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公朋友元旦結婚,是他大學的大學舍友,因此元旦前一天他會回老家來接我們母子。 起初我是同意一起去的,一家三口去參加朋友婚禮本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可是當我跟公公談到老公的回家時間,卻得到意外的回答“沒那么遲回來吧,昨天上午他剛跟我們說會提前好幾天回來?!?/span> 說罷,他把微信聊天記錄給我看。 就在前天,婆婆詢問晚歸原因的時候,我還幫著老公解釋“太忙了抽不開身...” 戲劇的是,今天早上,我還跟老公聊過天,可是他沒有提到更改回家的事情。 一種啪啪啪打臉的感覺涌上心頭。 這種尷尬不知道是第幾次了。每次老公都繞開我,突如其來的決定,沒任何溝通...... 于是怒氣沖沖的找到發(fā)泄的出口“你舍友的婚禮,我不去了!” 老公回復了一句“XX的婚禮肯定要參加呀” 我回“你去參加你的!” ...... 于是夫妻之間又陷入了僵局。 我獨自在那生悶氣,想起老公平日里與我疏于溝通帶給我的被忽略感,越發(fā)不開心。 忙碌完回家常常玩手機,不與我暢談工作趣事; 有煩惱心理憋著很少溝通,連我表現(xiàn)出明顯的心事重重也少有過問 工作忙碌,沒空陪我聊天解悶,卻有空在微信群里與朋友談天說地 ...... 扎心! 一次次的體會不被在乎,不被接納,更不被重視! 2 冷靜下來,才意識到自己只是想通過憤怒、與老公朋友爭風吃醋這種方式讓他明白“你不該忽視我的情感需求!” 試圖通過影響他人際關系的方式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 可是有用嗎?并沒有,他甚至不知道我為什么生氣,甚至以為我只是不想寶寶長途奔波,不想繼續(xù)呆在婆家。 即使這次我生氣了,他最后迫于我的壓力,沒有去參加婚禮,有意義嗎? 并沒有,我們之間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我依舊認為他過于重視學業(yè)和朋友,而他依舊覺得我這個全職主婦太過以自我為中心,不夠體諒他、不支持他的事業(yè)。 是的,這里面有我的不對,自己內(nèi)心不夠強大,總是想要從老公那里獲取歸屬感安全感。 然而還是很難過他與我的疏于溝通,從孩子出生后就很少與我進行深入對話,更喜歡和朋友分享喜怒哀樂。 問題出哪里呢,我想是我自己的內(nèi)在關系模式?jīng)]有理順。 3 內(nèi)在關系模式是精神分析的客體關系理論。每個人的精神體內(nèi)都存在一種關系模式——“內(nèi)在的父母”與“內(nèi)在的小孩”。而這樣的內(nèi)在關系模式將決定你一生的行為。很常見的內(nèi)在模式就是受害者和迫害者,當我們自己是受害者的時候,整個世界就變成了迫害的世界。 內(nèi)在父母是成長過程中父母或者親近的長輩內(nèi)化形成。內(nèi)在小孩就是心中那個自己,是你過去經(jīng)歷的全部。如果你的父母很溫柔,那你的內(nèi)在父母可能也會對你呵護備至。如果你的父母很嚴厲,你的內(nèi)在父母可能也會不斷批判你。 與父母相關的還有兩個概念:原生家庭與核心家庭。人一生有兩個家庭:一個是自己出生、成長的家庭——我們稱之為原生家庭;另一個是進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家,也就是核心家庭。 在原生家庭里沒有得到充足安全感的孩子,內(nèi)在小孩的特點往往就是:很脆弱,很無助,很需要別人的關注、認可、保護等。 如果一個人不肯承認自己內(nèi)在小孩的一面,不肯正面的承認自己的依賴和需要,他就會變相的去表達這一面。比如說通過憤怒、控制、權利等方式表達自己的需要。 4 那么導致我現(xiàn)在的內(nèi)在模式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想這需要追溯我的原生家庭。 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我是家里第四個女嬰。 從出生開始就被忽視,承載了母親快一年的唉聲嘆氣與不甘之后,我被送給遠方親戚。 然而我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哭鬧不安,一直哭到別人不想要我。于是得以重回自己的原生家庭。 這個經(jīng)歷帶給我的,恐怕就是脆弱的內(nèi)在小孩以及受害者和迫害者的內(nèi)在關系模式。 于是總是通過哭鬧、生氣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以為這樣就能獲得別人的關注和接納。 可是小小的我并沒有意識到這種接納是不真實的,他們只是接受我回家,并沒有接納我作為一個女兒存在。 