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tǒng)(respiratory system)由呼吸道和肺兩大部分組成。呼吸道是傳送氣體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氣管和各級支氣管。臨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稱上呼吸道,把氣管、主支氣管及肺內的各級支氣管稱下呼吸道。肺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由肺實質(支氣管樹和肺泡)及肺間質(結締組織、血管、淋巴管、淋巴結和神經(jīng)等)組成。
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執(zhí)行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即不斷地吸入外界的新鮮空氣,呼出體內的二氧化碳,以保證人體的新陳代謝順利進行。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呼吸道: csf影像園XCTMR.com 一、鼻 csf影像園XCTMR.com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覺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旁竇三部分組成。 csf影像園XCTMR.com (一)外鼻 csf影像園XCTMR.com 外鼻(external nose)呈錐體形,位于顏面中央。由骨和軟骨作為支架,外覆皮膚和少量皮下組織。外鼻上端位于兩眶之間狹窄的部分稱鼻根。鼻根向下延伸成鼻背,其末端為鼻尖。鼻尖兩側呈弧狀擴大稱鼻翼。鼻翼在平靜呼吸時,無明顯活動,在呼吸困難時,病人可出現(xiàn)鼻翼煽動。小兒呼吸困難時,鼻翼扇動更為明顯。從鼻翼向外下方到口角的淺溝稱鼻唇溝。正常人,兩側鼻唇溝的深度對稱,面肌癱瘓時,癱瘓側的鼻唇溝變淺或消失。 csf影像園XCTMR.com (二)鼻腔 csf影像園XCTMR.com 鼻腔(nasal cavity)位于顱前窩中份的下方、腭的上方。由骨和軟骨為基礎,內面覆以粘膜或皮膚,被鼻中隔分為左、右兩個鼻腔。鼻腔向前經(jīng)鼻孔與外界相通,向后經(jīng)鼻后孔通鼻咽部,并以鼻閾為界,分為前下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鼻閾是皮膚與鼻粘膜的分界標志。csf影像園XCTMR.com 1.鼻前庭 鼻前庭(nasalvestibule)是鼻腔前下份的擴大部,相當于鼻翼遮蓋的部分。起于鼻孔,止于鼻閾。鼻前庭內面襯以皮膚,長有粗硬的鼻毛,具有過濾灰塵和凈化吸入空氣的作用。鼻前庭皮膚富有皮脂腺和汗腺,是癤腫好發(fā)的部位之一,由于缺少皮下組織,皮膚與軟骨緊密相連,發(fā)生癤腫時疼痛較為劇烈。 csf影像園XCTMR.com 2.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proper nasal cavity)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性和軟骨性鼻腔覆以粘膜而成。在其外側壁自上而下有三個鼻甲突向鼻腔,分別稱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其下方各有一裂隙,分別稱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在上鼻甲的后上方有一凹陷稱蝶篩隱窩。上、中鼻道及蝶篩隱窩分別有鼻旁竇的開口,下鼻道的前部有鼻淚管的開口。鼻腔頂壁的上方為顱前窩。當顱前窩骨折時,腦脊液可由鼻腔流出。左、右兩側鼻腔共同的內側壁是鼻中隔(nasal septum),鼻中隔由篩骨垂直板、梨骨及鼻中隔軟骨被覆粘膜而成。鼻中隔一般不完全居正中矢狀位,往往偏向一側。鼻中隔前下份有一易出血區(qū)(Little區(qū)),此區(qū)血管豐富而位置表淺,受外傷或干燥空氣刺激,血管易破裂而出血。90%左右的鼻出血均發(fā)生于此區(qū)。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鼻腔的粘膜按其生理功能分為嗅區(qū)和呼吸區(qū)。
