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典藝術(shù)(包括十八,十九世紀)繪畫,音樂,文學,無疑是無比的偉大,它是人類精神的偉大結(jié)晶,是智慧與創(chuàng)造的杰出表現(xiàn)。它讓我們超越時空的局限,在廣闊的意義上去領(lǐng)略人類文化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以開啟我們的心智。這是他們給人類留下的巨大的寶貴財富。自由引導人民 1830年 德拉克羅瓦260cm/325cm。 這幅畫氣勢磅礴,畫面結(jié)構(gòu)緊湊,色調(diào)豐富熾熱,用筆奔放,有著強烈的感染力。1831年5月1日,在巴黎展出時,引起轟動。德國詩人海涅,為此畫寫了贊美詩。 畫中描繪了,1830年法國人民在最后推翻封建王朝的”光榮的三天”的大革命時期。一位豐碩半裸的女性,一手握槍,一手高舉三色旗,勇敢地領(lǐng)導人民前進,奪得了最后勝利的場景。拿破侖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 1805一1807年(局部)達維德 法國 621cm/979cm 這是畫家對拿破侖一世及皇后加冕禮儀式的忠實記錄。身著華麗服飾的拿破侖已戴上王冠 ,正把小王冠給皇后帶上,教皇心緒不靈的默認了這一情景。整個畫面氣勢十分莊嚴,人物多達百余人,每個人的形象都按身份進行精神描繪,構(gòu)圖宏大,場面壯觀,是達維德空前的巨幅制作,在整體構(gòu)思統(tǒng)一完整,在嚴謹性上達到了新古典主義繪畫的最高境界。 拿破侖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禮,全畫六米高,十米長,此畫是印刷品翻拍。為使能感受這副巨作的壯觀的場景。荷拉斯只弟之誓 1784年 達維德法國 330c m/425cm。 荷拉斯,是古羅馬時代的一個家族。古羅馬共和制世時期,羅馬人與比鄰的伊特魯里亞的古利茨亞人發(fā)生了戰(zhàn)爭,但雙方的人民卻有著通婚關(guān)系,在這場戰(zhàn)爭中,荷拉斯兄弟被選出來與敵人進行格斗,達維德表現(xiàn)的正是個人感情服從國家利益的場面 一 老荷拉斯將武器分給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qū)殑π摹?/font> 從這幅局部畫面中,畫家運用了多側(cè)面揭示主題的手法。使我們看到了男人的剛毅悲壯與女人的哭泣形成對比。男人的腿部的力量,畫家用細膩的筆觸把血管靜脈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深化了題旨的思想性。愛神和普薩克 愛德.華皮科 法國。233cm。/291cm。 普賽克,系一個國王的女兒,由于長得美麗,引起維納斯的嫉妒,便派其子厄洛斯去懲罰這個美女;不料,厄洛斯愛上了普賽克,夜夜幽會,這里描繪的便是這一情景,愛德華 .皮克繼承了達維德新古典主義手法的長處,發(fā)揮了描繪人體的長處,色調(diào)豐富艷麗,卻又為統(tǒng)一的整體,整個畫面,充滿著溫馨的氣息,烘托了這一奇異的愛情故事《弗洛拉》flora,年代:1540,尺寸:H.: 1.05 m. ; L.: 0.85 m. 弗洛拉本是羅馬神話中花和春天的神,但這位弗洛拉是威尼斯的一個高級交際花(名妓),美麗、高雅、有修養(yǎng),喜歡被畫像(就像現(xiàn)在喜歡拍寫真,而且成本更高),而在當時像博爾東這樣的名畫家也正好樂得為她們畫像。 路易,伯坦像 1832年。 116cm/95cm安格爾。帕里斯和伊蓮娜的愛情 達維德。法國。 146cm。/181cm 達維德用新古典主義的手法,描繪了一幕愛情故事。畫面洋溢著詩一般的氣息,純真的愛情,讓人領(lǐng)略到生命的充實與美好。這里,雖然描繪了愛情主題,且不似路易十四時期的那種肉欲的誘惑與妖艷,還是一曲青春的生命之歌。