、白酒500~700毫升(原七升),關(guān)于白酒,近人多用米醋或黃(米)酒。古白酒力薄,故用量可大,今醋、酒濃厚,用量須減。
古人原來的煎服法是把以上三味,一同煮取約400毫升,分為兩次服用。但現(xiàn)在一般都是用水煎前兩味,取藥汁約300毫升,分兩次服,每次服用時,再兌入米醋(據(jù)考證,古之白酒,即今之米醋)20~30毫升(有的人則用黃酒。我在臨床上,二者都用過,但用醋效果較優(yōu))。
此方為《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篇的第一張藥方。主治胸痹,癥見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guān)上小緊數(shù)(即“陽微陰弦”之意)者。以本方為主隨證加減,治療胸痹、心痛,確有良效。故自漢至今,瓜蔞薤白劑已成為治療胸痹的著名方劑。
胸痹病的主要病機為上焦陽虛,陰氣上逆。正如張仲景所說:“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此方以瓜蔞寬胸降氣、消痰開結(jié)為主藥;薤白味辛苦性溫滑而能通痹著之氣滯為輔藥;白酒味辛性溫,宣發(fā)助陽,通行營衛(wèi)為佐藥。三藥合用,能助胸中陽氣,開上焦痹滯,使胸中陽氣布達而胸中大氣一轉(zhuǎn),濁陰之氣下降,陽盛痹通諸癥自然皆除。(醋:味酸苦、性溫,能破結(jié)氣痰瘀,治心腹疼痛。)
本方加半夏10~12克名瓜蔞薤白半夏湯。主治胸痹病兼見不得臥、心痛徹背、舌苔白厚或白厚膩、關(guān)脈弦滑等癥者。此為痰濁盛,故加半夏以除痰。本方去白酒加枳實、厚樸、桂枝,名枳實薤白桂枝湯。主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jié)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此為客氣留結(jié)在胸中,不只上焦陽虛,而中焦陽亦虛,故陰邪得以留踞,上逆動膈而為胸滿、脅下逆搶心。故于瓜蔞薤白劑中加枳實除痞氣,厚樸開氣結(jié),桂枝行陽氣兼能疏肝,不但胸陽得暢,而中焦亦調(diào),故病自痊愈?!督饏T》條文還指出胸痹者“人參湯(人參、甘草、干姜、白術(shù)各等分)亦主之?!比藚蠢碇袦笠?,對兼見中焦陽虛證者,可用之??傊?,胸痹的虛,為胸中陽氣微而不振,故不必用補,而用宣通之法,陽氣即暢,胸陽暢通則陽盛病除。所以我們要注意到,仲景用瓜蔞薤白劑是以行陽為主,不是補陽;即使談到用人參湯,亦是兼補中陽,并非補胸陽。此乃仲景先師示人對胸痹病應(yīng)認識到胸中大氣為全身之主,實為生死第一關(guān),特于胸痹篇獨發(fā)其精義,不可不知。今人常以此方隨證加減,用于治療以胸背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胸部神經(jīng)痛等,以治療心絞痛應(yīng)用最多,常去白酒加半夏、紅花、赤芍、丹參、川芎等同用。我治療經(jīng)西醫(yī)診斷為冠心病、心肌炎等病而出現(xiàn)心絞痛、胸痛徹背、背痛徹胸、心慌短氣等癥,觀其脈見寸沉關(guān)弦或寸關(guān)弦滑沉緊而屬中醫(yī)胸痹病者,常用瓜蔞薤白劑隨證加減,并把藥方暫定名為胸痹湯:瓜蔞30~40克,薤白10~15克,半夏10克,桂枝3~12克,檀香6~9克(后下),茯神木30克,紅花10克,蘇梗10克,五靈脂9~12克,蒲黃6~10克,焦山楂10克,赤芍12克。臨證時需隨證加減應(yīng)用。藥效不明顯時,會飲酒者每次服藥時兌入黃酒20毫升,不會飲酒者可兌入米醋20~30毫升。心絞痛發(fā)作頻繁且痛重者,則另用蘇合香丸0.5~1丸隨湯藥服。此方每收良好效果,請參考試用。
瓜蔞薤白白酒湯與瓜蔞薤白半夏湯、烏頭赤石脂丸(赤石脂30克,烏頭15克,川椒30克,附子15克,干姜30克,蜜丸)均治胸痹、胸背疼痛。但前方主治胸陽不暢,陰氣上逆,痰濁痹阻而致的胸痹喘息短氣咳唾胸背疼痛。瓜蔞薤白半夏湯則治胸痹之偏于痰濁壅盛痹滯胸陽而心痛徹背、不得臥者。烏頭赤石脂丸則治陰寒之氣厥逆上干,格痹胸背經(jīng)脈,亂其氣血而致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雖皆治胸痹,卻有種種不同,必須詳細辨證,絕不可一病一方,呆板硬套。請讀者深入研究《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篇”。
