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里的形勢判斷,就是在下棋的時候,對黑白雙方的實空、外勢、厚薄等進行局面判斷,從而確定下一手的最佳著點。下圍棋的時候進行形勢判斷,其目的就是為了明確行棋的方向,爭取贏棋。
本文約2800字,閱讀需要6分鐘。本文主要介紹業(yè)余學習圍棋形勢判斷的一點心得。對局時怎樣養(yǎng)成形勢判斷的習慣,是本文主要分享的內容。
學圍棋的朋友都知道,在對局的時候需要進行形勢判斷。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堅持了形勢判斷?
先問幾個小問題:
1、下圍棋的時候,你會對局面做形勢判斷嗎?
2、怎樣做形勢判斷?靠自己心算?還是用對弈軟件自帶的形勢判斷功能?
3、一局棋當中,你能從布局到終盤都堅持做形勢判斷嗎?
最近下棋,不管是19路棋盤,還是9路、13路小棋盤,我都很喜歡且很習慣地點一下對弈軟件自帶的形勢判斷功能。
不用則已,一用簡直就停不了手。
很多對弈軟件都帶有形勢判斷的功能,下棋時可用,復盤研究時也可用。
實在太方便了!
隨便點一下,都不用自己一個點一個點地數(shù)實空,省了多少功夫。本來下棋就是圖一樂嘛,工作之余隨手一樂。
以前下棋,總是關掉形勢判斷的功能,心想著要靠自己努力,才能漲棋。
從最近的習慣來看:懶,真的是人的本性啊!
問了一下好幾位棋友,似乎大家都喜歡用軟件來判斷,有人還直接反問,為什么不用?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惰性?
1、棋力水平受限。
行棋過程中,隨著一手棋一手棋地推進,局面形勢也會跟著發(fā)生改變,有時候這些變化是微妙而緩慢的,有時候這些變化是劇烈的、扭轉勝負的。有句俗話:“一招不慎,滿盤皆輸?!闭f的就是這種瞬間變天的情形。
白棋如不是出現(xiàn)一塊死棋,那么還可以拼一拼官子。
這就需要棋手在行棋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形勢判斷。
形勢判斷不是一次兩次,而是貫穿整個棋局的、不斷更新的思考與計算。
如果在對局過程中沒有及時的、正確的局面判斷分析,那么隨手棋出現(xiàn)的概率就會比較高。
自始而終不間斷的形勢判斷,這本身就是一個習慣。
而這個習慣,需要一定的棋力去支撐。
沒有一定的棋力,即使是最常見無憂角,不了解一些常見的侵分、點入變化,也就無法在行棋中及時轉換思維,及時調整和更新對形勢優(yōu)劣的判斷。
局面隨時會變化,你做好形勢判斷的習慣準備了嗎?
這些變化,尤其給初學者帶來困惑。
圍棋知識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形勢判斷自然不能一天就學好。
關于圍棋形勢判斷的書籍有很多,但是讀了一本形勢判斷的書,就不能說學會了形勢判斷。比如,一些定式后的變化,如果不清楚、不熟悉,那么,即使你有做形勢判斷的決心,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形勢判斷。
或許在布局的時候,棋子并不多,還可以數(shù)一數(shù)實空,盡量看一看黑白彼此的厚薄。
但是,棋子一多起來之后,數(shù)也數(shù)不清實空了,這塊棋,該算作誰的空,該算多少目?
因為棋力不支,很容易在中盤以后就糊涂了,自然就無法將形勢判斷進行到底。
久而久之,這習慣也就無法繼續(xù)了。
這個時候,對弈軟件中的形勢判斷,越看越是香餑餑。
看不明白的地方,點擊一下按鈕,參考一下。
局面較散的棋局,點一下,雙方實空多少,一目了然。
因為方便,因為不用讓人下著下著就稀里糊涂,自然而然,下棋做形勢判斷的習慣,就變成了下棋使用形勢判斷功能鍵的習慣。
2、對局時間受限。
翻閱《吳清源對局全集》,里面標注的對局時間,很多都是每方9小時,中間還有封盤的時間,一盤棋下好幾天。
《吳清源對局全集》書影,吳清源著,孔祥明譯,成都時代出版社
現(xiàn)在對局時間越來越少,從職業(yè)比賽到網(wǎng)絡對弈,都縮減了比賽時間。單看網(wǎng)絡對局,20分鐘一局棋都屬于長考。
曾有高手告訴我,他在某軟件下棋,只能設置5分鐘一局,有時候直接讀秒,20秒一手棋。
要求時間多些,不僅找不到對手,他自己也不愿意下。
生活節(jié)奏快,快棋更受歡迎,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
看弈城里的高手對局,都喜歡讀秒。
所有形勢判斷的書,都會教我們怎么來做局面的形勢判斷。
但是,從來沒有一本書告訴我們:下棋的時間就這么多,怎樣去做形勢判斷?怎樣去養(yǎng)成形勢判斷的習慣?
