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葛根
【別名】干葛;甘葛;粉葛;葛葛根;葛麻茹;葛子根;葛條根;雞齊根
【藥性】涼
【藥味】辛;甘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效】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
【主治】用于外感發(fā)熱頭痛、項背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高血壓頸項強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禁忌】虛寒者忌用,胃寒嘔吐者慎用。
【附藥】葛花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葛根有擴張冠脈血管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tài)的作用。 2.葛根有降壓和減慢心率作用。 3.葛根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4.葛根有抗心絞痛作用。 5.葛根有β-受體阻斷作用。 6.葛根有改善腦血循環(huán)作用。 7.葛根有收縮或舒張平滑肌的作用。 8.葛根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9.葛根有抗癌作用。 10.葛根有抗氧化作用。 11.葛根有降血糖作用。 12.葛根有提高學(xué)習(xí)記憶功能的作用。 13.葛根有解毒作用。 14.葛根有抑制酶活性作用。 15.葛根有抗缺氧、抗流感病毒感染、抗乙醇損害、保肝作用,還有降血脂作用。
【古籍摘要】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甘,平。主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名醫(yī)別錄》:無毒。主治傷寒中風(fēng)頭痛,解肌發(fā)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痛,肋風(fēng)痛。生根汁,大寒,治消渴,傷寒壯熱。 《日華子本草》:冷。治胃膈熱,心煩悶,熱狂,止血痢,通小腸,排膿,破血,傳蛇蟲嚙。 《藥性賦》:味甘,平,性寒,無毒??缮山?,陽中之陰也。其用有四:發(fā)傷寒之表邪,止胃虛之消渴;解中灑之苛毒,治往來之溫瘧。 《本草綱目》:輕可去實,升麻、葛根之屬。益麻黃乃太陽經(jīng)藥,兼入肺經(jīng),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jīng)藥,兼入脾經(jīng),脾主肌肉。故二味藥皆輕揚發(fā)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散郁火。生葛根重解肌清熱,煨葛根重升清止瀉。 《本草蒙筌》:味甘,氣平、寒。氣味俱薄,體輕上行,浮而微降,陽中陰也。無毒。殺野葛巴豆百毒,入胃足陽明行經(jīng)。療傷寒發(fā)表解肌,治肺燥生津止渴。解酒毒卒中,卻溫瘧往來。散外瘡疹止疼,提中胃氣除熱?;ㄏ撇蛔恚瑲ぶ瘟嵞c。生根汁乃大寒,專理天行時病。止熱毒吐衄,去熱燥消渴。婦人熱悶?zāi)芴K,小兒熱痞堪卻。 《景岳全書》:味甘,氣平寒。氣輕于味,浮而微降,陽中微陰。用此者,用其涼散,雖善達諸陽經(jīng),而陽明為最。以其氣輕,故善達諸陽經(jīng),而陽明為最。以其氣輕,故善解表發(fā)汗。凡解散之藥多辛熱,此獨涼而甘,故解溫?zé)釙r行疫疾,凡熱而兼渴者,此為最良,當(dāng)以為君而佐以柴、防、甘、桔極妙。尤散郁火,療頭痛,治溫瘧往來,瘡疹未透,解酒除煩,生津止渴,除胃中熱狂,殺野葛、巴豆、毒箭、金瘡等傷。但其性涼,易于動嘔,胃寒者所當(dāng)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