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不看版 1. 人睡覺時,大腦依然在學習運動技能。動作不但會在夢境中復現(xiàn),還會在身體上演練。 2. 睡眠時的抽動是大腦校正感覺運動系統(tǒng)的一種手段。 3. 反過來,身體也會塑造夢境。我們常能把外界的聲音或感覺融入夢境。 4. 對夢游者來說,大多數(shù)動作完全不必擔心,但是如果夢中動作已經(jīng)影響了生活質(zhì)量,或者出現(xiàn)了暴力傾向,應該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編譯來源:Night exercises 作者:Michelle Carr 翻譯:紅豬 當又砸壞一臺電視機時,男人終于下定決心求助了。心理學家安東尼奧·扎德拉(Antonio Zadra)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這名病人?!拔覀儐査麨槭裁磥砜床?,他說:‘這已經(jīng)是我第三次把電視機砸向一個并不存在的闖入者了??苫宋也簧馘X呢?!?/p>
扎德拉在蒙特利爾大學專門研究夢游,想知道為什么有人會在睡夢中做這類事情。研究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答案對所有人都很重要。
你或許以為,當你閉上眼睛沉沉睡去,身體就基本關閉了,接著夢境在頭腦中上演。在睡夢中,由于對肌肉運動的抑制,或者叫“肌張力缺失”(muscle atonia),我們大多不會把夢境表演出來,也不會說出夢里的對話。經(jīng)常夢游的人只占到1%的比例,但是有四分之三的人會在睡著后說話,三分之一的人會在某個時刻夢游。至于偶爾改變睡姿或者咕噥幾句,那是所有人身上都會發(fā)生的事。 夢游在兒童身上比在成人中更加普遍,在你缺乏睡眠時更容易發(fā)生。圖片來源:medicalnewstoday.com 現(xiàn)在我們逐漸意識到:看似微不足道的抽動和夢囈,也會對我們產(chǎn)生意料之外的重要影響。
扎德拉等人的研究顯示,身體在睡眠時扮演的角色,要比我們通常認為的積極得多。他們的發(fā)現(xiàn)指出,不管是夢到的運動,還是沉睡身體的活動,都服務于一個根本目的,塑造我們在清醒時運動和談話的方式。 夢里,大腦在練習 雖然我們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夢鄉(xiāng)度過,但睡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它又為什么對我們的健康如此重要,都還有團團迷霧。但是逐漸逐漸,我們也在接近這些問題的答案了:現(xiàn)在知道,睡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們能鞏固記憶,清理大腦日漸沉積的淤泥,甚至還能預防認知衰退。 關于夢的功能有無數(shù)理論,有人說它們是為了預演真實世界中威脅生命的情境,還有人說它們是為了使人排除現(xiàn)實中的諸多干擾,專心解決那些棘手的問題。
不過,我們在睡眠時的運動可能不僅僅是在表現(xiàn)夢境。我們漸漸明白,短短幾個小時的睡眠對我們的身體協(xié)調(diào)大有好處。一再有研究指出,睡眠能改善人在運動任務中的表現(xiàn),包括根據(jù)鏡像繪出圖案,縮短反應時,以及提高網(wǎng)球或籃球之類運動的水平。這類研究指出,當人陷入沉睡,人腦卻在復習最近的運動,并且強化這些運動記憶。那么,也許我們在夜間的手舞足蹈也與此有關? 到現(xiàn)在為止,大多數(shù)睡眠強化運動記憶的證據(jù)都來自動物研究,比如: 給一只大鼠的腦內(nèi)植入芯片并令其學習穿越迷宮,我們就能實時觀察迷宮地圖在大鼠海馬區(qū)內(nèi)的編碼過程(海馬區(qū)負責處理對特定位置的記憶)。 之后,當我們在快速眼動睡眠期(REM,人類的大多數(shù)夢境都出現(xiàn)在這個階段)再觀察這只大鼠時,會發(fā)現(xiàn)同樣的神經(jīng)模式,就好像鼠腦在重走迷宮似的。 睡眠中反常的身體動作被稱為“睡眠異?!保╬arasomnia),這些動作可能是在復習我們學過的技能。為了驗證這點,科學家研究了那些睡眠時較為活躍的人,他們有的會在睡覺時輕聲咕噥,有的會從床上坐起,更有甚者會在睡夢中吃飯、駕車、甚至性交。 巴黎第六大學的神經(jīng)病學家伊莎貝拉·阿努爾夫(Isabelle Arnulf)請了19個經(jīng)常夢游的人到她的實驗室里住了幾晚。在上床之前,這些夢游者和18名不夢游的被試一起學習了一種游戲,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敲打放在他們身體周圍的方塊。
