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不食草,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為菊科植物石胡荽的帶花全草。石胡荽一年生小草本,高5-20cm。莖纖細(xì),多分枝,基部匍匐,著地后易生根,無毛或略具細(xì)綿毛。葉互生;無柄;葉片楔狀倒披針形,長7-20mm,寬3-5mm,先端鈍,邊緣不規(guī)則的疏齒,無毛,或下面稍有細(xì)毛。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jīng) 歸肺經(jīng)。 功效 發(fā)散風(fēng)寒,通鼻竅,止咳。 主治:用于風(fēng)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淵流涕。 異名 食胡荽(《品匯精要》),野園荽(《瀕湖集簡方》),雞腸草(《綱目》),鵝不食(《生草藥性備要》),地芫荽(《醫(yī)林纂要》),滿天星、沙飛草、地胡椒、大救駕(《簡易草藥》),三節(jié)劍(《分類草藥性》),山胡椒、連地稗(《嶺南采藥錄》),球子草(《廣州植物志》),二郎戟、小救駕(《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網(wǎng)草、豬屎草(《福建民間草藥》),砂藥草(《江蘇植藥志》),白地茜(《南寧市藥物志》),豬屎潺(《廣西中藥志》),通天竅(《四川中藥志》),霧水沙、貓沙、小拳頭(《廣東中藥》),鐵拳頭、散星草、地楊梅、三牙鉆、蚊子草(《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白珠子草(《福建中草藥》)。 主治 ①《本草拾遺》:去目翳,按塞鼻中,翳膜自落。 ②《四聲本草》:通鼻氣,利九竅,吐風(fēng)痰。 ③《綱目》:解毒,明目,散目赤腫、云翳,耳聾,頭痛腦酸,治痰瘧齁蛤,鼻塞不通,塞鼻息自落,又散瘡腫。 ④《生草藥性備要》:理跌打折骨,上痛消腫。 ⑤《醫(yī)林纂要》:通郁,去寒,截瘧,止痢。以于末搐鼻,可發(fā)嚏去寒郁。 ⑥《植物名實圖考》:治痧癥。 ⑦《廣西藥植圖志》:治疳積。 ⑧《廣西中藥物》:治喉毒。 ⑨《廣東中藥》Ⅱ:治百日咳。 ⑩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風(fēng)濕性腰腿痛。 ?《綱目》:鵝中食草,上達頭腦,而治頂痛目病,通鼻氣而落癟肉;內(nèi)達肺經(jīng)而治齁蛤、痰瘧,散瘡腫;其除翳之功,尤顯神妙。按倪惟德《原機啟微集》云:治目翳鼻,碧云散用鵝不食草解毒為君,青黛去熱為佐,川草之辛破留除邪為使,升透之藥也。大抵如開鍋蓋法,常欲邪毒不閉,令有出路。然力小而銳,宜常以聚其力,凡目中諸病,皆可用之,生更神。 ?《本草匯言》:石胡妥,利九竅,通鼻氣之藥也。其味辛烈,其氣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經(jīng),上達頭腦,故主齁蛤痰喘,氣閉不通,鼻塞鼻痔,脹悶不利,去目中翳障,并頭中寒邪、頭風(fēng)腦痛諸疾,皆取辛溫升散之功也。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該品煎劑25-50%對結(jié)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⒉止咳、平喘作用:該品揮發(fā)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⒊抗癌作用:Brevelin顯示對大白鼠Walker肉瘤有抑制作用,一些Helenalin的衍生物也顯示抗癌活性。 ⒋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活性:鵝不食草的熱水提取物經(jīng)被動皮膚過敏試驗表現(xiàn)出具顯著的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活性。