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奧美拉唑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抗胃酸、胃腸潰瘍的藥品,由于療效顯著,不良反應較少得到了臨床的廣泛應用。那么,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呢? 從上市時間來說,奧美拉唑是第一代質子泵抑制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是屬于第二代,雷貝拉唑是屬于第三代,目前還有最新的埃索美拉唑。其中以奧美拉唑入市的時間最長、使用得最為廣泛。這些藥物化學結構相似,作用機理也相同,臨床用途也大同小異。 奧美拉唑 奧美拉唑是第一個問世的質子泵抑制劑。有較強的抑制胃酸作用,其療效優(yōu)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抗酸劑,能迅速改善消化性潰瘍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癥狀。給藥后,口服奧美拉唑迅速吸收,1小時內起效,食物可延遲其吸收,但不影響吸收總量。 適應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奧美拉唑靜脈注射可用于消化性潰瘍急性出血的治療。 不良反應較少,主要有頭痛、頭暈、口干 、惡心、腹脹、失眠,偶有皮疹、外周神經(jīng)炎、肝功異常、白細胞下降、失明等,可能增加骨折風險。 蘭索拉唑 蘭索拉唑為一新型抑制胃酸分泌藥物,其結構特點是側鏈中引入氟元素的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使其生物利用度較奧美拉唑提高了30%以上,而對幽門螺桿菌的抑菌活性比奧美拉唑提高了4倍。該品口服后1小時左右起效,3.6小時效果最大,該藥從小腸吸收經(jīng)門脈廣泛分布于以胃壁和小腸壁為中心的各組織中。主要在肝臟被代謝,大多經(jīng)膽汁于糞中排泄。主要用于胃和十二直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 不良反應:偶有皮疹、瘙癢等癥狀,偶有貧血、白細胞減少,嗜酸球增多等癥狀,偶有頭痛、嗜睡等癥狀,偶有便秘,腹瀉,口渴,腹脹等癥狀。如有異?,F(xiàn)象就應采取停藥等適當?shù)奶幹谩?/p> 蘭索拉唑是奧美拉唑的更新一代,相比奧美拉唑副作用要小一些,容易吸收,對胃沒有刺激。 泮托拉唑是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生物利用度,在臨床治療中以高度的安全性受到醫(yī)生和患者的認可。泮托拉唑和蘭索拉唑都是苯并咪唑類化合物的衍生物,療效基本相當。 雷貝拉唑 雷貝拉唑是一種抗胃酸分泌作用的可逆性的質子泵抑制劑,在體外其抗分泌活性比奧美拉唑強2~10倍,雷貝拉唑用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癥的治療,其抑酸效果明顯優(yōu)于奧美拉唑,特別對夜間胃酸分泌異常具有更好抑制作用。雷貝拉唑還用于幽門螺桿菌(HP)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治療,由于其能夠快速提高胃內酸堿度,提供抗菌藥物發(fā)揮作用的適宜胃內環(huán)境,使得抗菌藥物作用效果更加明顯。 雷貝拉唑起效更快,對胃酸分泌過多,反流性胃炎,胃潰瘍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不良反應:皮疹,頭痛、眩暈、困倦、四肢乏力,便秘、腹瀉、腹脹感、惡心、下腹部痛偶有紅細胞、淋巴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或增多、心悸等。 埃索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主治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糜爛性反流性食管炎、已經(jīng)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復發(fā)的長期維持治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根除幽門螺旋桿菌。與奧美拉唑相比用途更加廣泛,治療作用也更好。埃索美拉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在10%左右,且大多都是輕中度的不良反應。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對其中一種藥過敏可能對其他藥品也過敏。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藥物針對病癥有所差異,患者選用具體藥物要結合自己的生理病理及經(jīng)濟條件來選擇,最好咨詢醫(yī)生意見,遵醫(yī)囑用藥。 |
|
來自: 冷暖情世 > 《食療與美食保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