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yàn)槌侵凶≈硞€喜歡的人。其實(shí)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里的一道風(fēng)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老宅?;蛟S......"一個人,一道風(fēng)景,一段往事.....古鎮(zhèn)木瀆就是這樣一座城。 提起江南古鎮(zhèn)很多人都會想到周莊,同里,烏鎮(zhèn)...... 與其他江南古鎮(zhèn)不同,木瀆既有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柔,又有蘇州園林的典雅,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橋流水之幽,即有大家閨秀之風(fēng)范,又兼小家碧玉之靈巧,木瀆低調(diào)含蓄乃藏在深閨寡人曉,揭開面紗傾城醉。 木瀆古鎮(zhèn),別名瀆川,胥江,雅稱香溪,地處蘇州西郊的靈巖山麓,太湖之濱,依靠“秀冠江南“的靈巖山,香溪,胥江二道吳越名水穿鎮(zhèn)而過,古鎮(zhèn)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獨(dú)特的格局為江南諸多古鎮(zhèn)少有,木瀆乃江南獨(dú)一無二的園林古鎮(zhèn)。 木瀆不大2500年的歷史悠遠(yuǎn)而豐厚 一座靈巖山,一條香溪河,一條山塘街,講述著一段段過往云煙的古老傳說,記錄著年輪沉浮的輪廓,時光沉淀拾回的感動。有西施的浪漫,乾隆皇帝的鐘愛,文人騷客的字跡,達(dá)官顯貴的足跡......木瀆曲巷阡陌里的光陰故事說不完道不盡 。 木瀆之所以叫木瀆,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zhàn)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xiàn)美女西施于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材積壓達(dá)三年之久,大溝小瀆全被壅塞,謂之“木塞于瀆”,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 靈巖山不高記載吳越春秋的歷史 被譽(yù)為“吳中第一峰”的靈巖山真的不高,182米的和北京香山差不多,方圓124公頃,山多奇石,以靈芝石為最,由此得名。又因遠(yuǎn)望靈巖如巨象伏地,故別稱象山。因?yàn)槲髀串a(chǎn)硯石,故又稱硯山。 傳說,西施館娃宮就坐落在靈巖山頂,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山頂皇家花園。靈巖山之所以受到吳王的青睞,是因?yàn)樗旰蟮拿造F縈繞,春時的姹紫嫣紅,鳥語花香。 清晨行走在這里如人間仙境一般,既有隔絕凡世獨(dú)享悠然的逍遙自在,又有似親臨城上俯瞰萬物的豪邁情懷。 靈巖山歷來享有“秀絕冠江南““靈巖奇絕勝天臺”的美譽(yù),引歷代文人騷客、皇室貴族的傾慕留戀,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駐蹕靈巖山行宮。登山小徑由婁姑嶺蜿蜒至山頂,均由石砌磚鋪而成,相傳即康熙御道。沿路上山移步是景,景色迷人,一徑穿亭、蒼翠迎人、越女遺蹤、靈巖塔影......十八景,景景動人。歷代名人李白、白居易、蘇東坡、范仲淹等均曾登臨,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靈巖山可以說是一部立體的吳越春秋史。順山而上尋訪春秋遺跡“館娃宮”、“西施洞”、“琴臺”,吳王的金戈與越王的劍,為榮耀與尊嚴(yán)而壯懷激烈地爭戰(zhàn),只是后世的漁樵閑話,昔日浣紗女西施美艷報國的癡情,已化作史書中點(diǎn)點(diǎn)遺恨,在歷史厚重中充滿了人性的靈動。雖今已無從目睹館娃宮,但從“積木塞瀆”而得名的木瀆就可想象昔時的奢華,館娃宮雖毀,木瀆仍在,經(jīng)久不衰,蒸蒸日上。 香溪河不寬流淌著千年文化人脈的香火 “山近靈巖地最幽,香溪名勝足千秋”。傳說,香溪河流經(jīng)靈巖山,那時西施常在靈巖山下的小河里用奇香花粉沐浴,河水?dāng)y帶著她的體香、胭脂以及花粉之氣自西往東,潺潺而下,一路芬芳,生香而淌,久而久之便成了千古流芳的香溪。宋代洪芻在《香譜·香溪》中有記載:“吳宮故有香溪,乃西施浴處。又呼為脂粉溪?!?