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帝王古墓,總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神奇色彩。 歷史上有三座古墓,藏著無數(shù)價值連城的珍寶,但是有一座墓,別人怎么也找不到。 那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古墓。 圖片皆來自網(wǎng)絡 公元1227年,66歲高齡的成吉思汗在親征西夏的途中病逝。他臨終前留下遺言,舉行密葬,不起墳頭,不立墓碑。 歷史上關于他的陵墓地點一直都有爭論。 目前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在三個地方。 一是蒙古國鄂爾多斯的千里山,一是蒙古國的杭愛山,一是中國寧夏的六盤山。 總而言之,直到今天,他的陵墓依舊沒被人發(fā)現(xiàn)。 接下來的兩座大家都有所耳聞,一座是乾陵地宮,武則天和李治的合葬陵墓,一座是秦始皇地宮。 秦始皇地宮無法挖掘是因為現(xiàn)在的科技水平不允許,更別說是以前的盜墓者。 包裹地宮的幾噸水銀就夠他們喝一壺。 相反的,乾陵并沒有水銀包裹,并且據(jù)推算,乾陵的陪葬品總重量有500噸,囊括了盛唐時期的珍寶,著名的《蘭亭序》就在里面。 既然這么珍貴,也沒有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水銀,為什么沒人敢挖乾陵呢? 因為在乾陵盜墓史上發(fā)生了三件事。 唐朝末期,黃巢起兵造反,他帶領60萬大軍打入長安,燒殺擄掠之后,將主意打到了武則天頭上。他帶著40萬人,挖平了半座梁山,連墓道門都沒有摸著。 這時候唐王朝反攻,他不得以放棄挖掘。 第二次盜墓事件發(fā)生在五代時期。溫韜一連挖了17座唐朝皇陵,但在乾陵上碰了釘子。挖掘期間,天氣反常,狂風暴雨,嚇得士兵扔下鐵鍬落荒而逃。 第三次盜墓事件發(fā)生民國時期。國民黨將軍孫連仲帶著士兵炸開墓道,準備進入時,冒出來一股濃煙,七名士兵頓時吐血而亡。其余人都大叫了逃了出來。 從此以后,無人敢踏足乾陵地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