對痰熱結(jié)聚,滯塞胸膈而心胸疼痛者,不可用此方治療。例如我在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時,發(fā)現(xiàn)不少患者出現(xiàn)胸痛脘悶、舌苔黃厚垢膩、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不行、脈象滑數(shù)有力的痰熱結(jié)塞之證時,采用的是小陷胸湯(黃連、半夏、瓜蔞)合小承氣湯(厚樸、枳實、大黃)隨證配合紅花、丹參、檀香、焦三仙等治療。病人隨著痰熱滌泄、大便暢通、舌苔化薄而胸痛明顯減輕,諸癥亦隨之而安,繼續(xù)隨證用藥,均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如誤用瓜蔞薤白劑,則不見效果??梢娒總€方劑都有一定的主治范疇,必須辨證準確,才能正確地譴方用藥。
四君子湯(《時方歌括》)
人參6克、白術(shù)6克、茯苓6克、甘草3克,水煎分兩次服。
此方為治療氣虛的總方。主治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言語聲低、四肢倦怠無力、動則氣短、食欲不振、大便溏泄、脈來虛濡等癥。近代常用來治療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神經(jīng)衰弱、胃腸功能紊亂等病表現(xiàn)為氣虛證者。
本方以人參之甘溫,健脾補氣,能致沖和之氣為主藥;白術(shù)甘苦微溫,燥脾補氣,培益中焦為輔藥;茯苓甘淡而平,滲濕健脾,兼能泄熱以防參、術(shù)生熱為佐藥;甘草甘平,和中益脾為使藥。脾為后天之本,為人體生氣之源。脾胃氣足,中運健旺,飲食增加,生化機能加強,則其他四臟均能受益而身體自然健壯。本方甘溫,甘合中焦之味,溫助中焦之氣,藥性柔和,功效可靠,補而不烈,培本扶中,好象具有不偏不倚謙正沖和之德,故以“四君子”名之。以此比喻,可啟發(fā)對本方治療作用的理解。
本方加陳皮以理氣開胃,名五味異功散,調(diào)理脾胃的效能更好,既能補氣,又可免除一些人服補氣藥所致的胸悶、中滿、少食等不良反應(yīng)。常用于病后調(diào)理,益氣健脾。在補氣方中稍加理氣藥,從而更加充分地發(fā)揮補氣藥的作用,這也說明中藥“配伍”的妙用。
本方加陳皮、半夏以燥濕除痰,名六君子湯,適用于脾胃氣虛,中焦痰濕郁阻所致之嘔惡咳唾、返吐涎水、飲食少進、胸脘發(fā)悶、舌苔白、脈象滑或濡滑等癥。若胸腹?jié)M悶,噯氣脹滿,可再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本方加木香、藿香、葛根,名七味白術(shù)散(錢乙)。方中木香、藿香芳香化濁,理氣調(diào)中、佐四君子健脾益氣;配葛根解肌熱而除渴。常用于治療脾虛所致的泄瀉、消化不良、肌熱口渴等癥。兒科多用之。本方合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名八珍湯,主治氣血兩虛,中運不健,飲食不為肌膚,面色不華,陰血內(nèi)虧,虛陽外越等。八珍湯中再加黃芪以助陽固表,加肉桂引火歸源,名十全大補湯,適用于氣血營衛(wèi)俱虛之證,全身倦怠,四肢無力,自汗盜汗,虛火上泛,腰膝畏冷,女子兼見月經(jīng)少或白帶多等癥。
本方加香附、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亦名六君子湯。方中配香附行氣疏肝,砂仁溫中醒脾,可用于治療脾胃虛寒及肝郁犯胃而致的胃脘疼痛或腹痛泄瀉。我用該方治此證時,常加廣術(shù)香、炒白芍、高良姜以加強理氣柔肝溫中的作用。
