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在生活或是工作上遇到的許許多多其他困難,對于一些人而言,家,或許是最難的一道題,甚至是這些人在一生中都需要持續(xù)面對的難題。
曾有朋友這樣和我說,“盡管自己已經(jīng)長大,讀過很多書,也看到過外面的世界,在工作上也小有成就。好不容易,Ta覺得對自己的世界越來越有掌控力,似乎已經(jīng)找到了人生的節(jié)奏,在朝著一種越來越好的生活靠近??墒?,只要和“家”重新接觸,這種掌控感便立馬分崩離析?!?/span>
不知道你是否也和我的這位朋友一樣,每當有人說家是港灣的時候,都會覺得這種感受難以想象。對于自己的家庭,你可能有很多疑惑,你不能理解自己的家庭為什么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你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和親人;也有可能,你已經(jīng)麻木、習以為常,只希望逃避,不希望理解。你可能已經(jīng)到了不再愿意去思考這些問題的地步——“想到就心煩”。 盡管我們能完全理解你的心情,但還是想在年末回家之前與你探討:你可能可以重新考慮你和家庭的關系。 (1) 每個人都有的一種本能的欲求:我們需要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對于自己而言是合理的、說得通的(make sense)。我們曾不止一次地提到過人類的這種需求。
很顯然,生活是復雜的。一個人在復雜的生活中能否感到可控、穩(wěn)定、安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活對ta而言是否說得通”——當“出乎意料”的事情發(fā)生之后,一個人能否找到與自己而言,讓這件事情變得合理、說得通的一些解釋。
比如,你信任的人可能出乎意料地背叛了你。這可能一時間讓你“三觀崩塌”。當你發(fā)現(xiàn)對方是有苦衷的(找到解釋),Ta對你的“背叛”就變得說得通了。于是,你的世界又會重新變得可控和安全——“如果不是因為這個苦衷,Ta也不會背叛我。我沒有信錯人”。
而如果一件事情對于我們而言是說不通的,不合理的,這件事情就會引起我們內(nèi)心的諸多沖突,而這種沖突感又會喚起各種各樣的情緒感受,比如,“內(nèi)心對對方的信任”與“現(xiàn)實對方的背叛”產(chǎn)生沖突,就會動搖我們對對方的信任,甚至動搖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我不應該輕信他人,從而令人感到失落、后悔、惱羞成怒等等。
而這些痛苦的情緒感受,就會迫使人們試圖去尋找一些能夠讓事情變得“合理”、“說得通”的解釋信息或片段。比如,很多人都會想知道:
“為什么在外人面前溫柔的母親,在家里會特別強勢?” “為什么克制嚴謹?shù)母赣H,在家里會為了特別小的事情發(fā)火?” “為什么在對我從小的教育中,父母給予的更多是批評而不是鼓勵?” “為什么父母要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我如何和珍惜的事物告別?” ……
這些還只是一些常見的、寬泛的問題。事實上,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家庭提出許多更具體的問題。
當無法理解這些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痛苦不堪,于是便會竭盡所能地找出能解釋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
甚至也會因為太想要找到解釋,而誤解了父母家人。比如,父親總是批評Ta,這讓Ta感到痛苦,究竟是不是自己真的一無是處?Ta需要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終于,Ta找到了一個說得通的理由——父親是一個不講道理的壞人。然而,真實原因可能是父親從小到大也是被這樣對待,他并不了解也不懂得以其他方式去教育下一代。
可以說,有時候恰恰是為了尋找解釋,反而讓我們陷入對家人的誤解之中。
(2)
一方面,在還小的時候,我們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我們尚沒有能力面對人性的復雜與矛盾,無法理解真摯中可能包含做作,高尚中也可能存有卑鄙。而父母也常常會出于保護我們的目的,選擇篩除一部分信息不向我們透露。
因此,在我們頭腦中和記憶中的家庭,往往就可能是基于不完整信息形成的。而這種信息的不完整,成了我們“make sense of it”的障礙,也成了我們尋找解釋的動機。
如果你留心,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這個家庭的認識,尤其是兒時的家庭,很大部分是基于模糊的印象和只言片語。
你并不真正了解父母是如何長大的,他們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哪些重要的事件,這些事件如何影響他們成為了現(xiàn)在這樣的人、這樣的父母;你也并不了解父母之間的關系,他們過去是如何相識相愛的,他們現(xiàn)在如何看待彼此在對方心中的位置。即便這些事情在你出生前與出生后發(fā)生了改變,你所能記住的,很可能也只是事情的表面。