/p> 而今的香溪已沒有了西施的脂粉香,呈現(xiàn)在眼前的柳綠倒映,橋橫舟行,清泉映翠,如此恬靜別致,在隨風(fēng)飄來的氤氳香氣中,這個香艷曖昧的香溪讓人遐思無限,“美人曾此浴,魂消水又香”。 山塘街不長延續(xù)著2500年的歷史 800米長的山塘街頭枕靈巖山,睡抱香溪河,從古至今相依相惜,在朝代更迭中見證著木瀆的千年滄桑。 當(dāng)年吳王為興建館娃宮、增筑姑蘇臺,常年集中大批的勞力、物力,匯聚了許多能工巧匠,因此很多人家就在山塘枕河定居,形成了最早的居民聚居點(diǎn),山塘街也因此成為古鎮(zhèn)的最古老的一條街。 山塘街不長,承載著鄰水人家窗前檐下屬于古鎮(zhèn)自己的夢,來到這里你必須用雙腳去丈量,用心去感受,這里家家戶戶前街后河,街上店鋪林立,石橋,白墻灰瓦的古宅,河上綠水輕舟烏篷船穿梭,船娘唱著小曲,讓人癡迷讓人醉。 漫步河畔老街上,一座座老宅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古韻與時尚兼具,既不失古樸底蘊(yùn),又富有時代風(fēng)情。各色茶館,咖啡館,茶餐廳散布其間,不經(jīng)意間便可遇見別具一格的“文藝范兒”。 臨河而筑的老宅深院薈萃,保存完好,可以說是“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 穿過王家橋來到歷經(jīng)滄桑歲月的嚴(yán)家花園,嚴(yán)家花園始建于雍正六年(1728),他的第一代主人是清代著名的詩人、詩選家沈德潛,也就是乾隆爺?shù)睦蠋?。乾隆六下江南曾宿于此,與他的老師沈德潛吟詩唱和,與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娛。園中還有一株廣玉蘭,相傳是乾隆下江南時,夜宿沈宅所栽。 園子里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曲徑回廊,雅致清幽,讓人流連忘返,不禁為其文化氣息和名園風(fēng)范而感嘆,不愧為“江南園林經(jīng)典之作”。 置身這樣的小橋流水、綠蔭綿延、宅院幽深、古跡處處山塘街,腳步自然的慢下來。有水就有橋,水鄉(xiāng)多橋稀松平常,在這里水有水的故事,橋有橋的歌,著名的木瀆三橋永安橋,永福橋,西施橋。 永安橋為明代的一座單孔花崗巖石拱古橋,橋姿古樸,藤蔓懸垂,石欄上青苔叢生,沾滿了歷史的露珠。站在永安橋望見橋孔如月的永福橋,若戀人隔橋相望,守一時是幸,伴一生是福,幸福既是福,安守既平安,過者皆福,行者平安。 跨過過永安橋便踩上皇家御道,來到虹飲山房。 虹飲山房是乾隆曾六次臨幸之地,乾隆皇帝對她獨(dú)有情鐘,每次下江南必先在此棄舟登岸,游園、看戲、品茗、吟詩,直到夜色降臨,才依依不舍的順著門前的山塘御道,返回靈巖山行宮。因此,虹飲山房又被稱為乾隆皇帝的“民間行宮”。 傳說乾隆每到虹飲山房,都一定要在這里看戲,有時還親自登臺,舞劍助興,可謂:獨(dú)樂樂,不如眾樂樂啊。 虹飲山房門對香溪,背靠靈巖,故有“溪山風(fēng)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其中之美景更是遠(yuǎn)過于其它園林。 此時“羨魚池”一池枯黃的荷葉絢爛了秋色,也掩飾了昔日的光陰。是為了“留得枯荷聽雨聲”,還是為了守候乾隆的影子...... 山塘街上,石板路、木雕門樓、瓦舍店鋪、酒肆旗風(fēng)……似乎走進(jìn)了一段歷史,人工的,天然的,真的,假的,恍恍惚惚,只有岸邊的石碑,前人的真跡,風(fēng)云不倒的建筑,證明這一切都是真的。 虹飲山房前乾隆親題的御碼頭石碑,這里是他每次來木瀆棄舟登岸的碼頭。 碼頭的另一側(cè)“怡泉亭”是明崇禎二年建的,全花崗石結(jié)構(gòu),柱石粗獷,雕飾古拙,斑斑銹漬見證著馮怡泉和殷心揖被傳為佳話的純真友情。"遺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誰肯構(gòu),怡泉亭畔說怡泉。" “胥江”“香溪”“瀆川”,木瀆每個名字都詮釋著她的美,一條香溪河養(yǎng)育著兩岸的人家,這里有最典型的園林風(fēng)光,也有江南人家最尋常的煙火,更有獨(dú)屬古鎮(zhèn)的慢時光。 西施橋像一個醉美人橫臥在香溪的另一頭,橋姿迤邐輕盈,橋亭翼然,輔橋洞兩個對稱圓拱,折疊在水中像是一雙明媚的慧眼,靜靜地凝視著香溪兩岸古往今來的世事滄桑。 古鎮(zhèn)木瀆,西施一笑香艷的木瀆,乾隆皇帝另眼相待的木瀆,江山社稷,才子佳人,木瀆承載的太多太重,一天時間讀懂木瀆真的很難,探尋她“秀絕冠江南”的背后,必須走進(jìn)她的內(nèi)心,靜品精讀,用心體會她的千古一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