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南通老裁縫文化藝術(shù)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揚州八怪文化信息服務(wù)有限公司 學術(shù)主持:金 丹(南京藝術(shù)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策 展 人 :徐順才(在線藝術(shù)網(wǎng)運營總監(jiān)) 媒體支持:中國在線藝術(shù)網(wǎng) 展覽時間:2018年4月 參展藝術(shù)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恩東、陳鴻翎、 陳天民、成聯(lián)方、崔勇波、傅如明、高 昂、龔子猛、黃繼革、黃正明、紀 松、金 丹、柯學刃、李 永、李在兵、劉長龍、樓金輝、馬小杰、倪旭前、歐陽荷庚、彭雙龍、秦 朋、邱世鴻、孫 沖、涂 君、萬 力、王國柱、王守民、王佑貴、王志安、吳 勇、夏碧波、向 彬、謝安輝、薛黨軍、楊疾超、楊 頻、楊文瀏、葉韶霖、殷旭明、余國聯(lián)、袁文甲、張聰明、張 函、張 良、周廣勝、周寒筠、周勛君、朱河山、朱勇方、朱友舟、朱志剛、諸明月 參 展 書 法 家 王國柱 W/gz 字青石,孤山人,號三舍堂主。山西萬榮人。中國書協(xié)書法培訓中心教授。北京人文大學書法學院兼職教授。河北美院書法學院特聘教授,高研班導師。山西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鐵建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西省文聯(lián)委員。山西書法院研究員。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第五屆山西省書協(xié)主席團委員、副秘書長、草書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獲中國書法最高獎-----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shù)獎、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三等獎、第十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優(yōu)秀獎(最高獎)。第六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三等獎、中國書協(xié)書法培訓中心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芮城)永樂宮第五屆國際書畫藝術(shù)節(jié)百佳獎(書法50人)?!睹佬g(shù)報》蘭亭百家最佳人氣獎。先后近20次入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展。成功策劃了“中國書法蘭亭獎山西省作者書法精品展”;“追夢蘭亭”中國書法蘭亭獎山西20家提名新作展;“山水交城”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 ▌評論 為書法而人生一以貫之 作者:張啟之 摘要:祖籍“笑話之鄉(xiāng)”的山西萬榮人王國柱先生,近年來卻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傳奇的“神話”。接踵而至的獎項,朱跡赫然地添充在他藝術(shù)生涯的檔案頁上,頻頻刷新著個人及省內(nèi)書壇記錄。因云灑潤,則芳澤易流;乘風載響,則音徽自遠。 祖籍“笑話之鄉(xiāng)”的山西萬榮人王國柱先生,近年來卻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傳奇的“神話”。接踵而至的獎項,朱跡赫然地添充在他藝術(shù)生涯的檔案頁上,頻頻刷新著個人及省內(nèi)書壇記錄。因云灑潤,則芳澤易流;乘風載響,則音徽自遠。三晉大地因此而傳聞著蜚譽書壇的“王國柱現(xiàn)象”。 “學書之道,吾有三舍:曰舍時、舍力、舍銀子”。這是王國柱先生一以貫之的勤學寫照。