這一切信息的缺失,就像一幅不完整的拼圖,讓你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時候,你就會迫切想要解釋,想要完整的故事,想要故事對于自己而言是連貫而說得通的。
你可能會因此變得武斷、不自覺地斷章取義,用想象拼湊出能讓自己感覺說得通的故事的全貌,盡管事實上這個故事仍是不完整的——你找到的解釋可能并不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比如,我們曾在“自我厭惡”一文中提到的,在小的時候,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中不滿意的生活狀態(tài)、父母緊張和焦慮的情緒,但他們無法理解這種狀態(tài)和感受從何而來,他們便會從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與只言片語中去尋找解釋——“我是爸媽的負擔”(Freedenthal, 2013),此后,他們習以為常地認為父母把他們當做負擔。
而,這個故事卻很可能存在另一面:Ta的父母在當時正經(jīng)歷著人生中最困難與迷茫的時刻,他們也才剛剛進入社會,謀求生存與溫飽,疲于應付各方面的壓力。他們的緊張和焦慮來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也還不擅長調(diào)節(jié)和掩飾自己的這些情緒。父母也不曾想自己不自覺流露的情緒,會讓孩子陷入對自己的厭惡之中。
另一方面,我們始終只有一個“自己”在家庭中成長。這就意味著,我們不太會有機會意識到自己對家庭“習以為?!钡睦斫饪赡艽嬖谡`會。我們早已習慣了故事按照對自己而言說得通的方式展開。
即便有人向我們提出質(zhì)疑,那種“習以為?!币沧屛覀儾惶菀子袡C會客觀地看清自己的家。比如,當有人提出你的父母也可能在當時正在經(jīng)歷某種困難,才會在當時對你的態(tài)度冷漠,你很可能會下意識地認為“你根本不了解我的家庭,我的家庭就是這樣”?!傲曇詾槌!睍蔀槲覀冋嬲斫庾约杭彝サ淖璧K。 (3)
盡管在你的視角里,也許“你的家庭”這個故事已經(jīng)是完整的——“無法改變、只能逃離”,但我們還是想說,一個真實的、完整的故事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是值得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去了解的。
你可以試著在他人提出不同的看待你的家庭的視角時,不要第一時間否定和拒絕。
當你看到故事的全貌,你會看到家庭中的每個人,是為什么會在這個家庭中,以Ta現(xiàn)有的方式去行動,你會看到你的家庭之所以日復一日這樣“運作”的原因;你會理解你的父母作為一個整體的人,而不是作為“父母”這樣單一的角色切面——在他們成為你的父母之前以及之后,他們都還有也應該有更多的身份。
而看到這樣的全貌,是有積極意義的。
它能夠讓你摒除那些基于“解釋”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誤會,以及這些誤會給你帶來的負面情緒,比如“爸爸這樣對待我,一定是因為他不愛我,我不值得人愛”;而在看到故事的全貌之后,你的結(jié)論也許會不一樣,也許仍然會是“他不愛我”但你會對于他為什么不愛你有更客觀的認識。
對故事全貌的了解,讓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你既能理解到他們好的動機,也能理解到他們一些壞的處理方式。
簡而言之,一個故事的全貌,能夠讓你對家庭、對自己的遭遇、都形成更客觀的態(tài)度,你的情緒也會隨之平和下來。真實,能讓人平靜。
所以說,不妨在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里,嘗試去和家人相聚,不光是你的父母,還有一些長輩與親人,因為,他們看到的關于“你的家庭”這個故事里你可能不曾看到的部分,而這正是你獲得故事全貌的契機。
最后,想對KY的小伙伴們說,請永遠不要對一種不夠幸福的生活習以為常,不要覺得一切已然無法改變。盡管看清楚關于“你的家庭”故事的過程是困難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它可能就像翻越一座山川,當翻山越嶺之后,你會感受到更充沛的生命——言語很難描繪這其中的感覺。
我們在山的那邊等你。 以下是今天的廣告時間:
今天文章的最后,想給大家介紹一部音樂微電影,百事可樂2018把樂帶回家《霹靂爸媽》,就展示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矛盾、不理解與沖突,以及如何通過重新理解家庭和父母而達成和解的過程。一開始,兒子阿生不能理解自己開小飯館的父母,認為他們自己沒有理想和追求,也要自己過這種一眼就能望到頭、毫無意義的無聊日子。 即便是在年夜飯的時候,兒子也想要逃避父母,并和爸爸在飯桌上爭吵起來。但最后,阿生重新理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的“頑固”,也放下了自己的“執(zhí)著”。想知道他們是如何達成理解的嗎?看視頻: 誰的青春不張揚,誰的夢想不瘋狂,我們都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以一種粗暴的方式去理解對方,但有時只要換一個角度、多一些耐心,你看到的故事就會完全不同。我們都需要給父母和自己一個重新認識的機會,不要活在過去,與家人相伴,才是一起把樂帶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