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內(nèi)分布著三百萬條左右的汗腺,直接開口于皮膚表面,稱為汗孔。汗液的排出,有調(diào)節(jié)體溫的作用,同時也能排出代謝廢物。人體可透過出汗來幫助散熱,對調(diào)節(jié)體溫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中醫(yī)有謂“內(nèi)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出汗是人體健康的標志。倘若在大熱天時一滴汗也不流,則稱為“無汗”,這類人可能先天性汗腺較少,亦有可能是因感受風寒,寒邪束表導致毛管腠理閉塞,所以在大熱天時出現(xiàn)少汗或無汗的情況。 基本上,正常生理性的出汗與氣溫高低及衣著厚薄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是因為緊張、恐懼或興奮等精神狀態(tài)下而出汗,此乃屬于心理性出汗,與身體虛弱、患病等絕無關系,即所謂的“流冷汗”。 除了生理性及心理性的出汗外,也有不少病理性出汗的例子,如黃汗、柔汗、血汗等,而最常見的有盜汗等: 盜汗──每每在晚上睡眠時出汗,時多時少,但嚴重時甚至會令衣服全濕,醒過來汗卻會自止。主要成因大多是由于心血不足,心脾受損或先天不足及后天失調(diào),血虛、陰虛為主。 針對陰虛盜汗型:淮杞水魚湯 用料:淮山一兩、杞子五錢、圓肉十粒、牡蠣一兩、水魚一斤、生姜三片 做法:先將水魚出水,然后加入其它材料一同放入燉盅,燉大概三至四小時。 功效:淮山補脾益肺,杞子則補腎養(yǎng)肝;圓肉有安神益脾之功效,牡蠣能潛陽止汗,此湯水對患有盜汗型人士有顯著效用。 |
|
來自: 昵稱2899943 > 《養(yǎng)生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