阿塔拉的葬禮 1808年 特里奧松 法國207cm。/267cm。 畫家引用古典主義手法,描繪了少女阿塔拉入葬的情景 。年青的戀人抱住阿塔拉的腳不忍離去 ;畫家嫻熟地表現(xiàn)了這一幕生死離別的場景。古典主義與冷靜的手法,使人物刻畫顯得含蓄,他們將悲哀藏在內(nèi)心,并不過于外露,更增強了悲劇性的藝術(shù)效果,畫面色彩單純而不失豐富,凝重而又富于情感。 這幅畫描繪了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愛情故事。說的是,古希臘有一位技藝超群的雕刻師一比馬龍,他用一只潔白如玉的象牙,雕刻出一位美如天仙的少女一拉蒂亞。比馬龍深深地愛上了她,日夜祈求,將雕像變成真正的少女,和他成為真正的伴侶,最后,精誠所至,神,被比馬龍的癡情所感動,于是雕像變成了少女,而比馬龍和加拉蒂亞終成眷屬。 畫家委羅內(nèi)塞(1528_1558)是文藝復興晚期的威尼斯三杰之一。這副畫也是盧浮宮里的鎮(zhèn)館三寶之一,這個故事,是新約里記述的一個著名的神跡;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參加在加利利(Galeeil)的迦納(Cana)的一場禮,宴會的最后沒有酒了,耶穌吩咐將那些空的酒缸放滿水,然后將水Pa變成了酒。梅杜莎之筏 1818cm/1819cm。 席里柯 法國 491cm/716c m ”梅杜莎之筏”是席里柯藝術(shù)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義杰作。畫中表現(xiàn)的是1816年7月發(fā)生在法國的“梅杜莎號”巡洋艦的海難事件?!泵范派枴痹谂為L錯誤的指揮下,擱淺在毛里塔利亞海灘,艦長和一群高級官員乘救生船命,丟下的150余名乘客,只好搭制簡陋木筏漂泊大海|。數(shù)天后,慘劇發(fā)生,人們饑餓難耐,互相殘殺,啃吃死者的肉,最后,木筏被救,十五條生命奄奄一息。席里柯以金字塔形構(gòu)圖,把焦點集中在筏上的幸存者發(fā)現(xiàn)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金字塔形”的塔尖上搖動紅巾人,預示著法國人民在苦難斗爭中的希望。大宮女習作 1813年 安格爾石墨 畫紙 18.5cm/25.4cm大宮女 1814年 安格爾 法國 91cm/162,cm。 ”大宮女”是安格爾畫的土耳其宮中宮女閨房生活的情景,具有濃郁的東方情調(diào)。先就新古典主義繪畫風格而言,它破壞了色彩的”音域”,背景的藍色與皮膚的淡黃色,人體的明暗與粉紅色調(diào)等,都顯得極不協(xié)調(diào),其次,女裸體態(tài)的夸張,成了變形美的試驗,就此而言,安格爾顯示自己藝術(shù)的獨立性和美學信念的獨性,倘若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安格爾的探索的勇氣是值得稱道的。 薩賓婦女 1799年。 法國 達維德 385cm/152cm 這是源于古羅馬神話題材的作品。羅馬人邀請鄰邦薩賓人參加宴會,與此同時,悄悄攻入薩賓城,竊奪了許多年輕美貌的婦女,此,雙方結(jié)下仇恨,戰(zhàn)爭連綿不斷。為了不使自己的親人們在戰(zhàn)爭中繼續(xù)犧牲,薩賓婦女抱子,走上戰(zhàn)場,阻止雙方的廝殺,畫上所有的人都以裸體和半裸體出現(xiàn),顯示了古典主義繪畫的特點,雖然人物眾多,動勢較大,但都遵循平衡對稱的原則,使構(gòu)圖穩(wěn)定,畫面中刀槍劍戟殺氣騰騰,人物表情卻冷莫缺乏生氣,暴露了新古典主義繪畫形式美的程式化,理性的構(gòu)思沖淡了藝術(shù)美的真實激情。在以馬忤斯的晚歺 提香 690cm。/469cm。攝影 文字編輯 :楊歌 相機 : 索尼數(shù)碼相機DSC_H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