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喘——五子定喘湯(祝諶予方) 【組成】 紫蘇子10g,萊菔子10g,白芥子3g,杏仁10g,葶藶子10g。 【功效主治】 主治:痰喘。癥見痰涎涌盛,黏稠不爽,胸膈滿悶,納差便秘,舌苔膩脈滑等癥。 【方解】 本方以豁痰下氣的三子養(yǎng)親湯為基礎,加杏仁宣肺平喘,葶藶子瀉肺行水,一宣一瀉,氣機通暢則哮喘自平,但宜在無表邪的情況下應用,若屬風寒閉肺則非所宜。 【加減】 兼咳嗽加前胡、白前、紫菀、款冬花;食少加菖蒲、佩蘭;胸悶加厚樸、陳皮;便秘加全瓜蔞、薤白。 【體會】 祝氏認為,肺臟所伏之痰濁水飲是哮喘病屢發(fā)屢止的潛在因素,此即《金匱要略》所謂“留飲、伏飲”,后世稱之為“窠囊之痰”。痰濁水飲久踞肺臟,每因感受寒邪、飲食勞倦或情志變動而誘發(fā),搏擊氣道則出現(xiàn)痰涎涌盛、黏稠不爽、胸膈滿悶、納差便秘、舌苔膩脈滑等癥。祝氏常謂“治喘必先治痰,治痰宜調氣”,自擬五子定喘湯加味治療痰喘。 典型的季節(jié)性哮喘與過敏因素關系密切,患者由于接觸花粉、塵螨、藥物等過敏原后,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和管腔狹窄,導致哮喘發(fā)作,故又稱為過敏性哮喘,此類病人大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祝氏在治療時主張辨病用藥,常選驗方過敏煎(銀柴胡10g,防風10g,烏梅10g,五味子10g,生甘草6g)或者脫敏煎(香附10g,五靈脂10g,黑白牽牛子各3g)以抗敏解痙、止咳平喘,尤其是脫敏煎對聞油煙等刺激性氣體過敏者有較好效果。隨證加鉤藤、薄荷、蟬蛻、地龍等解痙藥。藥理實驗證實上述方藥均有一定的抗變態(tài)反應的作用。 【方源】 《祝諶予》 |
|
來自: 古道岐黃 > 《名老中醫(yī)屢試屢效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