被試睡在實驗室里的前幾晚沒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但是后來,阿努爾夫和同事終于在一名夢游者身上看到了異樣:“這名患者睜開眼睛,卻沒有下床或者說話,她把手放到了我們期待的位置上……并在空中作勢敲打了幾下?!?/strong>她這是在夢中玩游戲。 在另外幾個類似的實驗中,阿努爾夫的團隊要求18名夢游者在睡前記憶一個故事,后來她們聽到了其中一人在睡夢中復述故事中的單詞。 這些發(fā)現(xiàn)顛覆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一些觀念。我們從前就知道,人睡覺時,大腦依然在學習運動技能。而這些研究卻首次指出,動作不但會在夢境中復現(xiàn),還會在身體上排練。 當然,這只是發(fā)生在夢游者身上的事。根據(jù)扎德拉最新的發(fā)現(xiàn),夢游者其實是處于睡眠和清醒之間的混合狀態(tài)。那么那些睡得更深的普通睡眠者呢?阿努爾夫表示,從理論上說,他們的身心或許也在經(jīng)歷相似的過程:有證據(jù)表明,當我們睡著時,控制身體動作的運動皮層有一些部分仍在活躍,但可能由于肌張力缺失使身體靜止,阻止了我們將這些動作演繹出來。也就是說,我們清醒時所學的一切都會在夢中練習,只是不會真的表現(xiàn)為動作。
但這些練習是否都只在頭腦中發(fā)生呢? 抽動,是大腦在探索身體 當然不是。在愛荷華大學研究睡眠運動的馬克·布隆伯格(Mark Blumberg)說道。“許多人都以為睡眠時人是不動的,但這絕不是事實?!彼X時人也會動,尤其是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這時身體的動作很多,時而震顫時而略微抽搐,就像貓咪的胡須或者嬰兒的眼皮。實際上,人體的每塊骨骼肌,無論是控制四肢的還是控制手指、臉面的,都會在快速眼動期抽動。
一只睡著的兔子。
此類抽動看來極有助于我們積累關于自己身體的知識。比如嬰兒每天的REM睡眠時間達到8個小時左右,在這8小時內(nèi),此類運動就會協(xié)助他們的大腦繪出一幅幅地圖,標明通向脊椎和骨骼肌里的運動神經(jīng)元的一條條路線。這些地圖是我們在清醒時都要利用的。它們是我們控制肌肉、隨意運動的憑據(jù)。 布隆伯格表示:“抽動是大腦探索身體的一種手段?!?/strong>這些抽動往往是離散的,也就是一次只運動一塊肌肉。比如研究者在觀察夢中的大鼠時,就能看到它們的特定運動獨立發(fā)生的現(xiàn)象:先是肩膀轉(zhuǎn)動,繼而肘部伸展,再是腕部彎曲。 人類似乎也是如此。布隆伯格建議把這看作是一個配電盤控制著大量從天花板垂下的燈泡。你可以輪流打開各個開關,確定哪個開關在控制哪只燈泡。更方便的是,你還可以把所有開關關掉,只留下一盞發(fā)光的電燈。我們在REM睡眠中就能做到這一點:麻痹其余肌肉,每次只抽動一塊,這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 睡夢中,大腦在探索身體。 而且,這個地圖還是不斷在重繪更新的。
對成人來說,隨著年齡增長,在睡夢中抽動就成了校正感覺運動系統(tǒng)的一種手段。畢竟我們的身體不斷成長,大小和形狀都在變化,這些地圖也必須不斷更新才是。當大腦遭遇了中風或其他創(chuàng)傷,這些地圖就必須修復。這個發(fā)現(xiàn)或許還能解釋一個現(xiàn)象:長遠來看,當人年歲增長,隨著對肌肉控制的衰退,睡眠質(zhì)量也會變糟;而我們在缺覺之后,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也會跟著下降。
