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日希:博之不得,名日微。 此三者不可致話,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于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淺談 看它看不見,名叫夷;聽它聽不見,名叫希;摸它摸不著,名叫微, 此三者不可追究,它是混沌一體的。 當修功進人安定,虛極靜篤狀態(tài),則外物混沌為一氣團狀。其上不 明,其下不暗,渾淳為霧不可名狀。進而到一片空虛無物境界,其時則眼前有唯恍唯惚,窈分冥兮之感,不覺其起首尾。 只有遵循自古相傳之“道”,“道之唯物,唯恍唯惚”的無意識精神活動狀態(tài),就能駕駛自身出現(xiàn)的有。 身體“炁道”的出現(xiàn)是在精神虛無狀態(tài)下產生的,故“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能體察感知千古宇宙的開端,萬化之源頭,就能認識宇宙。這就是修煉養(yǎng)生之道所遵循的綱紀。 按語 中國道家修煉養(yǎng)生之法,是以身體力行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堅定不移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去進行長期勤修苦煉的生命工程,非比平常。這是探索人體生命源頭的事,是研究人體生命與宇宙關系的學科,豈同一般。 故此老于《道德經》流傳至今近三千年、只仍被注家以神秘玄奧之詞語所遮蓋,或望文生義的注釋。不人虎穴,焉得虎子。這亦是千百年來老子修道德未能廣為流傳,未被人們認識接受的緣放。 |
|
來自: 任金平 > 《道德經養(yǎng)生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