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臨池不輟,筆耕不息,是一位名符其實的實力派臨創(chuàng)書家。長期以來,由于工作的頻繁性流動,足跡所涉,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賦予其多元的文化基因,地緣魅力的相互交融,時刻灌溉著他的人文品格。在漂萍跋涉的文化苦旅中,憑藉獨具的先天稟賦,以“三絕其繩”的軔性,潛心于碑帖版本之間,浸潤于水墨丹青之中,寢饋日深,漸志模范,與古人廝磨了無數(shù)個春秋,不知不覺間竟卓爾成家。 早年學書,初先涉足明清,攻習王鐸、傅山,因取法高而不古,并受地域書風所趨,仰人鼻息,雖也偶發(fā)螢火之光,但綆短汲深,終究未能盡窺堂奧。早期的迷惘體驗促使他必須明確自我的定位與選擇,向誰學?學什么?怎么學?是一直困擾他躑躅不前的疑問。為求通達,在苦心探索的待曉長夜中,深入運思,專注體悟,及至晨露將?,豁然開朗!羅丹說:雕塑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簡賅的藝術(shù)感悟,使“缺氧”的意識瞬間獲取了一種精神引渡,致使其學書導向產(chǎn)生了基元性的蛻變,終于找到了自己在浩瀚的書法空間中的皈依點與生存坐標,即:無情地粉碎過我積習,破除藩籬,返樸歸真,以心靈的空澄開辟一個筆底的無限,找到古人的古人,從至深處著手,究委窮源。于是登名山、涉大川、訪賢達、追隱蹤,其修遠兮,以致于最終將視點聚焦于當代書法的前沿陣地——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培訓中心。中心足以點石琢玉的教學體系,導引他深入中國書法的蔭襲處,采擷英華,吸取甘露,定慧兼修,使得“缺氧”的本體頓顯豐盈,從而完成了自身藝術(shù)生命的脫胎換骨。心得其妙,筆始通神,臨創(chuàng)水平的與日俱進,使其作品和思維空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美學等級。 其書扎根魏晉,直承二王,出入秦漢唐宋之間,兼收并蓄。書論遠溯張懷?、虞世南,兼及明清諸家,廣泛涉略??芍^了悟古法,妙得今趣。行之于筆端則師古不泥,機抒自出,或方剛峻宕而不乏婉約清麗,或滯澀老到而不失飄逸蹁躚。運筆神采飛動,連綿不絕;結(jié)體儀態(tài)萬方,妙趣天成;章法則縱橫捭闔,汪洋恣肆,極盡風檣陳馬之韻致。揮灑之間,張揚出一種極負彈性和張力的個性特質(zhì),賦予其作品深邃而雋永的審美內(nèi)涵。他曾坦言:“萬榮人優(yōu)點是直,缺點是太直。”但其作品卻極盡曲直、虛實、收放、開合、濃淡、枯潤變化之能,在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中臻入佳境。觀其書作,戲墨得法的?寸小品、揮筆如椽的丈二巨制,無不蘊藉有度,深得二王精髓,兼具魯公三稿意趣,并融入宋人尚意風姿,相互滲透,相得益彰,觀之令人神往!其間字字凝聚著他為之浸潤的心血睿智,處處蘊含著寓精神于物象的創(chuàng)作理念,他的作品正是從其樸實的人文品格中蒸騰出來的煙云霞霓。 “十年磨一劍”。階段性的他力加持與自我塑造,顯然放大了釋放能量的歷史機遇,以至于贍宮折桂,相繼摘取了“新人獎、國展獎、蘭亭獎”等為書法人夢寐以求的全國最高獎,問鼎著屬于他的所有榮譽。然而,國主先生把過去的榮譽僅僅作為過去,絲毫沒有顯現(xiàn)躺在所謂功勞簿上吃老本停止不前,他時刻在警醒自己,不僅“不進則退”,而且“慢進則退”。堅持以“生活可以不耕而食、不織而衣,書法不可以不臨而書”的至理。他始終秉承他的導師們的教學宗旨,以自己多年苦心孤詣鑿研書藝的獨到見解,弘布書學,奉行“走正路、求純正、得古法”的學書理論,要求自己同時也要求學生“要把臨帖作為終身功課進行到底,將書者永遠定位于藝術(shù)的搖籃中,吮吸傳統(tǒng)法帖的乳汁,潤澤心田,從而達到精神上的斷奶?!?/span> “好學不厭,欲立欲達;誨人不倦,立人達人?!蓖鯂壬鷽]有辜負山西省文聯(lián)和省書協(xié)領(lǐng)導寄予他要有所擔當?shù)暮裢?,以他多年的學養(yǎng)積累和豐富的專業(yè)信息量影響和帶動一方書壇繼續(xù)書寫刷新視聽的“文化現(xiàn)象”。 “讀了十幾年書,還是覺得幼兒園比較好混;學了幾十年書法,還是覺得學生好做,先生難當”。王國柱如是說,掩不住的萬榮幽默,說不盡的任重道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