嗅區(qū)位于上鼻甲內側面以及與其相對的鼻中隔粘膜,活體呈蒼白色或淺黃色,由嗅上皮和固有層組成。嗅粘膜上皮為假復層柱狀上皮,稱嗅上皮。嗅上皮由嗅細胞、支持細胞和基細胞組成。嗅細胞呈梭形,夾在支持細胞之間,為雙極神經(jīng)元,是嗅覺傳導通路的第一級神經(jīng)元,能感受嗅覺。csf影像園XCTMR.com
呼吸區(qū)鼻粘膜覆蓋除嗅區(qū)以外的大部分,活體呈淡紅色,粘膜表面被覆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杯狀細胞較多,固有層為疏松結締組織,內有混合腺及豐富的靜脈叢,它們對吸入的空氣起加溫、濕潤作用。鼻炎時,靜脈叢異常充血,粘膜腫脹,分泌物增多,鼻道變窄,影響通氣。鼻腔的粘膜與鼻旁竇粘膜相延續(xù)。csf影像園XCTMR.com
(三)鼻旁竇 csf影像園XCTMR.com 鼻旁竇(paranasal sinuses)又稱副鼻竇。由骨性鼻旁竇襯以粘膜而成,共四對,包括上頜竇、額竇、蝶竇和篩竇,篩竇又分前、中、后三群小房。上頜竇、額竇和篩竇的前、中群小房開口于中鼻道;篩竇的后群小房開口于上鼻道;蝶竇開口于蝶篩隱窩。鼻旁竇的粘膜具有豐富的血管,因此,鼻旁竇在協(xié)助調節(jié)吸入空氣的溫度、濕度上起重要作用,對發(fā)音起共鳴作用。由于鼻旁竇粘膜與鼻粘膜連續(xù),故鼻腔發(fā)炎時,可蔓延至鼻旁竇引起鼻竇炎。上頜竇是鼻旁竇中最大的一對,因開口位于上頜竇內側壁最高處,竇口高于竇底,所以上頜竇炎癥引流不暢,易發(fā)生慢性炎癥。同時竇底鄰近上頜磨牙牙根,此處骨質菲薄,牙根感染常波及上頜竇,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臨床上鼻旁竇的炎癥中以上頜竇炎最為多見。 csf影像園XCTMR.com 二、喉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larynx)既是呼吸器官,又是發(fā)音器官。喉以軟骨為基礎,借關節(jié)、韌帶和肌肉連接而成。 csf影像園XCTMR.com (一)喉的位置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位于頸前部中份,成年人喉的上界平對第4、5頸椎體之間,下界平第6頸椎體下緣附近,女性和小兒的位置較高。喉上借甲狀舌骨膜與舌骨相連;下接氣管;喉前方被皮膚、筋膜和舌骨下肌群所覆蓋;后方緊鄰喉咽部;喉兩側鄰頸部大血管、神經(jīng)和甲狀腺側葉等。喉的活動性較大,當吞咽和發(fā)音時,可上下移動。 csf影像園XCTMR.com (二)喉軟骨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軟骨構成喉的支架,包括不成對的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會厭軟骨和成對的杓狀軟骨等(圖4-6)。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1.甲狀軟骨 甲狀軟骨(thyroid cartilage)是最大的一塊喉軟骨,位于舌骨下方,環(huán)狀軟骨的上方 ,組成喉的前外側壁。甲狀軟骨由左右兩塊近似方形軟骨板在前方合成。兩板前緣相連形成前角,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稱喉結(laryngeal prominence)。成年男性特別顯著。兩板后緣游離,向上、下各伸出一對突起,上方的一對細長,稱上角,借韌帶連于舌骨;下方的一對較粗短,稱下角,其內側面有關節(jié)面,與環(huán)狀軟骨構成環(huán)甲關節(jié)。csf影像園XCTMR.com