本方加山藥、扁豆健脾和胃,加姜、棗、粳米調(diào)和營衛(wèi)養(yǎng)胃氣為引,名六神散(陳無擇)。主治小兒表熱去后又發(fā)低熱,再用解表藥或涼藥不效者。此證為表里俱虛,氣不歸元,陽浮于外所致,并非實熱之證,故需此方和其胃氣而收陽歸內(nèi),則身涼不熱。治熱不可過用解表、過用寒涼,此不可不知也。
本方去人參加白芍、生姜、大棗,名三白湯(白術(shù)、白芍、白茯苓),用于治療傷寒太陽?。^項強痛、惡寒、脈?。?,服過桂枝湯或誤用下法后,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或虛煩或渴或泄。(按:此湯實即《傷寒論》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方。)
我常用四君子湯加陳皮、生麥芽、焦神曲、蓮子肉、焦山楂、黃芪、香附等,治療因患慢性胃腸炎而導致體倦神疲,面色無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苔薄白,或舌質(zhì)較胖,脈象虛或濡者。治氣虛而頭痛加白芷、蔓荊子、川芎。治氣虛而眩暈加天麻、白芷、鉤藤、川芎、黃芪。治脾氣虛而泄瀉者,加車前子、桔梗(少量)、土炒白芍、肉豆蔻,茯苓加量,伏龍肝60~120克煎湯代水。治氣虛咳喘加蘇子、五味子、桑白皮、橘紅、沉香、砂仁。
本方的人參在一般情況下,可用黨參代之,用量可稍加大。對虛弱重證,仍需用人參。氣虛兼手足畏冷,喜著厚衣者可用紅人參。兼有口干者,可用白人參。
近些年來,有人用本方加當歸、熟地等,治療缺鐵性貧血、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有的加遠志、酸棗仁、五味子、麥冬、柏子仁、琥珀,用于治療體弱者的失眠癥;有的加桂枝、白芍、黃芪、烏賊骨、貝母、白芨、熟大黃,用于治療潰瘍病,可供參考。
本方與補中益氣湯同為補氣藥。本方為治氣虛的總方,有沖和之氣,性質(zhì)平和,主治氣虛脾弱之證;補中益氣湯則主治勞倦內(nèi)傷,身熱心煩,或中焦清陽下陷而致泄痢下墜,臟器下垂等癥。本方功效主在補氣健脾,強壯中焦,只能補氣無和血之功;補中益氣湯則脾肺雙補,升舉清陽,益氣之中兼能和血養(yǎng)血,甘溫除熱。
陰虛咳嗽、盜汗、五心煩熱及陰虛肝旺等癥者忌用本方。
注意:使用本方時加些行氣之品,如陳皮、香附、木香、藿梗、砂仁等,補氣效果會增強,且能防止有的人服補氣藥后出現(xiàn)胸脘痞滿等副反應(yīng)。
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蜜炙黃芪5~10克、人參3克、炙甘草3克、炒白術(shù)1.5~3克、陳皮1.5~3克、當歸1.5~3克、升麻l~1.5克、柴胡l~1.5克,水煎服。因原方用量太輕,故參考后世臨床常用方,對劑量進行了修改。(附《脾胃論》原方:黃芪1.5克(病重或勞倦熱甚者3克)、炙甘草1.5克、人參1克、當歸0.6克、陳皮、升麻、柴胡各0.6~l克、白術(shù)1克,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
本方的用量,李東垣原方黃芪最多大為3克,其余皆為0.6~1克,意取輕清上升。后世醫(yī)家用于濟急時常加大劑量,病重者參、芪可用到9~15克。本文開篇所列的劑量是參考薛立齋及吳儀洛二氏之意擬訂的,臨癥時請斟酌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升麻、柴胡二藥用量不能太大,一般為 1~2.5克,即使余藥加至 9~15克時,這二藥也不得超過3克。因為內(nèi)虛之證忌升散,本方借此二藥只為升提下陷之清氣,多用了此二藥則使本方成了升散劑,非制方的原意。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饑飽勞役內(nèi)傷脾胃所致的身熱心煩、頭痛畏冷、懶言少食、四肢困倦、自汗口渴、不愿活動、動則氣短而喘、脈象虛大之癥;或因中氣不足,清陽下陷所致泄痢,或寒熱似瘧久久不愈之癥。清代醫(yī)家柯琴說:勞倦形衰,氣少陰虛而生內(nèi)熱者,表證頗同外感,惟李杲知其為勞倦傷脾,谷氣不勝陽氣,下陷陰中而發(fā)熱,制補中益氣之法。本方組織是遵照《內(nèi)經(jīng)》“勞者溫之”、“損者益之”的治則,選用甘溫之品補其中氣,升其中陽。