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寶典App】中醫(yī)古今書籍在線/離線閱讀 >>> 中醫(yī)學(xué)在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對耳鳴的病因病機有不少獨到的認(rèn)識,并形成以整體觀為指導(dǎo)、辨證論治為特點的診療方法。諸如耳鳴辨證須分清虛實,認(rèn)為耳鳴聲大,呈低音調(diào)者多為實證,而高音調(diào)如蟬鳴者多為虛證;暴鳴新鳴聲大者多實,鳴聲細(xì)久者多虛;日夜雙側(cè)耳鳴多實,夜靜鳴甚者多虛;聲短急促者多實,聲長不間斷者多虛;手按之鳴聲加重者為實,按之減退或停止者為虛。 同時,還須根據(jù)耳鳴的伴隨癥狀,來判斷與該病相關(guān)的臟腑。如伴心悸怔忡病多屬心,伴目眩面赤病多屬肝,伴納少腹脹病多屬脾,伴鼻塞流涕病多屬肺,伴腰膝酸軟病多屬腎等。
臨床上,根據(jù)耳鳴的病因病機一般分十個證型進(jìn)行治療。 (一)風(fēng)熱犯肺型 癥見耳鳴如刮風(fēng)樣,耳內(nèi)悶脹或有堵塞感,伴頭痛發(fā)熱,鼻塞流涕。治宜疏風(fēng)清熱,宣肺通竅。方藥如下: 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 克,薄荷5克(后下),淡竹葉12 克,桔梗6克,桑葉10克,生甘草3克。 (二)痰火郁結(jié)型 癥見耳鳴如蟬,耳悶脹,聽音不清,常見耳痛,流膿,頭重如裹,眩暈,胸悶脘滿,痰黃粘稠,二便不暢,舌紅,苔黃膩。治宜清火化痰。方藥如下: 黃芩10克,浙貝母10克,陳皮10克,炒蒼術(shù)10克,茯苓12克,姜半夏10克,杏仁10克,栝樓10克,炒枳實10克,炒厚樸6克。 (三)肝火上擾型 癥見耳鳴如潮或風(fēng)雷聲,鳴聲大,常突然發(fā)作,伴聽力減退,耳痛流膿,眩暈,面紅目赤,口苦脅痛,便秘尿黃,舌紅苔黃。治宜清肝瀉火。方藥如下: 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澤瀉10克,木通6克,車前子12克(包煎),當(dāng)歸10克,生地12克,柴胡10克,石菖蒲12克,生甘草3克。 (四)肝陽上亢型 鳴聲多為雙側(cè),呈脈管搏動聲,伴眩暈,頭脹痛,面紅目赤,咽干口燥,失眠健忘,腰膝酸軟。治宜滋陰潛陽。方藥如下: 制天麻5克,鉤藤15克(后下),生石決明30克(生煎),生梔仁10克,黃芩10克,炒杜仲10克,桑寄生12克,益母草12 克,川牛膝10克,夜交藤15克,茯神12克。 (五)氣滯血淤型 癥見耳鳴尖細(xì)如機械聲,常突然發(fā)生,鳴聲不止,或時止時發(fā),夜間尤甚,耳內(nèi)刺痛或脹痛,聽力減退,頭痛頭暈,心煩易躁,胸脅脹滿,舌質(zhì)暗或有淤斑。治宜活血化淤。方藥如下: 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當(dāng)歸尾10克,丹參15克,制香附10克,陳皮5克,細(xì)辛2克。 (六)腎陰虛型 癥見耳鳴如蟬,音低微,伴耳聾,眩暈,咽干,失眠健忘,五心煩熱,遺精,腰膝酸軟。治宜滋陰補腎,潛陽濡竅。方藥如下: 熟地18克,炒萸肉12克,淮山藥15克,茯苓12克,澤瀉10克,丹皮10克,五味子10克,懷牛膝12克,磁石30克(先煎) (七)腎陽虛型 素體陽虛,過服寒涼,房勞傷腎,或脾虛及腎,而致腎陽不足,腎之陽氣不能上通于耳而發(fā)病。癥見耳鳴多為雙側(cè)蟬聲,細(xì)綿不止,入夜尤甚,日久可致聽力減退,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痿遺精,尿多清長,倦怠乏力,納少便溏。治宜溫腎壯陽。方藥如下: 肉蓯蓉15克,熟地18克,淮山藥18克,五味子12克,菟絲子12克,補骨脂12克,淫羊藿12克,覆盆子12克。 (八)心腎不交型 心血不足,心火亢盛,或腎陰不足,而致腎水與心火不相交濟,影響耳竅之清寧。癥見耳鳴咝咝,鳴聲不斷,夜間加重,伴聽力減退,虛煩失眠,心悸健忘,潮熱盜汗,腰膝酸軟,小便短赤,舌紅少苔。治宜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方藥如下: 生地15克,炒黨參12克,丹參12克,玄參10克,茯苓12克,五味子10克,天門冬10克,麥門冬10克,遠(yuǎn)志10克,柏子仁12克,酸棗仁12克,桔梗5克。 (九)脾胃氣虛型 飲食失調(diào)、勞累過度,或思慮憂郁,損傷脾胃,致使氣機升降失司,氣血生化無源,耳竅失養(yǎng)而為病。癥見雙側(cè)耳鳴,多為一過性,勞累后加重,伴聽力減退,倦怠乏力,納少,食后腹脹,面色萎黃,便溏。治宜健脾益氣,升陽通竅。方藥如下: 炙黃芪15克,炒黨參12克,炒白術(shù)12克,淮山藥18克,全當(dāng)歸12克,柴胡5克,升麻5克,炒枳殼5克。 (十)心肝血虛型 心主血,肝藏血。因出血、熱傷血絡(luò)或內(nèi)火耗傷心血,可致心肝血虛,耳竅失去濡養(yǎng)。癥見耳鳴聲如金屬高音,多為雙側(cè),纏綿不斷,眩暈,心悸怔忡,夢多失眠,視物模糊。治宜養(yǎng)血安神。方藥如下: 熟地18克,全當(dāng)歸12克,炒白芍10克,炒川芎10克,制首烏18克,制黃精18克,炙遠(yuǎn)志10克,炒酸棗仁12克,龍眼肉10克,陳皮3克。
張夢儂耳鳴秘方 【秘方】煅磁石粉120克,煅龍骨粉、煅牡蠣、山萸肉、澤瀉、車前子、沙參、黃芪、胡蘆巴、茯苓、制龜板各60克,制鱉甲、山藥、熟地、玉竹各120克,丹皮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備用。每次服50丸。飯前用鹽開水送服,每日服2次。須戒惱怒。如服后有效,可繼續(xù)照方配制常服至愈止。 【功用】滋腎補肝,益氣養(yǎng)血,育陰潛陽。 【方解】肝腎精氣充足則耳目聰明,不足則發(fā)生耳鳴。耳鳴原因非一,如因腎虛所致者,故方用熟地滋腎填精、聰耳明目;佐以山萸肉安五臟、通九竅、秘氣固精;山藥益腎強陰,主治虛損勞傷;茯苓寧心益氣、補脾助陽;丹皮瀉血中伏火;澤瀉瀉腎中伏火、聰耳明目;加龍牡益腎養(yǎng)肝、固精止脫;龜板、鱉甲補心益腎、滋陰平肝;黃芪溫三焦、補脾胃、大補元氣;沙參補肺氣、養(yǎng)肝陰、兼益脾腎;胡蘆巴暖丹田、壯元陽、引火歸元;磁石滋腎水、益精氣、通耳明目;玉竹配參芪治一切不足之證;車前子強陰益精、瀉膀胱濕熱,利小便而不走氣。諸藥協(xié)同,共奏滋腎補肝、益氣養(yǎng)血、育陰潛陽之功。且丸劑常服,必日見其功。 【主治】耳內(nèi)經(jīng)常如蟬叫蟲鳴,晝夜不休,經(jīng)年不愈。或更兼頭目眩暈,或血壓偏高,或睡眠不安。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一般一劑見效,最多三劑痊愈。獻(xiàn)方人:張夢儂
耳鳴采用中藥治療八種偏方 1、取鮮蘆根10克,通草10克,木通10克,水煎取汁當(dāng)茶飲,直至痊愈。 2、取路路通15克,珍珠母(包)30克,水煎,代茶頻飲。5天為一療程。 3、取葛根、蟬蛻適量研成粉末,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一個月為一療程,兩個療程即可見效。 4、取磁石30克,龍骨20克,牡蠣25克,每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用。連用10天為一療程,一般服1~2個療程。 5、取九節(jié)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遠(yuǎn)志12克、茯苓15克,浸泡一小時,水煎分兩次服用,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 6、取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龍齒20克,將上藥共研細(xì)末,另加麝香1克混勻,制成水丸。