總之,睡眠中的運動能幫助我們維持肌肉控制、身體協(xié)調(diào)以及清醒時不可或缺的其他身體過程。不過這也只是故事的一部分罷了。 身體也會塑造夢境 我們知道,大腦可以驅(qū)使睡夢中的一些活動。比如有人會做清醒夢(lucid dream):明明睡著了卻可以指揮夢境,這些人還發(fā)現(xiàn)自己能在夢中控制眼部運動,打出摩爾斯碼,甚至做一些簡單的身體鍛煉。扎德拉的那個病人向他幻見的入侵者投擲電視機,顯然也是從夢境溢到現(xiàn)實中來的。
但反過來,身體也會塑造夢境。布隆伯格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鼠腦中的感覺運動皮層在夢中抽動時的活性比在覺醒運動時的活性強五倍——最有趣的是,這些皮層活動是在抽動之后發(fā)生的,就好像是抽動引起了腦內(nèi)活動,而不是腦內(nèi)活動引起了抽動。之前的研究者一直認為,睡眠時的抽動是身體在演繹夢境,但布隆伯格的這項研究卻提出了相反的可能:也許是抽動的身體使我們夢到了動作。
這個發(fā)現(xiàn)和其他一些研究相吻合,都顯示了身體并不只是被大腦操控的傀儡,一味接受該做什么、什么時候做的指令。腦和身體仿佛一條雙向街道,使我們常能把外界的聲音或感覺融入夢境。 這方面最著名的一個例子或許來自19世紀晚期,法國醫(yī)生阿爾弗雷德·莫里(Alfread Maury)在睡覺時被床頭板砸中了脖子,接著便夢見自己被斷頭臺砍了頭。到了現(xiàn)代,蒙特利爾的夢與噩夢實驗室(Dream and Nightmare Laboratory)又開展了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被試睡著時往他們腿上的一條血壓袖帶里充氣,就會讓被試夢見貓咪跳到自己的腿上。 夢見貓壓在你臉上可能是因為,貓真的壓在你臉上。 圖片來源:fabbiosa.com 確定睡夢中的動作到底來自腦或身體,這不僅是一個學術(shù)問題,還能大大改善對于睡眠障礙的治療,減少夢中動作對人的傷害。
對夢游者來說,大多數(shù)動作完全不必擔心。我們在睡著的時候都會有一點動作:身上的肌肉會抽動,眼球會在做夢時前后翻轉(zhuǎn),面部表情和短暫的發(fā)聲也很普遍。像夢話或夢游之類的行為通常在年輕時出現(xiàn),它們相對溫和,會隨著年歲的增長減少。這些奇怪的行為并沒有什么好擔心的。你可能醒來時莫名其妙地發(fā)現(xiàn)自己正嚼著一只茶包三明治或者在給前門刷漆,但這不會對你造成多大的傷害。 要去看醫(yī)生嗎?
然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夢游就會令人憂心了,比如所謂的“夢交”(sexsomnia)。有這樣一名男子,他在長達13年的時間里每晚都同妻子交合,事后卻什么都不記得。妻子說他忘了,他還不信,直到有一位醫(yī)生證實了這一點。偶爾事情還會發(fā)展到更加危險的地步,比如美國喜劇演員邁克·比爾比利亞(Mike Birbiglia)就曾在睡夢中跳出一扇窗子。此外,夢游還可能是重病的前兆,或包含突發(fā)的暴力行為?!?/p>
如果夢中動作已經(jīng)影響了你的生活質(zhì)量,或者出現(xiàn)了暴力傾向,那你還是應該去問問醫(yī)生的意見。
常常在睡夢中引起暴力行為,可能是REM睡眠行為障礙(RBD)的表現(xiàn)。在100個人中有1個會經(jīng)常把夢中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這些RBD患者無法像正常人那樣在睡眠時抑制自己的身體動作。REM階段正常的肌張力缺失和抽搐都被打斷,代之以拳打腳踢的動作,而這些動作對應的往往是打斗或逃避危險的夢境。有人認為這些夢中動作可能是由肌肉的夸張抽動引起的,但這個解釋未必準確,因為有時這些動作顯得相當復雜:有人曾記錄到患者忽然在夢中開始唱歌,或開始背誦熟記的政治演說。
RBD患者每年要發(fā)作20到100多次,癥狀包括劇烈的抓撓、拳打、腳踢和揮舞肢體,通常在夢見侵犯、逃亡或攻擊時發(fā)作。60歲以上的男性中,有1/12會得這種病。
|
|
來自: 海棉寶寶vuzd7w > 《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