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有些日子沒和大家見面了,貓先生這里要檢討一下,最近手里面事情比較多,更新有些慢了,請大家見諒哈。 上次我們介紹了秦國名將白起,雖然他滅掉了六國將近100萬人(從史書上統(tǒng)計而來,其實這個數(shù)字水分很大),但真正滅掉了六國的人確是另一位曝光率比他低很多的名將,王翦。 王翦 所屬國:秦國 出生地:頻陽東鄉(xiāng)人(今陜西省富平縣渭南市美原鎮(zhèn)古城村) 顯赫戰(zhàn)役:與其子王賁滅趙、燕、楚,平定秦國叛亂(嫪毐叛亂,詳情參見之前的文章:《嬴氏風云》-秦始皇他家的倫理家庭劇(下)) 死因:功成身退,善終 對于歷史了解不多的朋友來說,王翦可能不如白起更熟悉一些,畢竟長平一戰(zhàn)讓白起一下子火了,不過從能力和戰(zhàn)績上來說,王翦并不比白起差多少,甚至從某些角度上來評價,王翦更強于白起多一些,具體在哪里咱們一點點說。 史記上記載王翦從小就喜歡軍事,公元前236年,王翦帶兵攻打趙國的閼與(yu yu,第一個四聲第二個三聲,戰(zhàn)國時期韓國的城邑,后來歸屬了趙國,現(xiàn)在故址位于山西省和順縣西北),一連攻下9個城,功績顯赫。這里有個小插曲,在公元前269年,趙國名將趙奢(趙括他爹,名將之一)曾在這里打敗過秦軍,如今被秦國扳回一局,看來這個閼與是名將功成之地。 從時間上我們先來看看王翦登場時戰(zhàn)國當前的格局: 公元前257年,白起被秦昭襄王賜死 公元前249年,呂不韋成為秦國丞相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嬴政即位 公元前238年,嫪毐造反失敗,被滅 公元前236年,王翦領兵攻趙 公元前235年,呂不韋被賜死 從上面的時間線上可以看到,王翦在歷史舞臺正式亮相之前,秦國剛剛發(fā)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變故(秦王嬴政家里后院起火),在平定家里內(nèi)亂之后,開始對付其他六國,所謂攘外必先內(nèi),這一點是絕對沒錯的。也有史料稱當時嬴政平定嫪毐內(nèi)亂就是借助的王翦的支持,這一點也是有可能的,畢竟王翦在當時應該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否已經(jīng)被嬴政重用這個無從考證,但從后面的歷程來看,王翦能夠領兵攻趙說明他的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嬴政的認可,而且手握兵權這一點來看應該是得到了充分的信任,所以有可能在平定嫪毐之亂的時候王翦是出了力的。 公元前229年,王翦領兵攻趙,只花了一年多時間就攻下了趙國,趙王投降,成為了秦國的一個郡。 公元前228年,燕國太子丹派刺客荊軻刺秦失敗,王翦領兵滅燕國,攻下都城薊(現(xiàn)在的北京,有史學家分析應該在宣武門至和平門一帶)。 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賁領兵戰(zhàn)勝楚國,然后順道進攻魏國,水淹國都大梁,魏國投降,被滅。 王翦滅楚 楚國雖然之前一直沒有勝過秦國,但是從國力上來說屬于其他六國中實力最強的,所以如何滅楚也是秦王嬴政首要解決的問題。 滅了魏國之后,嬴政召集眾臣商議滅楚大計,當時秦國年輕將領李信在之前伐燕的戰(zhàn)役中初露頭角,打敗并活捉了燕國的太子丹(派刺客荊軻的那位),秦王問李信需要多少兵馬,李信表示20萬足矣,而王翦則認為不能少于60萬,這一點讓秦王非常不滿,認為王翦年老膽怯,于是就派了李信和蒙恬帶兵20萬南下伐楚,王翦則稱病退朝,回歸故里養(yǎng)老了。 起初李信打得很順利,屢戰(zhàn)屢勝,卻沒想到這是楚國的計策,此時領兵的是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爺爺!??!),他把秦軍引入楚國境內(nèi)深處后派精銳部隊從背后跟隨秦軍,然后趁其不備突襲秦軍,攻入秦軍2個軍營,殺了7個都尉,這是秦國滅六國以來少有的敗仗。 秦王聽到失敗的消息后非常憤怒,于是親自前往頻陽去請王翦出山,起初王翦還是稱年老有病,無法前往,但秦王一再致歉后就提出需要60萬人馬才能攻楚,秦王也答應了,這時王翦同意領兵出山(請注意,當初白起也有過同樣經(jīng)歷,但他卻沒有王翦這樣見好就收的好習慣)。不過在秦王親子送行的時候,王翦還提了一個要求,要求秦王賞賜很多宅子、園林、良田(請注意,這很重要)。秦王表示你好好打仗的話這些東西還有什么可擔心的呢?但王翦依舊堅持,并說替您帶兵就算有功勞也難以封侯賜爵,所以趁著您特別器重我的時候,我也得及時請求您給我的子孫后代置份家產(chǎn)吧。秦王聽了哈哈大笑,并答應了他的要求。