2.環(huán)狀軟骨 環(huán)狀軟骨(cricoid cartilage)位于甲狀軟骨下方,向下接氣管。形似指環(huán),前部窄低,稱環(huán)狀軟骨弓;后部高而寬闊,稱環(huán)狀軟骨板。板上緣兩側各有小關節(jié)面與杓狀軟骨構成環(huán)杓關節(jié)。環(huán)狀軟骨弓平對第6頸椎,是頸部的重要標志之一。環(huán)狀軟骨是喉和氣管中唯一完整呈環(huán)形的軟骨,對保持呼吸道的暢通有重要作用,損傷后易引起喉狹窄。
3.杓狀軟骨 杓狀軟骨(arytenoid cartilage)位于環(huán)狀軟骨板上緣之上,左右各一。杓狀軟骨略呈三棱錐體形,尖向上,底朝下與環(huán)狀軟骨板相關節(jié)。底向前方的突起,稱聲帶突,有聲韌帶附著;向外側較鈍的突起,稱肌突,是喉肌的附著處。 csf影像園XCTMR.com 4.會厭軟骨 會厭軟骨(epiglottic cartilage)位于甲狀軟骨的后上方,喉入口的前方。形似樹葉,上寬下窄。上端游離,下端借韌帶連于喉結的后下方。當吞咽時,喉上提,會厭軟骨遮蓋喉口,以防止食物誤入喉腔。 csf影像園XCTMR.com (三)喉的連結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的連結包括喉軟骨之間以及喉軟骨與舌骨、氣管間的連結。 csf影像園XCTMR.com 1.環(huán)甲關節(jié) 環(huán)甲關節(jié)(cricothyroid joint)由甲狀軟骨下角與環(huán)狀軟骨兩側的關節(jié)面構成。甲狀軟骨通過此關節(jié)可在冠狀軸上作前傾和復位運動,借以調節(jié)聲帶的緊張程度。前傾時,使聲帶緊張;復位時,使聲帶松弛。csf影像園XCTMR.com
2.環(huán)杓關節(jié) 環(huán)杓關節(jié)(cricoarytenoid joint)由杓狀軟骨底和環(huán)狀軟骨板上緣的關節(jié)面連結構成。杓狀軟骨通過此關節(jié)可沿垂直軸作旋轉運動,使聲帶突向內、外側移動,因而能開大或縮小聲門裂。杓狀軟骨也可作左右滑動。csf影像園XCTMR.com
3.彈性圓錐 彈性圓錐(conus elasticus)為彈性纖維組成的膜性結構,自甲狀軟骨前角的后面,向下向后附著于環(huán)狀軟骨上緣和杓狀軟骨聲帶突。整體呈上窄下寬的圓錐狀(圖4-8),此膜上緣游離,緊張于甲狀軟骨前角與聲帶突之間,稱聲韌帶,是構成聲帶的基礎。彈性圓錐前份較厚,位于甲狀軟骨下緣和環(huán)狀軟骨弓上緣之間,稱環(huán)甲正中韌帶。位置表淺,從體表易于觸及,是急性喉阻塞時切開或穿刺的部位。csf影像園XCTMR.com
4.甲狀舌骨膜 甲狀舌骨膜(thyrohyoid membrane)是連于甲狀軟骨上緣與舌骨之間的膜。csf影像園XCTMR.com
(四)喉腔csf影像園XCTMR.com
喉腔(laryngeal cavity)向上借喉口通喉咽部,向下與氣管相通。腔壁覆以粘膜,與咽和氣管的粘膜相延續(xù)。csf影像園XCTMR.com
喉的入口稱喉口(aditus laryngis)。朝向后上方,由會厭上緣、兩側的杓狀會厭襞和杓間切跡圍成。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腔中部的側壁上,有上、下兩對呈矢狀位的粘膜皺襞突入腔內。上方一對粘膜皺襞稱前庭襞(vestibular fold),活體呈粉紅色,與發(fā)音無直接關系,左右前庭襞間的裂隙,稱前庭裂(rima vestibuli);下方一對粘膜皺襞稱聲襞(vocal fold),在活體顏色較蒼白,比前庭襞更為突向喉腔。