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qū)(今蒙古國肯特?。∶F木真。宋開禧二年(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后多次發(fā)動對外征服戰(zhàn)爭,征服地域西達(dá)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宋寶慶三年(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孛兒只斤·窩闊臺(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史稱“窩闊臺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1225年受封于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建斡耳朵于也迷里城(今新疆額敏縣)。1229年忽里臺大會被擁戴登基,管理整個蒙古帝國。他繼續(xù)父親的遺志擴(kuò)張領(lǐng)土,南下滅金朝,派拔都遠(yuǎn)征歐洲,他在位期間疆域版圖曾擴(kuò)充到中亞、華北和東歐。在位期間,任用契丹人耶律楚材為中書令,采用漢法,并且開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奠定元朝的基礎(chǔ)。 孛兒只斤·貴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1246年—1248年在位,史稱“貴由汗”。 貴由是前任大汗孛兒只斤·窩闊臺的長子,母為乃馬真后。他早年參加征伐金朝,俘虜了其親王。又曾經(jīng)和拔都西征歐洲。1246年通過忽里臺大會即位,1247年吐蕃歸附蒙古帝國,翌年貴由死亡,汗位轉(zhuǎn)入拖雷一系。1266年忽必烈追尊貴由廟號為定宗,謚號簡平皇帝。 孛兒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國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稱“蒙哥汗”。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拖雷長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魯禾帖尼。 孛兒只斤·蒙哥即位前曾參加拔都統(tǒng)帥的長子軍西征,活捉欽察首領(lǐng)八赤蠻,進(jìn)攻古羅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于攻滅南宋、大理等國,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亞諸國。1259年死于合川東釣魚山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廟號為憲宗,謚號桓肅皇帝。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名字全稱孛兒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元朝的創(chuàng)始皇帝,廟號世祖,謚號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 其兄蒙哥在1259年去世后,忽必烈自立為蒙古帝國大汗。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大汗,與忽必烈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斗爭中獲勝,但西方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tǒng)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脫離了他的統(tǒng)治范圍。至此,他的政權(quán)只包括中原地區(qū)、西藏和蒙古本土。 元成宗(1294年-1307年在位),名鐵穆爾(1265年-1307年),元朝第二代皇帝。蒙古語稱完澤篤皇帝。元世祖孫、太子真金之子。其父死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受皇太子寶,總兵鎮(zhèn)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對外戰(zhàn)爭,專力整頓國內(nèi)軍政。采取限制諸王勢力、減免部分賦稅、新編律令等措施,使社會矛盾暫時有所緩和。同時,發(fā)兵擊敗西北叛王海都、篤哇等,都哇、察八兒歸附,使西北長期動亂局面有所改觀。