王翦出發(fā)后到了函谷關之后,又連續(xù)五次派使者向秦王請求賜予良田,他手下的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說您這么做是不是有些過分了啊?還沒打仗就沒完沒了地求賞賜?王翦卻對此很淡然,秦王是個性情粗暴而且多疑,我手握重兵在外他一定心里非常不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要求財物讓他知道我只是為了錢而去打仗,而不是懷有其他的目的,這樣他才能放心。 王翦到了戰(zhàn)場后只守不攻,無論楚軍如何挑戰(zhàn)都閉門不出,讓士兵們天天好吃好喝好好休息,并親自和他們一起同飲同食,直到有一天,王翦問手下將領士兵們在玩什么?下屬說在玩投石游戲,看誰投的遠,這時王翦表示:行了!士兵們可以打仗了。(說明士兵們已經(jīng)有相互爭勝的意識了!打起仗來也會相互競爭看誰殺敵更多。。。。) 楚軍一直以為秦軍閉門不出是怯敵的表現(xiàn),開始放松了警惕,領兵向東轉移,這時王翦帶領休整了一年的精兵開始追擊,大敗楚軍,并斬殺了楚國大將項燕,然后順勢攻下了楚國,俘虜了楚王,楚國被滅亡。與此同時王翦的兒子王賁和李信也帶兵攻下了燕國和齊國,六國被滅。 功成身退 王翦在滅楚后回到秦國,向秦王交出兵權并再次提出回鄉(xiāng)養(yǎng)老,得到了秦王的允許,最終得以善終。與白起的下場相比,同為名將的王翦的結局要好多了。 談古論今的題外話 白起和王翦是在戰(zhàn)國晚期著名的秦國名將,論功績兩人不相上下,但從結局上看,一個被賜死一個則安享天年。從下圖中我們能夠看到兩個人的不同遭遇歷程。 不難看出,在最初被不同的秦王所否定意見甚至取代位置后,白起的心里已經(jīng)有所不滿,而王翦則深藏不露。雖然兩個人的建議都是正確的,但是當領導(秦王)沒有采納后,兩個人的后續(xù)做法卻有所不同。 白起因為對于秦王身邊的紅人不滿而遷怒于秦王,在幾次命他出征時都選擇拒絕,而王翦卻沒有因為秦王用了新人李信而拒絕從政,在秦王幾次請求時見好就收,給了秦王面子,這樣才為后面養(yǎng)兵一年爭取到了條件和時間。 不僅如此,王翦熟知秦王性格,提前給自己退出政治漩渦留下了伏筆,自古以來軍權在手的將領就是叛變的最大的隱患,任何君王都會對于軍功過高的將領存有疑心,為了打消秦王的擔心,王翦成功把自己在秦王的心目中變成了一個貪財?shù)娜?,這樣一來就保全了自己不受之后的迫害。這一點西漢初年劉邦手下重臣蕭何也這樣做過。 在當下職場中,功高蓋主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很多能力優(yōu)秀的人才在職業(yè)生涯中常常莫名其妙地就被打壓得抬不起頭來,要么被迫走人,要么就郁郁不得志。其實反觀歷史中的過往,不難看出職場如政壇,這里有幾個觀點分享給各位,僅供一樂吧! 1、首先要了解一下領導的為人:包括履歷、性格、能力水平、成長經(jīng)歷等(參見秦始皇嬴政的成長史。。。) 2、如果能力突出,但是畢竟是下屬,所以對外要強悍,對內(nèi)要低調(diào),否則容易遭人妒忌(參見王翦的脫身之計) 3、當合理建議不被采納的時候,可以心里不爽但不要發(fā)作,更不要找人發(fā)牢騷,畢竟有人比你還會說,而且聽的人可能會直接影響你的未來(參見白起和丞相應侯的關系) 4、當領導道歉的時候要給領導留面子,適可而止,畢竟人家是領導(參見面對秦王的征召白起和王翦的不同回應) 5、要學會激流勇退,見好就收,相比欲望而去冒險而言,有時候還是平穩(wěn)要保險一些(參見王翦的結局) 6、江山備有才人出,就算再有能力也會被后人所取代,你是重要的但不是絕對重要的,即使他沒你強,所以千萬別過于驕傲(參見白起和王翦分別被其他將領所取代) 王翦的一生看似要比白起低調(diào),但卻比白起要順心很多,更何況所謂虎父無犬子,他兒子王賁也是秦國名將,這一點要比白起強多了。同樣作為杰出的戰(zhàn)國軍事家,相對低調(diào)的王翦成為了戰(zhàn)國四名將之中最為成功的人,所謂成功指的是各個方面,這在戰(zhàn)國時期是非常罕見的。 不過到了他孫子這一代就有意思了,王翦滅楚時斬殺了楚國大將項燕,秦末時他孫子王離卻被項燕的孫子項羽所殺,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報應了。 白起和王翦都有同樣的輝煌,但結局各有不同,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句古話也是出自這里,供大家自品。 好了,今天就先說到這里了,下一次我們將開始介紹秦國的老對手 -- 趙國名將廉頗。謝謝大家關注小小貓塾,我們下次見~~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