饑飽勞役,傷其脾胃,中焦陽氣下陷,則陰火上浮,故身熱心煩(這并非外感實熱之證);頭為諸陽之會,清陽不升,則濁氣上逆,故頭痛(疼痛時作時止,不象外感者常痛不已);陽虛不能衛(wèi)外故自汗;氣虛故懶言、不愿活動;脾虛故少食、肢倦;脾胃虛則肺氣不足故氣短;肺氣不足,不能敷布津液故口渴;脾虛中陽不升,清陽下陷故泄??;正虛邪陷,邪正相爭故寒熱似瘧久久不愈。病屬內(nèi)傷,東垣立補中益氣湯以主之。若誤作外感治,則重虛元氣。脾胃虛則肺氣不足,肺為氣之本,故方中以黃芪補肺護固腠理為主藥;人參補元氣,健脾益中,甘草和中益脾,合芪、參而除熱為輔藥(過度煩勞,則虛熱內(nèi)生,得甘溫之品以益元氣,而虛熱自退,故東垣認為芪、參、草三藥為除煩熱之圣藥);更以白術(shù)燥濕健脾,當歸和血益陰,陳皮理胸中清濁相干之亂氣,且防甘味藥導致滯滿,共為佐藥;升麻、柴胡升陽明、少陽之清氣,提中焦下陷之清氣,清陽升則濁陰降,再用生姜、大棗和營衛(wèi)、開腠理、致津液,共為使藥。中虛得補,元氣恢復,諸癥自愈。趙獻可曾說:“凡脾胃,喜甘而惡苦,喜補而惡攻,喜溫而惡寒,喜通而惡滯,喜升而惡降,喜燥而惡濕,此方得之?!?/p>
補中益氣湯原為飲食勞倦內(nèi)傷元氣,內(nèi)生虛熱,病狀類似傷寒之證而設(shè)。此證實屬氣虛發(fā)熱,切勿用治療傷寒的汗、下之法去治。故《醫(yī)貫?主客辨疑?傷寒論》中說:“若讀傷寒書而不讀東垣書,則內(nèi)傷不明而殺人多矣,讀東垣書而不讀丹溪書,則陰虛不明而殺人多矣。......東垣《脾胃論》,與夫內(nèi)傷外感辨,深明饑飽勞役發(fā)熱等證俱是內(nèi)傷,悉類傷寒,切戒汗下。以為內(nèi)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fā)散。外感多而內(nèi)傷少,溫補中少加發(fā)散,以補中益氣一方為主,加減出入?!庇纱丝梢?,內(nèi)虛之人冬季受寒而惡寒發(fā)熱無汗脈浮緊時,可用補中益氣湯加些麻黃,脈浮緩有汗者,可加桂枝、白芍。但后世醫(yī)家皆把此方用為調(diào)補氣虛之藥,是采取本方配伍之妙和調(diào)補中焦陽氣的功能而變化運用的。確有許多陽虛、中虛之證,得用本方而治愈。用本方為補劑時要知道此為治氣虛清陽下陷的方劑,而不是治清陽不升的。
我常用本方加蔓荊子、川芎治療氣虛頭痛;加藁本、細辛、吳茱萸治療頭腦中疼痛或空痛;加羌活、防風、威靈仙、海桐皮治虛人感受風濕而周身疼痛;加茯苓、益智仁、肉豆蔻治療久泄;加白芍、甘草、吳茱萸、烏藥治中虛腹痛;重用當歸再加熟地治因中氣虛而致的血虛(包括各種貧血);重用人參(或以黨參10~15克代替)再加茯苓、枳殼(15~30克)治由于脾失健運,中焦清陽下陷而致的胃下垂、子宮脫垂(癥見身體軟弱、面色萎黃、腹部發(fā)墜感、飯后腹脹倒飽等);加青蒿、銀柴胡治療青年女子西醫(yī)查不到原因的低熱癥候群中醫(yī)辨證屬勞倦傷中內(nèi)生虛熱者。本方不但可治脾胃氣虛,亦可調(diào)補心、肺、肝二臟。如加五味子、款冬花、紫苑、旋覆花等,可治肺氣虛而氣喘、咳嗽,此乃符合《難經(jīng)》“損其肺者益其氣”的治則。加香附、厚樸、青皮、蔻仁,可治肝氣郁而致的脘悶腹脹、食欲不振等,此寓有《內(nèi)經(jīng)》“木郁達之”之意。五臟之中惟腎虛者不可用此方。
本方去陳皮、當歸、柴胡,名舉元煎(張景岳),治氣虛下陷、血崩血脫、亡陽垂危等須升補元氣的證候。去人參、白術(shù)、甘草、陳皮、當歸、加知母、桔梗名升陷湯(張錫純方:黃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主治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呼吸似喘或氣息將停,脈象沉遲微弱,關(guān)前尤甚。