每次口服3克,每日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老人、兒童酌減)。 7、取熟地黃50克,黃柏10克,石菖蒲10克,山萸肉12克。將上藥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濃煎至250毫升溫服,每日一劑,對陰虛火旺所致的耳鳴、耳聾療效較好。 8、取女貞子20克,旱蓮草15克,桑葚10克,水煎分兩次服用,每日一劑,連用半個月為一療程。本方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耳鳴及耳聾。
老年耳鳴療法 據(jù)調(diào)查,60歲以上老人有近60%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耳鳴癥,輕者耳鳴近若蚊蠅聲、遠(yuǎn)似蟬鳴聲,重癥者耳鳴高亢聲如汽笛長鳴或如戰(zhàn)鼓轟響,嚴(yán)重影響睡眠和生活。對耳鳴高亢的重癥老年性耳鳴,應(yīng)去醫(yī)院治療,對耳鳴低沉的輕患者,可用以下方法試治。 1.屏氣法 定息靜坐,咬緊牙關(guān),以兩指捏鼻孔,怒睜雙目,使氣串人耳竅,至感覺轟轟有聲為止。每日數(shù)次,連做2-3天?! ?/span> 2.搓掌法 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熱時緊按雙側(cè)耳門。如此6次,連做2-3日,治療時要心情淡然清靜,方能奏效?! ?/span> 3.塞鼻法 麝香0.5克、金蝎14條,共研細(xì)末,貯于有蓋瓶內(nèi)。臨用時,采鮮荷葉一張輕揉后,包少量藥粉塞患耳一夜,翌晨取出,有一定療效?! ?/span> 4.聰耳枕 有荷葉、苦丁茶、菊花、夏桔草、蔓荊子、石菖蒲各等份,制成枕芯,經(jīng)常枕之,有聰耳明目之效。 5.通竅酒 磁石、木通、石菖蒲各等份,袋盛浸酒,治腎虛耳鳴。 中醫(yī)藥辨證施治對老年性耳聾的預(yù)防和治療均有積極意義。應(yīng)從三個方面著手辨證施治: ①腎精不足,髓??仗撔停?/span> 癥見聽力下降,耳鳴聲細(xì),時有眩暈,腰膝酸軟,手足心熱,虛煩失眠;舌紅少苔,脈細(xì)無力。治宜益腎填精,聰耳開竅。方用耳聾左慈丸或杞菊地黃湯均可。常用處方為: 熟地黃20g,山藥15g,山萸肉15g,丹皮12g,澤瀉15g,茯苓12g,杞果 12 g,懷菊花15g,女貞子20g,黃精15g,葛根15g,丹參15g,炒棗仁20g。水煎內(nèi)服。 ②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型: 癥見耳聾耳鳴,急躁易怒,聽力每況愈下,頭目眩暈,耳鳴尖細(xì)如蟬鳴,腰膝酸軟無力;舌紅苔少,脈弦細(xì)。治宜滋補肝腎,潛陽熄風(fēng)。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 天麻15g,鉤藤20g,石決明20g,熟地黃20g,川斷15g,杜仲15g,杞果20g,煅龍骨20g,煅牡蠣 20g,黃精20g,丹參20g。水煎內(nèi)服。 ③氣虛血瘀,脈絡(luò)阻塞型: 耳聾耳鳴,眩暈或頭內(nèi)空虛感,倦怠乏力,勞則加重,時有頭痛或耳內(nèi)悶脹,手指尖癢麻;舌暗淡或有瘀斑,脈澀無力。治宜益氣活血,通絡(luò)開竅。方用補陽還五湯加減: 黃芪45g,當(dāng)歸15g,赤芍15g,地龍1 5g,桃仁12g,紅花15g,丹參20g,全蟲10g,葛根15g。水煎內(nèi)服。若煎藥不便,可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配以復(fù)方丹參片亦可。