興許是我的潛意識意識到了這點,于是從小到大,用成績、用裝扮成男孩子的形象這些匪夷所思的行為,試圖去獲得父母的接納和認可。 表面上我成功了,成為家里唯一一個不需要干農(nóng)活做家務的女孩子,成為父母最為寵愛的一個??墒歉改笗r不時的一句貌似調(diào)侃的話“你出生的時候肯定是投錯胎了,你就應該是男的!”毫不客氣的撕下了這層接納的砂紙。 然后,我就這么成長為了一個缺乏歸屬感、沒有自我認同的女孩子。 現(xiàn)在的老公在談戀愛的時候,對我百依百順、寵愛有加,階段性的滿足了我對接納的心理需要??墒沁^早到來的孩子和家庭經(jīng)濟壓力阻斷了這個絕好的療愈機會,老公在孩子出生之后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兼顧我的心理需要了。 于是就有了我一次次的對他發(fā)脾氣,每次生氣之后就能迎來他短暫的關注和重視。當我又開始尋求關注的時候,又會有新的爭吵或不快,循環(huán)往復。 最后他疲憊不堪,我卻沒有得到真正好的心理療愈。
5 我們每個人的童年, 或多或少都受過傷, 沒有療愈的童年創(chuàng)傷, 會讓成年后的我們依然陷入存在問題的內(nèi)在關系模式里。 童年的創(chuàng)傷、受傷的內(nèi)在小孩,會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后依然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生活、工作、財富、家庭的各個層面,讓我們不停的陷入創(chuàng)傷的限制,重復創(chuàng)傷的模式。 療愈內(nèi)在的自我,有以下幾個步驟供你我參考: 第一步,承認和看見當年自己那個不公和困難的遭遇。為為當初那個受傷的、委屈的小孩平反,以我為例,你可以這么對自己說“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女孩,你們卻因為重男輕女的陋見不接納我,我怎么努力都得不到你們的認可!” 如果你還想對父母說,不要過于偏激,最大限度的話是: 當初你們那樣做,我真的很受傷, 現(xiàn)在想起來,我還是很委屈。 第二步,欣賞和感謝自己活下來。不妨對自己說“忍受了這么多,承受了這么多,委屈了這么多,終于活到現(xiàn)在,有機會覺察和療愈、有機會做自己,這是那個小孩子的偉大成就?!睂W會欣賞內(nèi)在小孩的的頑強和執(zhí)著。 第三步,認清我是誰?然后平和的接受。如果你喜歡把自己當做受傷的小孩、把看做一個弱女子,那是你的選擇和權利,也是你的痛苦來源,你有權這樣做,只要你愿意。 第四步,寬恕父母、然后寬恕自己。寬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們不是故意要傷害你,相信他們自己也在痛苦和有限中。然后不要再像個小孩一樣找他們討要愛,而是作為一個平等的人去給出愛,給出諒解,給出放下。 然后,寬恕當初的自己沒能力給自己安全、不懂得或不敢為自己說話,寬恕自己作為一個小孩子的有限。寬恕自己因此積累了大量的情緒,以至于遷怒他人、產(chǎn)生煩躁不安的消極情緒。寬恕自己也曾因為無法消化自己的情緒而對別人不公,給別人帶來壓力、焦慮和痛苦,寬恕自己內(nèi)在的不和諧。 第五步:確定成長目標:想成長為怎樣的自己?決定做自己的內(nèi)在父母,做理想的內(nèi)在父母,充滿智慧、力量和創(chuàng)造,自己療愈自己,把自己看做一個成熟能為自己負責的人,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熱愛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用更大的視角來感受自己,認清自己然后無條件的接受自己,然后追隨內(nèi)心,不少外界困擾! 這五個步驟看完可能只需要幾分鐘,踐行卻需要一生,但愿你和我一樣能在生活的挫折里療愈自己,逐漸改變,直到完全蛻變。 不再寄希望于從外界尋找認同,我選擇解剖自己的內(nèi)在父母和小小孩的相處模式。解剖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解剖的過程雖然難受,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 我不再跟老公索求認同和重視,轉而重拾自己曾經(jīng)的愛好--心理學和寫作。用愛好充實平淡的全職生活,在學與寫中不斷療愈自己,找到自我的定位。
作者簡介:練勤,曹懷寧心理咨詢工作室專欄作者,自由撰稿人,心理學愛好者,愛聽故事愛寫故事,如果你是有故事的人,不妨來騷擾(微信號:yixuanzailushang) |
|
來自: 漸近故鄉(xiāng)時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