在位期間基本維持守成局面,但濫增賞賜,入不敷出,國庫資財(cái)匱乏,鈔幣貶值。曾發(fā)兵征討八百媳婦(在今泰國北部),引起云、貴地區(qū)動亂。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魯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漸衰敗。死后謚欽明廣孝皇帝,廟號成宗。 孛兒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即元武宗,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國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裕宗真金之孫、順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鐵穆耳之侄。母親是昭獻(xiàn)元圣皇后答己,弟弟是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dá)。 海山早年在宮中受過一定程度的儒學(xué)教育,1299年受命出鎮(zhèn)漠北,平息海都之亂。1304年被封為懷寧王。1307年元成宗無嗣而崩,愛育黎拔力八達(dá)在大都發(fā)動政變,除掉了成宗皇后伯岳吾·卜魯罕及她試圖擁立的安西王阿難答,海山則自漠北率軍南下,取得皇位繼承權(quán),并登基于上都。作為報(bào)酬,他冊封愛育黎拔力八達(dá)為皇太子。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dá)(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即元仁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國大汗。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為皇太子,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于武宗死時嗣位,年號皇慶和延祐。 在位期間,減裁冗員,整頓朝政,實(shí)行科舉制度,推行“以儒治國”政策,復(fù)興元朝。在位九年,死后并未傳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傳位其子元英宗碩德八剌。廟號仁宗,謚號圣文欽孝皇帝,汗號“普顏篤可汗”。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即元英宗(1320年—1323年在位),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1] 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即位,時年17歲,次年改元“至治”。 元英宗自幼受儒學(xué)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國”政策,元英宗親政后進(jìn)行改革,并實(shí)施了一些新政,比如裁減冗官,監(jiān)督官員不法行為,頒布新法律,采用“助役法”以減輕人民的差役負(fù)擔(dān),至治三年(1323年)二月十九日頒布了《大元通制》。史稱“至治改革”。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今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lán)旗東)北返大都(今北京),途中駐營于南坡店(上都西南三十里)被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等刺殺,史稱“南坡之變”。 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Yesün-Temür,蒙古語意為“九鐵”,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元裕宗真金之孫,元顯宗甘麻剌之子。 早年承襲父親的晉王爵位,鎮(zhèn)守漠北,1323年發(fā)生南坡之變,元英宗被弒,晉王也孫鐵木兒被擁立為皇帝,改元“泰定”。他在位時政治上未有太大變動,國家大體穩(wěn)定,但元朝已進(jìn)入多事之秋。1328年,也孫鐵木兒去世,死后發(fā)生皇位之爭,他的從侄圖帖睦爾(元文宗)奪取了他的兒子阿速吉八的皇位,他也被視為“自立”的非法君主,沒有得到漢文廟號、謚號與蒙古汗號,一般以其第一個年號而通稱為“泰定帝”。 