給你數(shù)棋子的時間,但是計算變化的時間就不夠了;給你計算變化的時間,但是數(shù)棋子的時間就缺了。
想一想,棋至中盤,地盤東一塊,西一塊,其中有一塊還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這時候,既要數(shù)自己的棋子,還要數(shù)對方的。還要把這幾個數(shù)字加起來,再與對方的目數(shù)相抵相減……有心費這功夫,可是一不小心就超時負了。
要想漲棋,這里就是一個坎。
如果只想在棋盤上娛樂一下,不問勝負,那倒無所謂。
以棋為樂,本來就是業(yè)余愛好者的追求。
如果想稍微有一點小進步,棋力再進一階,不花點心思在形勢判斷上,當然不行。
那么,學習形勢判斷有什么技巧?
既要適合初學者,又能夠適應快棋對局?
首先,要有長期學習、從低學起,一點一滴積累的學習態(tài)度。
形勢判斷的能力,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就學會學好,要有長期學習的準備。
有什么適合初學者的方法?
1、適當利用對弈軟件的形勢判斷功能。
適當利用,而非依賴。
軟件中的形勢判斷,可以顯示實空的目數(shù)及范圍,對于目數(shù)的對比,電腦的判斷比較直觀,可以作為對局參照。而且,使用軟件,節(jié)省時間,可以適當利用一下。
但是,軟件也有不足。對弈軟件的形勢判斷,對棋的厚薄、死活等認識還不足,這個需要棋手自己去斟酌。
那么,要怎樣利用軟件才算是適當利用?
比如,下棋的時候,點開形勢判斷功能,查看黑白實空對比之前,可以先來個心算,再點開功能,比對一下自己計算與軟件計算的差別。
又比如,一些看不懂的棋型,可以借助軟件來學習判斷實空大小。
再比如,刻意養(yǎng)成一些使用上習慣,間隔使用形勢判斷功能;第一盤棋借助軟件來輔助學習,第二盤棋就靠自己來分析,第三盤棋再嘗試使用軟件……
這樣既保證了自己主動學習,又能得到軟件的輔助。
說白了,對弈軟件只是一個工具,怎樣用好是自己的問題。
2、循序漸進,初學形勢判斷,可以先嘗試一下模糊目測與對比相抵的方法。
以前看棋友教小朋友下棋,經(jīng)常用這樣的方法:
用手掌在棋盤上方比劃,黑這塊棋是一個巴掌大小,白這塊棋也是一個巴掌大小,再來看看黑這邊的棋,也差不多一個巴掌大小……
用手掌作為參照物,粗略估算一塊棋的大小,再將黑白雙方同等大小的地塊進行抵消,粗略判斷雙方的實空差別,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個人認為,不管是學棋小童,還是初學圍棋的成年朋友,都可以嘗試一下這個簡單的方法。
學習圍棋的形勢判斷,可以先從簡單的、易上手的方法學起,再逐步尋法提高計算和判斷的能力。
3、逐步提高要求,在學習圍棋各方面的知識時,要保持對形勢判斷的內容思考。
最開始的時候,可能只學會了一個定式。隨著個人下棋實戰(zhàn)的不斷豐富、閱讀學習的不斷深入,定式后的變化就慢慢被認識和掌握。這過程中,不要忘記對棋形的前后變化進行形勢判斷。
例如上面無憂角的例子。
周圍沒有對方棋子的時候,黑棋無憂角數(shù)空11目。在不斷深入學習之后,我們逐漸了解到這個棋形的一些常見變化。比如,白棋在外部的條件成熟,就會有托、碰等手段。有了這些變化,這塊棋的實空又會變成怎樣?我們在學習這些手段的時候,不妨也計算一下雙方在這個局部的實空變化。
了解清楚并熟記后,再去下快棋,就大大減少臨時抱佛腳的狀況,提高了對局中的計算效率。
久而久之,面對棋局就自然心中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