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學立意的核心史料選取與解讀 ——以《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的教學為例 張敬美 江蘇連云港市贛榆區(qū)贛馬初級中學(222124) [摘 要]教學立意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圍繞教學立意選取的核心史料,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任務的需要,同時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高中歷史教師應放手讓學生搜集、分析、整理史料,培養(yǎng)學生的證據(jù)意識和學會用歷史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教學立意;史料選取;解讀;反思 史料是歷史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也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重要依托。核心史料,是指依據(jù)課堂教學主題和教學目標而選定的在教學任務中起主要支撐作用的史料。核心史料是否選擇得當,直接影響著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依據(jù)教學目標,從多個角度切入,精選核心史料,引導學生閱讀、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斷與見解。那么基于教學立意的核心史料該如何選取呢?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14課《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為例談談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確定教學立意 聶幼犁教授認為:評價一堂歷史課的育人價值,首要指標就是教學立意。教學立意是每課教學的“靈魂”。圍繞教學立意選取和運用史料,可以把零散的知識點重新組合在一起,使教學目標更明確,教學設計更合理。關于《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課程標準的要求是通過“絲綢之路”的開通,了解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科書中主要介紹了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和對西域的管理等內容。通過對教參的不斷研究挖掘,把匈奴、大月氏、張騫、西域、漢武帝、絲綢之路等知識點串起來,最后確定本課的教學主線:漢武帝之憂——張騫解憂——解憂之果。在這一主線下,運用豐富的史料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體會張騫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所折射出的高貴精神品質。 二、史料選取與解讀 ◆天子之憂 材料一 然至冒頓(漢初匈奴單于)而匈奴最強大,盡服從北夷,而南與中國為敵國?!倥蠊R邑……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于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Y和親之約?!?漢武帝曾想在馬邑埋伏誘殺匈奴,但沒有成功)自是之后,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于漢邊,不可勝數(shù)。 ——《史記·匈奴列傳》 材料二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 ——《史記·大宛列傳》 [問題1]西漢建立到漢武帝統(tǒng)治初期,北方最大的憂患是什么?漢武帝打算如何解決這一憂慮?解決憂慮最大的困難又是什么? [分析]秦漢時期,匈奴經(jīng)常侵犯中原地區(qū)的邊境,邊境人民常受到匈奴的騷擾,給當?shù)厣鐣顜聿焕挠绊?。此時的西漢經(jīng)歷了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的鼎盛時期,國力強盛,具備了軍事上反擊匈奴的條件。在西漢初期,匈奴占據(jù)西域,并對西域采用奴役壓迫的統(tǒng)治方式,引起西域國家的不滿。于是,漢武帝決定招募使者聯(lián)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誰能擔任此重任,為皇帝解憂呢? ◆張騫解憂 材料三 (張騫)應募,使月氏,……匈奴得之,……留騫十余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jié)不失?!q為人強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初,騫行時百余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 ——《史記·大宛列傳》 材料四 這是一次極為艱苦的行軍。大戈壁灘上,飛沙走石,熱浪滾滾;蔥嶺高如屋脊,冰雪皚皚,寒風刺骨。沿途人煙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資準備又不足。張騫一行,風餐露宿,備嘗艱辛。干糧吃盡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殺禽獸聊以充饑。不少隨從或因饑渴倒斃途中,或葬身黃沙、冰窟,獻出了生命。 ——摘編自司馬遷《史記》 [問題2]張騫曾兩次被匈奴抓住,扣留了十多年,一路上經(jīng)歷了許多艱難困苦,是什么信念支撐他堅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 [分析]聶幼犁教授在《課程論與歷史教學》中說:個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從一個自然生存的人到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必須具備公民意識。公民意識即社會責任感,它是一個人對自身和社會的一種義務與責任的清醒認知,始于人對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高度認識,起于與社會的“情同手足”,見于人對民族、對社會、對國家的抱負使命。張騫的愛國與堅守,在適應社會需要的同時也實現(xiàn)了個人的價值。接著進行情感的升華,想一想:今天,我們怎么做才能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將來才能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答案就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 ◆解憂之果 材料五 張騫通西域后,西漢皇朝和西域各國的聯(lián)系逐漸密切起來,漢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每次多達百余人甚至數(shù)百人。 ——《大國崛起:把握中國四大王朝的歷史脈象》 材料六 沒有張騫出使西域,也就不會有絲綢之路的開辟。沒有絲綢之路的開辟,也就不會有漢朝和西域以及和歐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義十分重大。 ——張豈之(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 [問題3]有人說張騫沒有完成使命,最后無功而返。結合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闡述你對此觀點的理解。 [分析]張騫通西域雖然沒有完成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的使命,但第一次開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國有了第一次友好往來,所以稱為“鑿空”。張騫通西域后,漢朝的使節(jié)、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和商人紛紛東來,他們經(jīng)過的道路逐漸繁榮起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商道——“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 三、實踐反思 1.核心史料選取至關重要 史料是重構歷史的重要基礎,是記載者對真實歷史的一種主觀反映。我們選用時要對搜集來的材料進行比較、分析、鑒別,在史料的真實性得到充分肯定后才能加以利用。選取的核心史料必須能夠服務于教學立意,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成為溝通教科書知識與學生認知之間的橋梁。史料浩如煙海,選取時要注意合理取舍,圍繞教材的重難點,緊扣課標的要求,選用最具典型性和啟發(fā)性的史料;要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所選取的史料和所提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應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淺到深,循序漸進;除了選取課外的史料,也要充分重視教科書中的史料,所引用的史料必須經(jīng)過精心選擇,尤其是名家史論、知識鏈接等對于說明重難點以及幫助學生掌握史學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呈現(xiàn)的形式要活潑多樣,可將文字、圖片、漫畫、詩詞等結合起來,使學生感覺到歷史的多姿多彩、博大精深。 2.基于核心史料養(yǎng)成學習技能 在教學中,為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讓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圖書館和網(wǎng)絡搜集相關資料,自主地就某些歷史問題去尋找相關的史料。趙亞夫老師認為:“史料教學為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證據(jù)意識和學會用歷史的方法解決問題。”所以史料運用的出發(fā)點不是讓學生多閱讀一些史料,而是促使學生能夠運用史料進行歷史探究,重點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歷史教師可引領學生從內容、作者意圖和時代特征等方面理解史料、體驗史料,讓學生形成“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思維方式。為了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嘗試放手讓他們搜集、分析、整理史料,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能。 總之,中學歷史教學的主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與歷史觀,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因此教師要把根據(jù)學生生活體驗、認知水平選擇的課程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史料,才能較好地滿足學生學習任務的需要,才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也才能打造出真正屬于學生的精彩歷史課堂,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8-0072-02 (責任編輯 袁 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