東垣調(diào)治中焦的方劑除補中益氣湯外還有調(diào)中益氣湯、益胃升陽湯、升陽益胃湯、升陽順氣湯等。這些方劑的作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須掌握它們的主治特點方能很好地運用之。一般說,調(diào)中益氣湯(本方去當歸、白術(shù)加木香、蒼術(shù))治脾胃不調(diào)之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食入反出等癥。益胃升陽湯(本方加炒黃芩、炒神曲)為血脫者益其氣的方劑,主治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或脫血及食少、水瀉等癥。升陽益胃湯(詳見本講專篇)主治脾胃虛弱而倦怠嗜臥,時值秋令,濕熱方退,體重節(jié)痛,口苦口干,心不思食,口不知味,二便不調(diào)等癥。升陽順氣湯(本方去白術(shù)加草豆蔻、神曲、半夏、黃柏)治飲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者(方中升、柴辛甘升清氣,清氣升則陽氣順;黃柏苦寒降其濁,濁降則陰氣順;參、芪、歸、草補其虛,虛補則正氣順;半夏、陳皮利其膈,膈利則痰氣順;草豆蔻、神曲消其食,食消則谷氣順,故名升陽順氣湯)。補中益氣湯則主用于飲食勞役傷其脾胃,清陽下陷,內(nèi)生虛熱,狀類傷寒或瘧、痢久不愈者。細細體會其中的異同點,會對提高辨證論治的水平有所幫助。
近些年來,有人用補中益氣湯做實驗,證明它對子宮及其周圍組織有選擇性收縮作用,并能調(diào)整小腸蠕動及恢復腸肌張力的作用,對營養(yǎng)機能是有直接影響的。其中升麻和柴胡在藥方中對其他藥有明顯協(xié)同作用,并能增加這些藥物的作用強度,尤其在腸蠕動方面。如去掉這兩味藥,本方對腸蠕動的作用隨即減弱。若單用這兩味藥,則無以上各種作用。可見在臨床加減運用本方時,不能把升、柴全部去掉,如去掉這二味藥,則失去本方的特點,而成為其他方劑,不可不知。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旋覆花9克(布包)、生代赭石24克(先煎)、半夏9克、人參6克(或黨參9~12克)、炙甘草5克、生姜9克、大棗12枚,水煎取450毫升,一日服3次,每次服150毫升。(附《傷寒論》原方:旋覆花3兩、生代赭石1兩、半夏半升、人參2兩、甘草3兩、生姜5兩、大棗12枚)。
本方原為治療“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而設(shè),具有調(diào)補胃虛、和降逆氣、升清降濁的功效。
傷寒病經(jīng)過汗、吐、下各法的治療,雖然寒邪已解,但胃氣已虛弱未能自和,升降失調(diào)而虛氣上逆,故心下痞硬悶堵,時時噯氣而痞悶不得除去。此為胃虛氣逆證,宜用此湯降虛氣之逆而和胃安中。
方中以旋覆花下氣除痰,并且咸能軟堅,以治心下痞硬為主藥;以生赭石重劑而鎮(zhèn)浮逆之氣為輔藥;生姜、半夏辛而且降以除痞逆之氣,人參、大棗甘能緩中,補胃氣之虛弱,共為佐藥;甘草甘緩入胃,補虛安中為使藥。胃虛得補,痞硬得散,逆氣得降,濁降清升,故痞噫諸癥均除。
后世醫(yī)家也常用本方治療由于胃失和降而致的氣逆嘔吐、反胃、噎膈、呃逆等病癥。我常用此方合大黃甘草湯隨證加減治療神經(jīng)性嘔吐。例如1964年曾治一女患者,每頓飯后立即嘔吐已一年余,體重僅有35公斤左右,大便干秘如羊屎,經(jīng)北京幾個大醫(yī)院檢查均診斷為神經(jīng)性嘔吐。中醫(yī)辨證為中焦虛弱、胃氣上逆之證。投以本方合大黃甘草湯加減: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克,黨參12克,甘草3克,生大黃5克,當歸10克,桃、杏仁泥各9克,全瓜蔞30克,生姜3片,伏龍肝60克(煎湯代水)。有時以此方為基礎(chǔ)稍有加減。服約40劑,嘔吐止,大便通而嘔吐痊愈。體重明顯增加,治療前后判若兩人。類似病例較多,此不贅述。
我還常用本方配合半夏厚樸湯隨證加減治療梅核氣病。經(jīng)驗方舉例如下: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克,厚樸10克,茯苓18克,蘇梗10克,蘇葉6克,香附10克,烏梅2克,生姜3片,金果欖9克,水煎服。在此方基礎(chǔ)上可隨證稍事出入,對痰氣郁結(jié)而咽中如有物粘阻,咯不出,咽不下,或兼胸脘滿悶等癥有效。
