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為學日益, 王弼注:務欲進其所能,益其所習。 今譯:目的在于增進自己的能力,增加學習的知識。 原文:為道日損。 王弼注:務欲反虛無也。 今譯:目的在于返回空虛、清靜、無為的狀態(tài)。 原文: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王弼注:有為則有所失,故無為乃無所不為也。 今譯:有造作施為就會犯錯、有所損失,所以無所做為才能無所不為。 備注:(1、三十八章王弼注:“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zhí)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薄跋碌虑蠖弥瑸槎芍?,……求而得之,必有失焉;為而成之,必有敗焉?!?/span> 2、蘇轍《老子解》:“不知道而務學,聞見日多,而無以一之,未免為累也??鬃釉唬骸嗦劊瑩衿渖普叨鴱闹?,多見而識之?!我?。茍一日知道,顧視萬物,無一非妄。去妄以求復性,是謂之損??鬃又^子貢曰:‘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歟?’曰:‘然。非歟?’曰:‘非也。予一以貫之?!ネ郧髲托?,可謂損矣,而去妄之心猶存。及其兼忘此心,純性而無余,然后無所不為,而不失于無為矣?!保?/span> 原文:取天下常以無事, 王弼注:動常因也。 今譯:取天下總是因物之性。 原文:及其有事, 王弼注:自己造也。 今譯:自己造作施為的。 原文:不足以取天下。 王弼注:失統(tǒng)本也。 今譯:失去無為無事的根本。 備注:(蘇轍《老子解》:“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做造事而求之;心見于外,而物惡之,故終不可得。圣人無為故無事,其心見于外而物安之,雖不取天下,而天下歸之矣?!保?/span> 全文今譯: 追求學問的人知識一天比一天增長,是做加法;追求大道的人繁瑣膚淺的機巧智識和雜念一天比一天減少,是做減法。減少又減少,一直到無為的境界。做到無為也就無所不為了,讓萬物都接受道的正確支配。治理國家要以平穩(wěn)、安定為本,如果經(jīng)常妄作政令去改變百姓的生活,那就治理不好國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