孛兒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國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 孛兒只斤·阿速吉八是元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與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長子,1324年獲冊封為皇太子,1328年九月在上都被權(quán)臣倒剌沙擁立為帝,與大都的元文宗圖帖睦爾對抗,展開兩都之戰(zhàn)。一個月后上都一方戰(zhàn)敗,阿速吉八被殺。無漢文廟號、謚號與蒙古汗號。 孛兒只斤·和世?(Kusala,梵語意為“善”,又作火失剌、禾失剌、忽失剌,清譯和實(shí)拉;1300年—1329年),元朝第9任皇帝,蒙古帝國第13任大汗(1329在位)。他是元武宗長子,元文宗之兄,元寧宗、元惠宗之父。1315年被叔父元仁宗封為周王,翌年在就藩云南途中因?yàn)椴肯缕鸨鴵泶魉《黄攘魍霾旌吓_汗國。1328年被其弟文宗圖帖睦爾迎回元朝,翌年繼位于漠北草原,在南下大都的途中暴死,在位僅半年。廟號明宗,謚號翼獻(xiàn)景孝皇帝,蒙古汗號為忽都篤汗。 孛兒只斤·圖帖睦爾(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即元文宗,蒙古帝國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時間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時間共計(jì)四年 。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琜之弟。 元文宗自幼成長于漢地,有較好的文化修養(yǎng),是元朝各帝中頗有建樹的一位。天歷二年(1329年)在大都創(chuàng)建奎章閣,命儒臣進(jìn)經(jīng)史之書,考?xì)v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會要體例,編修《經(jīng)世大典》,整理并保存大量元代典籍。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及后世名儒,并依儒家禮儀新祀南郊。元文宗在位期間,燕帖木兒獨(dú)專朝政,奢靡無度,吏治漸趨腐敗。汗號“札牙篤汗”。廟號文宗,謚號圣明元孝皇帝。 孛兒只斤·懿璘質(zhì)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 天歷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為鄜王。至順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奉文宗遺詔擁立年僅7歲的懿瞵質(zhì)班在大都大明殿登上皇位,是為元寧宗。因?yàn)樾碌勰暧?,卜答失里太后臨朝稱制,成了元王朝的實(shí)際統(tǒng)治者。 至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寧宗在大都病逝,年僅7歲,在位僅53天,葬于起輦谷, 名滿都魯,1426年(丙午年)生,父親為額勒伯克汗的弟弟哈爾古楚格臺吉的兒子阿寨臺吉。是岱宗汗脫脫不花的弟弟。1472年(壬辰年),永謝布部首領(lǐng)孛格爾森太師等推舉47歲的滿都魯即汗位。1479年(己亥年)去世,終年54歲,在位8年。 名阿尤希熱達(dá)熱(愛猷識里達(dá)臘),1338年 (戊寅年)生,烏哈哈圖汗的長子。1370年(庚戌年) ,33歲即汗位。1378年(戊午年)4月去世,終年41歲,在位8年。謚號昭宗,蒙古語稱必力克圖汗。 名脫古思帖木兒,1342年 (壬午年)生,烏哈哈圖汗的兒子,必力克圖汗的弟弟。1378年(戊午年) ,37歲即汗位。1388年(戊辰年)10月被蒙古一個部落首領(lǐng)也速迭兒殺害,終年47歲,在位10年。謚號益宗,蒙古語稱烏薩哈爾(烏薩哈勒)汗。 名恩克,1359年 (己亥年)生,烏薩哈爾(烏薩哈勒)汗的長子。1389年(己巳年) ,31歲即汗位。1392年(壬申年)去世,終年34歲,在位4年。稱恩克酌力克圖汗。 名額勒伯克,1361年 (辛丑年)生,烏薩哈爾(烏薩哈勒)汗的兒子,恩克酌力克圖汗的弟弟。1393年(癸酉年),33歲即汗位。1399年(己卯年)被衛(wèi)拉特的烏格齊哈什哈等人殺害,終年39歲,在位7年。謚號尼古埒蘇克齊汗。 名坤帖木兒,1377年 (丁巳年)生,額勒伯克汗的長子。 1400年(庚辰年) ,24歲即汗位。1402年(壬午年)去世,終年26歲,在位3年。 名烏格齊,官職哈什哈,衛(wèi)拉特蒙古首領(lǐng)。1399年(己卯年) 殺害額勒伯克汗,1403年(癸未年)稱蒙古汗,1408年被衛(wèi)拉特蒙古首領(lǐng)巴圖拉殺害,在位6年。烏格齊為蒙古黃金家族以外即汗位的第一人。稱為烏格齊(鬼力赤)哈什哈汗。 名寶顏希日(本雅失里),1379年(己未年)生,額勒伯克汗的兒子,坤帖木兒汗的弟弟。