旋覆代赭湯適用于傷寒經(jīng)汗、吐、下,解之后,心下痞硬堵悶,噫(噯)氣不除之證。但要注意如患者兼有大便泄瀉、腹中腸鳴者,則不能用之,應(yīng)選用生姜瀉心湯。如《傷寒論》中所說:“傷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姜瀉心湯主之?!彪m然二方都能治心下痞硬、噫氣,但本方適用于胃中虛氣上逆而致的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要記住大便泄者禁用;生姜瀉心湯則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腹部有水氣而腸鳴下利者,但要記住心下痞而無腸鳴不利者不能用。若心下痞滿,不硬不痛,不噫氣,大便自通者,則須用半夏瀉心湯。三方都治心下痞證,但同中有異,臨證時須分辨選用。
近些年來,我曾用本方合通幽湯、大黃甘草湯加肉桂壯命火,隨證加減,治療過1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所致幽門不全梗阻者,癥見朝食暮吐,大便秘結(jié)不下,腹部起包串走雷鳴,須到晚間嘔吐之后,腹部較舒,始能睡臥。對這種病狀,古稱“反胃”。具體處方如下: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12克,人參3~6克,生姜3片,甘草3克,生大黃3克,當歸10克,白芍12~15克,檳榔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紫肉桂2一3克,熟地12克?;颊叻?個多月而痊愈,免去了做手術(shù)。
升陽益胃湯(《脾胃論》)
羌活15克、獨活15克、防風15克、柴胡9克、人參30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炙甘草30克、黃芪60克、白芍15克、半夏30克、黃連6克、澤瀉9克、陳皮12克,共為粗末,每服10克,生姜5片,棗2枚(去核),水三盞,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本方適用于脾胃虛弱而濕邪不化,陽氣不升之證。癥見倦怠嗜臥,四肢無力,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jié)痛,口苦舌燥,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頻數(shù),食不消,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不和,舌苔厚膩,脈象濡軟。蓋因脾土虛弱不能制濕,濕邪重故感到體重節(jié)痛,四肢無力、心不思食,中焦不能布化水谷精微,故口中無味。中運不健,傳化失宜,故二便皆不調(diào)順。土不生金,母病累子,故肺弱表虛而灑淅惡寒,陽氣不得伸,故面色不和,慘慘不樂。方中半夏、白術(shù)燥濕,茯苓、澤瀉滲濕而降濁陰;羌活、獨活、防風、柴胡升舉清陽之氣,風藥并能勝濕;少佐黃連以退陰火療濕熱;陳皮平胃氣;參、芪、甘草益胃氣;白芍酸收斂陰而和營,并能防羌活、柴胡辛散太過。全方補中有散,發(fā)中有收,使正氣足、陽氣生,自然身健病痊?!夺t(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曾說:“人參屬補,不知君于枳、樸中,即為補中瀉也。羌、防輩為散,不知佐于參、芪中,即為補中升也。近世之醫(yī),一見羌、防輩,即曰:發(fā)散不可輕用。亦不審佐于何藥之中,皆因讀書未明,不知造化別有妙理耳?!?/p>
本方去黃芪、白術(shù)、半夏、茯苓、澤瀉、黃連、陳皮,加升麻、葛根、生甘草,名升陽散火湯,也是李東垣先生創(chuàng)制的方劑。用于治療因脾陰血虛,胃陽氣弱,春寒不去,胃虛過食冷物,抑制少陽清氣,郁遏陽氣于脾土之中所致的四肢發(fā)熱、肌熱、發(fā)困、筋骨悶熱、熱如燎、捫之烙手諸癥。