中醫(yī)視頻課程 長按上圖,識別圖中二維碼 聰耳枕:用荷葉、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荊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經(jīng)常枕之,有消除耳鳴、增強聽力、明目之功效。 耳鳴方選: 1.靈磁石20克、淮山藥15克、天門冬15克、茯苓10克、熟地10克、制首烏10克、甘草3克、潞黨參15克、懷牛夕15克、五味子lO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可滋腎、治耳鳴。 2.白術(shù)15克、五味于15克、山藥15克、桂圓肉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可補血、健脾、安神,用于眩暈耳鳴等癥。 3.明天麻10克、制半夏10克、白術(shù)10克、白蒺藜15克、真珠母15克、合歡皮15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劑,可平肝健脾,用于眩暈、耳鳴等癥。 中成藥 ①耳鳴耳聾丸,每服5克,日服3次。 ②通竅耳聾丸,每服6克,日服2次(上方適用于肝火上沖者)。 ③杞菊地黃丸,每服6克,日服3次。 ④耳聾左慈丸,每服6克,日服3次(上方適用于肝腎陰虛者)。 ⑤磁朱丸,每服9克,日服2次(適用于虛陽浮動者)。 ⑥益氣聰明丸,每服6克,日服2次(適用于脾虛中陽不升者)。 簡便驗方 ①枸杞子18克,女貞子、菊花、生地、山萸肉各12克,丹皮、山梔子各10克。水煎服(適用于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者)。 ②黃芪18克,黨參12克,當(dāng)歸、白芍、茯苓各10克,白術(shù)15克,升麻、蔓荊子各6克,水煎服(適用于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者)。 ③磁石30克,木通10克,黃芩12克,龍膽草15克。水煎服(適用于肝膽火旺者)。 ④鮮橘皮30克,竹茹10克。水煎服(適用于脾虛痰火上升者)。 飲食療法 ①枸杞子18克,五味子10克,菊花12克。代茶飲(適用于肝腎陰虛者)。 ②生熟酸棗仁各30克,桑椹子60克,大黑豆50克,黃酒1500毫升。同煮數(shù)沸,再浸1周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3次(適用于肝血不足者)。 ③天麻30克,黃芪60克,當(dāng)歸20克,生雞1只。燉熟后調(diào)味食用(適用于氣血不足者)。 ④磁石、木通、石菖蒲各30克,黃酒1000毫升。同煮數(shù)沸后再浸1周去渣,每服30毫升,日服3次(適用于各型患者)。 養(yǎng)陰柔肝止鳴 組成 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功用 養(yǎng)陰柔肝止鳴。 主治 耳鳴,呈喀喀聲,屬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客觀性耳鳴。 補腎聰耳止鳴 組成 鹿茸30克巴戟天10克 磁石30克 肉蓯蓉15克 肉桂10克 五味子20克牡蠣15克 小茴香15克 制用法 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用黃酒溫服1丸。 功用 補腎聰耳。 主治 腎虛耳鳴。 補腎聰耳止鳴功法: 每天早晚緊握雙拳反背按摩腰眼60次,雙掌合耳鳴天鼓60次,日久天長年老亦耳聰。
注:以上方藥請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使用。
來源:本文摘自陰陽漁的新浪博客,轉(zhuǎn)自武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