左右聲襞及杓狀軟骨基底部之間的裂隙,稱聲門裂(fissure of glottis),是喉腔最狹窄的部位。通常所稱的聲帶(vocal cord)指聲襞以及由其覆蓋的聲韌帶和聲帶肌三者共同構成。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腔可借前庭襞和聲襞分為三部分:①喉口至前庭裂平面間的部分稱喉前庭,上寬下窄,前壁主要由會厭的喉面構成。②前庭裂平面至聲門裂平面間的部分稱喉中間腔,在喉腔的三部分中,喉中間腔容積最狹小。其向兩側突出的梭形隱窩,稱喉室。③聲門裂平面至環(huán)狀軟骨下緣平面之間的部分稱聲門下腔,向下通氣管。聲門下腔處粘膜下組織比較疏松,故炎癥時易引起喉水腫;嬰幼兒因喉腔較窄小,水腫時易引起喉阻塞,造成呼吸困難。
(五)喉肌 csf影像園XCTMR.com 喉肌均為骨骼肌,肌塊細小,附著于喉軟骨的內面和外面。根據(jù)喉肌的功能可分為兩群。一群作用于環(huán)甲關節(jié),使甲狀軟骨產生前傾和復位的運動,以緊張或松弛聲韌帶;另一群作用于環(huán)杓關節(jié),使杓狀軟骨沿垂直軸旋轉,從而擴大或縮小聲門裂。因此喉肌的運動可控制發(fā)音的強弱和調節(jié)音調的高低。環(huán)甲肌起自環(huán)狀軟骨弓前外側面,向后上止于甲狀軟骨下緣和下角,作用是緊張聲帶。環(huán)杓后肌起自環(huán)狀軟骨板后面,向外上止于杓狀軟骨肌突,有開大聲門裂并緊張聲帶作用。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csf影像園XCTMR.com 三、氣管和主支氣管 csf影像園XCTMR.com 氣管和主支氣管是連接喉與肺之間的管道,管壁均由軟骨、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構成。氣管軟骨以“C”形的透明軟骨為支架,以保持其開放狀態(tài),各軟骨間彼此都以結締組織相連,各透明軟骨缺口都朝向后方,被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構成的膜壁所封閉。所以管的后壁呈扁平狀。 csf影像園XCTMR.com (一)氣管 csf影像園XCTMR.com 氣管(trachea)通常由16~20個“C”形氣管軟骨借結締組織相連,內面襯以粘膜構成。位于食管前方,上端在平第6頸椎下緣附近連接環(huán)狀軟骨,經(jīng)頸部正中,向下進入胸腔,在胸骨角平面分為左、右主支氣管,氣管分杈處稱氣管杈(bifurcation of trachea),其內面形成向上凸的半月狀縱嵴,稱氣管隆嵴(carina of trachea),是支氣管鏡檢查的定位標志。 csf影像園XCTMR.com 根據(jù)行程和位置,氣管可分為頸、胸兩部。頸部較粗,位置表淺,沿前正中線下行,在頸靜脈切跡上方可以摸到。前面除舌骨下肌群外,在第2~4氣管軟骨的前方有甲狀腺峽,兩側鄰近頸部大血管和甲狀腺側葉,后方與食管相鄰。行氣管切開術時,切開部位常選取第3~5氣管軟骨處。胸部較長,位于上縱隔內,兩側有重要的血管、神經(jīng)。前面與胸骨之間有胸腺和大血管;后方仍緊貼食管。 csf影像園XCTMR.com (二)主支氣管 csf影像園XCTMR.com 左、右主支氣管由氣管分出后,各自斜向外下方走行,分別經(jīng)左、右肺門進入左、右肺。 csf影像園XCTMR.com 左主支氣管(left principal bronchus)細而長,平均長4~5cm,走行較傾斜,與氣管中線的延長線形成350~360的角,約在平第6胸椎高度處經(jīng)肺門入左肺。 csf影像園XCTMR.com 右主支氣管(right principal bronchus)短而粗,平均長2~3cm,走形較陡直,與氣管中線的延長線形成220~250的角,約在平第5胸椎體高度處經(jīng)肺門入右肺。因此臨床上氣管內異物多墜入右主支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