本方去獨活、防風、茯苓、澤瀉、白芍、半夏、陳皮,加升麻、黃芩、石膏,以蒼術(shù)易白術(shù),名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適用于治療飲食傷胃,勞倦傷脾、陽氣下陷,陰火乘之而發(fā)熱,右關(guān)脈緩弱之證。
本文所述皆為從脾胃升陽論治的方利,用藥貼切,變化神妙。其加減變化當然不似如此簡單,但限于篇幅,僅介紹如上精神,以供讀者參考。如欲深研,請閱李東垣先生《脾胃論》。
1960年我接診了一個于10年前因病做了脾切除手術(shù)的病人。當時醫(yī)生預(yù)言該患者術(shù)后尚可生存10年。恰逢10年后,他又患病很久不愈,其癥狀為:胃脘堵悶,不思飲食,二便不調(diào),體重日減,精神不振,面色不和,悒悒不樂。舌苔白厚而膩,脈象虛弦而滑。據(jù)此脈癥,知為脾胃虛而陽氣不伸之證,故用升陽益胃湯隨證加減而痊愈。病愈后身體健壯,十年動亂中身體亦很好,1980年,仍在工作。當然,西醫(yī)切除的脾不能與中醫(yī)所說的脾劃等號,但如出現(xiàn)脾胃的病證,根據(jù)病情進行辨證論治,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療效。
我用此方時,常把白術(shù)改為蒼術(shù),并適加厚樸、草果等芳香化濕之品,以助化濕之力。對慢性胃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肌肉風濕等病見有本方主治證時,或低熱綜合征而中焦?jié)袷⒄撸呻S證加減使用之。
注意,升陽益胃湯與益胃升陽湯(黃芪、人參、白術(shù)、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炒黃芩、炒神曲、生姜、大棗)不可混淆。后者主治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塊暴然而下,或脫血后脾胃虛弱之飲食少進、大便水瀉之證,可適加茯苓、車前子。
黃芪、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白芍、陳皮、澤瀉、柴胡、生姜,大棗
羌活、獨活、防風、半夏、黃連、
蒼術(shù)5,苡仁12,茯苓8,香附5,川芎5,神曲8,桃仁8,紅花8,陳皮6,合歡皮12,石韋10,蘆根15,生地15。
2副,早晚各一,每次送服水蛭粉1.5克
丁香柿蒂湯(《濟生方》)
丁香6克、柿蒂6克、人參3克、生姜5片,水煎服。
本方用于虛寒而致的呃逆,如年邁老人陽虛,久病體弱胃腎虛寒而發(fā)生的呃逆。呃逆有虛實之分:如因痰阻、氣滯、瘀血、火郁、胃實失下等而致呃逆者,皆屬實證。如因中氣虛衰、大下胃虛而陰火上逆、年老久病等而致呃逆者,皆屬虛證。治法各有不同。本方則主用于虛寒呃逆之證,不可不辨。
本方用丁香辛溫,通肺、溫胃、暖腎,降虛逆之氣,祛胃腎之寒,與柿蒂苦澀降氣共為主藥;輔以人參補元氣而使正氣舒布;使以生姜祛痰、開郁而散寒。故適用于虛寒證之呃逆。
丁香柿蒂湯、金匱橘皮竹茹湯(橘皮、竹茹、甘草、人參、生姜、大棗)、濟生橘皮竹茄湯(橘皮、赤苓、枇杷葉、麥冬、竹茹、半夏、人參、炙甘草、生姜)均治呃逆。但本方主治胃腎虛寒、寒氣上逆而致的呃逆。金匱方則用于久病體弱,胃虛有虛熱,氣逆不降所致的呃逆。濟生方則用于熱病后胃熱、口渴、嘔噦不食、氣逆不降所致的呃逆。
老人久病,或大病之后,突然發(fā)生呃逆,連連不止,中醫(yī)認為這是脾氣欲敗的一種危險癥狀,需要抓緊救治。對于這種情況,我常用本方合金匱橘皮竹茹湯,重用人參(20~30克)來進行搶救,屢屢取效。
急性腦血管病患者,也時常在經(jīng)過搶救后,病情漸漸穩(wěn)定時又出現(xiàn)頻頻呃逆(膈肌痙攣)的表現(xiàn)。我在這時常常用旋覆代赭湯合丁香柿蒂湯隨證加減。其基礎(chǔ)方為:旋覆花10克(布包),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0克,人參6~12克,公丁香3~5克(后下),柿蒂5~7個,生姜3片,竹茹6克。以此為基礎(chǔ),再結(jié)合辨證論治的精神,加減藥物,??扇〉美硐胄Ч?。我多次用此方加桃仁、紅花、檳榔治療腦手術(shù)后,頻頻呃逆不止者,皆收良效。僅供參考。
注意,本方不能用于胃熱、胃實證的呃逆。