1408年(戊子年),30歲即汗位。1411年(辛卯年)被衛(wèi)拉特人巴圖拉丞相殺害,終年33歲,在位4年。謚號烏力吉(額勒錐)特穆爾汗。 名特力必格,1395年(乙亥年)生,烏力吉(額勒錐)特穆爾汗的兒子。1411年(辛卯年),17歲即汗位。1415年(乙未年)被衛(wèi)拉特人烏格齊(鬼力赤)哈什哈汗的兒子額色庫殺害,終年21歲,在位5年。 名阿岱,1400年(庚辰年)生,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兒的后代。在東部蒙古的阿魯臺太師的幫助下,于1426年(丙午年),27歲即汗位。1438年(戊午年)被衛(wèi)拉特的首領(lǐng)脫歡太師殺害。終年39歲,在位13年。 名脫脫不花,1422年(壬寅年)生,父親為額勒伯克汗的弟弟哈爾古楚格臺吉的兒子阿寨臺吉。1439年(己未年),18歲時在衛(wèi)拉特的首領(lǐng)脫歡太師的幫助下即汗位。1452年(壬申年),已成為衛(wèi)拉特的首領(lǐng)的額森(也先,脫歡太師的兒子)與岱宗汗弟弟阿噶巴爾吉攻打岱宗汗,岱宗汗避難中被岳父徹卜登殺害。終年31歲,在位14年。謚號岱宗汗。 名阿噶巴爾吉,1423年(癸卯年)生,阿寨臺吉的次子,岱宗汗的弟弟。1452年(壬申年),30歲時與衛(wèi)拉特的首領(lǐng)額森(也先,脫歡太師的兒子)一起攻打哥哥岱宗汗,占據(jù)汗位。1453年(癸酉年)被額森(也先)殺害,終年31歲,在位1年。謚號岱宗汗。 名額森(也先),1407年(丁亥年)生,衛(wèi)拉特的首領(lǐng)、太師,原衛(wèi)拉特的首領(lǐng)脫歡太師的兒子。1453年(癸酉年),47歲時殺害阿噶巴爾吉汗,占據(jù)汗位。他是蒙古黃金家族以外即汗位的第三人。1454年(甲戌年)衛(wèi)拉特的左、右翼兩位丞相阿拉格、哈丹特木爾攻打額森(也先),他在逃難中被殺害,終年 48歲,在位1年。自封'大元國天子圣汗'。 名瑪哈古爾赫思,1448年(戊辰年)生,岱宗汗的次子。1454年(甲戌年),7歲時在東部蒙古哈剌沁王孛來太師的幫助下即汗位。1465年(乙酉年)又被孛來太師殺害,終年18歲,在位12年。亦號小王子,稱烏格格圖汗。 名木倫,1437年(丁巳年)生,岱宗汗的長子。1465年(乙酉年),翁牛特部首領(lǐng)毛里海王殺死孛來太師,使身邊的29歲的木倫即汗位。1467年(丁亥年)又被毛里海殺害,終年31歲,在位3年。 名滿都魯,1426年(丙午年)生,父親為額勒伯克汗的弟弟哈爾古楚格臺吉的兒子阿寨臺吉。是岱宗汗脫脫不花的弟弟。1472年(壬辰年),永謝布部首領(lǐng)孛格爾森太師等推舉47歲的滿都魯即汗位。1479年(己亥年)去世,終年54歲,在位8年 名巴圖蒙克,1474年(甲午年)生,父親為阿噶巴爾吉汗的兒子哈爾古楚格臺吉的兒子巴顏猛克濟(jì)農(nóng)。1480年(庚子年),7歲時在滿都海徹辰夫人(原為滿都魯汗的夫人)的幫助下即汗位。1517年(丁丑年)去世,終年44歲,在位38年。謚號達(dá)延汗,稱巴圖蒙克達(dá)延汗。 名巴爾斯博羅特,1488年(戊申年)生,巴圖蒙克達(dá)延汗的四子,右翼三萬戶濟(jì)農(nóng)。1517年(丁丑年),巴圖蒙克達(dá)延汗去世,應(yīng)由長子的兒子博迪即汗位。但有權(quán)勢的巴爾斯博羅特以博迪年幼為由即汗位,時年30歲。1519年(己卯年),將汗位讓給博迪,是年去世,終年32歲,在位3年。謚號賽音阿拉克汗。 名博迪,1504年(甲子年)生,巴圖蒙克達(dá)延汗的長子圖魯博羅特的長子,父早卒。1519年(己卯年),博迪臺吉帶領(lǐng)左翼三萬戶官臣到鄂爾多斯成吉思汗八白室祭祀,并威脅其叔叔。巴爾斯博羅特看局勢不妙,給博迪讓位。17歲的博迪在成吉思汗八白室前即汗位。1547年(丁未年)去世,終年44歲,在位 28年。稱博迪阿拉克汗。 名達(dá)萊遜,1520年(庚辰年)生,博迪阿拉克汗的長子。1548年(戊申年), 29歲即汗位。1557年(丁巳年)去世,終年38歲,在位10年。謚號庫登汗。 名圖們,1539年(己亥年)生,庫登汗的長子。1558年(戊午年), 29歲即汗位。1592年(壬辰年)去世,終年54歲,在位35年。謚號札薩克圖汗,稱圖們札薩克圖汗。 名布延,1555年(乙卯年)生,圖們札薩克圖汗的長子。1593年(癸巳年), 39歲即汗位。1603年(癸卯年)去世,終年49歲,在位11年。謚號車臣汗,稱布延車臣汗。 名林丹,1592年(壬辰年)生,布延車臣汗的長子莽和克的長子,父早卒。1604年(甲辰年), 13歲即汗位。1632年,后金重兵攻打林丹汗所在的察哈爾萬戶,林丹率部遷至青海,1634年(甲戌年)去世,終年43歲,在位31年,是蒙古王朝最后一位汗。謚號庫圖克圖汗,稱林丹庫圖克圖汗。 林丹庫圖克圖汗去世后,其長子額爾克洪果爾(額哲)于1635年(乙亥年)5月攜汗印投靠滿清。 來源:蒙古文化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