由鵝不食草的氯仿提取物的甲醇可溶部分分離得到的Arnicolidec、6-O-Senecioylplenolin、Aurantiamideacetate和三個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3,3二甲酯,槲皮素3-甲酯和芹菜素均顯示了較強的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活性。 民間驗方 1、痰喘。用石胡荽左楊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腫脹,羞明昏暗,隱澀疼痛,眵淚風(fēng)癢,鼻塞頭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曬干)二錢,青黛、川芎各一錢,共研為末。先含水一口,取藥末如米大一小撮嗅入鼻內(nèi),以淚出為度。有的配方中減去青黛。此方名為“碧云散”。 3、塞鼻治翳。治法總結(jié)為詩歌一首:赤眼之余翳忽生,草中鵝不食為名,塞入鼻內(nèi)頻頻換,三日之間復(fù)舊明。 4、牙痛。用棉裹鵝不食草,懷干研末,嗅入與牙痛同側(cè)的鼻孔中。 5、一切腫毒。用石胡荽一把、穿山甲(澆存性)七分、當(dāng)歸尾三錢,共搗爛,加酒一碗,絞汁服,以渣敷患處。 6、濕毒脛瘡。夏季采石胡荽,曬收為末,每取末五錢、汞粉五分,加桐油調(diào)成膏。先以茶洗凈患處,然后貼膏包好。將有黃水流出。五、六日病愈。 7、脾寒瘧疾。用石胡荽一把,搗取汁半碗,加酒半碗服下,甚效。 8、痔瘡腫痛。用石胡荽搗爛敷貼。 11 常用選方 ①治傷風(fēng)頭痛、鼻塞,目翳:鵝不食草(鮮或干均可)搓揉,嗅其氣,即打噴嚏,每日二次。(《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寒痰GOU喘:野園荽研汁和酒服。(《瀕湖集簡方》) ③治腦漏:鮮石胡荽搗爛,塞鼻孔內(nèi)。(《浙江民間草藥》) ④治單雙喉蛾:鵝不食草50克,糯米50克。將鵝不食草搗爛,取汁浸糯米磨漿,給患者徐徐含咽。(《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目病腫脹紅赤,昏暗羞明,隱澀疼痛,風(fēng)癢,鼻塞,頭痛,腦酸,外翳攀睛,眵淚稠粘:鵝不食草10克,青黛5克,川芎5克。為細(xì)末,先噙水滿口,每用米許ⅪU入鼻內(nèi),以淚出為度。不拘時候。(《原機啟微》GOU鼻碧云散) ⑥治胬肉攀睛:鮮鵝不食草100克。搗爛,取汁煮沸澄清,加梅片一分調(diào)勻,點入眼內(nèi)。(《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⑦治脾寒瘧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瀕湖集簡方》) ⑧治間日瘧及三日瘧:鮮鵝不食草,捻成團,填鼻內(nèi),初感有噴嚏,宜稍忍耐,過一夜,效。(《現(xiàn)代實用中藥》) ⑨治阿米巴痢疾:石胡荽、烏韭根各2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血多者加仙鶴草25克。(《江西草藥》) ⑩治疳積腹瀉:鮮石胡荽1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⑾治愈癥腹痛:球子草花序搗碎,以鼻聞之,使打嚏。(《浙江民間草藥》) ⑿治濕毒脛瘡:野園荽(夏月采取,曬干為末)每以25克,汞粉0.5克,桐油調(diào)作隔紙膏,周圍縫定,以茶洗凈,縛上膏藥,黃水出。(《簡便單方》) ⒀治腫毒:野園荽一把,穿山甲(燒存性)3.5克,當(dāng)歸尾15克。搗爛入酒一碗,絞計服,以渣敷之。(《瀕湖集簡方》) ⒁治痔瘡腫痛:石胡荽搗貼之。(《瀕湖集簡方》) ⒂治牛皮癬:鵝不食草搗涂。(《貴陽民間藥草》) ⒃治蛇傷:鮮石胡荽搗爛,外敷傷部。(《泉州本草》) ⒄治跌打腫痛:鵝不食草適量,搗爛,炒熱,敷患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⒅治雞眼:先將雞眼厚皮削平,用鮮石胡荽搗爛包敷患處,三至五天取下。(《浙江民間常用草藥》)[1] 注意事項; 一定要根據(jù)醫(yī)生的規(guī)定按規(guī)定使用 本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xì)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