四磨湯(《濟生方》)
檳榔、沉香、烏藥、人參各等分,分別水磨濃汁,煎三四沸,溫服。
本方主治情志怫郁,肝氣橫逆,上犯肺胃,而致上氣喘息、胸膈不快、煩悶不食等癥。
主藥檳榔降氣,性如鐵石;再輔以沉香性沉而降,可使上逆之氣下降;佐以人參益氣,是降中有升,瀉中帶補,妨傷正氣;更使以烏藥順逆氣、舒肝氣、和肺胃,自然氣機調(diào)暢,升降復常。
本方去人參加枳實、木香,名五磨飲,適用于體壯氣實者暴怒氣厥、眩仆昏倒。
我常用本方合旋復代赭湯治療嘔吐、反胃、噯氣、泛酸諸癥。
四磨湯、越鞠丸(香附、蒼術(shù)、川芎、神曲、梔子)、六郁湯(香附、赤苓、陳皮、半夏、川芎、山梔、蒼術(shù)、砂仁、甘草)皆能治氣郁。四磨湯適用于情志不快而氣上喘急,胸悶少食的氣逆證;越鞠丸則統(tǒng)治六郁(氣、血、痰、火、濕、食六郁以氣郁為主)胸膈痞悶、吞酸嘔吐、飲食不消等癥;六郁湯功能消痰行氣、化滯消積,適用于六郁(氣、血、痰、火、濕、食)而胸悶脘脹者,甚至痰、氣、血、食互結(jié)為痞為塊等癥。
獨參湯
人參30~60克,急煎服。
人參的用量多少,要隨證、隨人具體情況而定。須選用上品,濃煎頓服,待元氣漸回,再隨證加減。我常用的用量為25~60克,病危重者尚可多些。獨參湯主治元氣大虛,神昏氣弱,脈微欲絕;或大出血者,或崩產(chǎn)脫血,血暈神昏等病情危急者;或行走之間,暴然眩仆,氣微欲絕,喉無痰聲,身無邪熱,此陰血虛而陽氣暴絕,急宜此湯救之。
關(guān)系人體生命之安危者,氣也。故先賢于氣幾息、血將脫之證,獨用大量人參(約60多克)濃煎頓服,能挽回性命于瞬息之間,絕非其他藥物所能代替。故必須獨用而力專,量大而效宏,才能收起死回生之效。氣為陽,血為陰,陰陽之在人身,互為其根,不可分離。若陰血虧乏則孤陽無所依附,亦自飛越而脫。這時有形之陰血,不能急生,無形之陽氣,急宜護固,況且陰生于陽乃太極之妙,因而取獨參湯主之。人參得天地沖和之氣以成形,用之以補沖和之氣,使其一息尚存,而療諸疾。
人參有野山參、園參和移山參的不同。目前藥店中出售多為園參,移山參則較少,野山參更少且價錢昂貴。由于加工的不同,一般又分為生曬參、紅參、白人參、白糖參等不同品種。獨參湯中應(yīng)選用生曬參、紅參。白人參及白糖參較上述品種藥力小、性平和,適用于補益藥方中。另有大力參、高麗參,選其上等品也可用于獨參湯。當然生曬野山參效力更好,但因本品少,價昂貴,不易得,故一般均不用,如有家藏或在大城中有條件購買者,也可以使用,量可稍小些。
獨參湯的用量,成人一般為50~80克,病情較輕者可用30~40克。病情極其危重者,有時須用100克左右,急煎灌服或鼻飼。
我用獨參湯時,常因病情危急,囑急取人參搗一搗或軋為粗末、急煎15~20分鐘即取一匙灌服,一邊煎一邊服,越煎藥力越人,約1小時取濃汁再大量服下。
我遇到經(jīng)濟條件差者,也有時用人參30克加黨參60克,好白術(shù)30克同時煎服,以加強人參的力量,也能收較好效果。但條件許可者,還是重用人參為好。
如病人兼見四肢厥冷者,可加用制附片10克、干姜10克同用,以助回陽之力。有的單位做成了“參附姜”注射液以備救急用,可資參考。
古人尚有參附湯、參芪湯,參地湯等,藥味少而用量大,力專效宏,用為陰陽氣血暴脫證的急救方劑。一般說,參附湯(人參、炮附子)用于脾腎兩臟皆極虛弱,先后二天之氣欲脫,氣息微微,手足逆冷,陰囊冰冷,關(guān)尺脈微者。參芪湯(人參、黃芪)用于氣虛欲脫表虛自汗出者。參地湯(人參、生地)用于失血陰亡,氣亦難存者,以固氣救陰。
我會診搶救急危重病時,遇有戴陽證患者(顏紅如妝,兩足冰冷,全身冷汗出,脈弱尺微,血壓測不到),常用人參30克、制附片10克、山萸肉30克、五味子10克急煎服。對過敏性休克,西藥升壓藥不能維持血壓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有時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人參、肉桂,有時用小柴胡湯重用人參加肉桂。救治脾虛氣不攝血而大量嘔血時,常在歸脾湯中重用人參50克左右、加入生地炭30克而取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