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意義上的陰 由于陰天、山北、水南等通常都是沒有陽光的景象,會相對幽暗、寒冷,所以人們賦予了“陰”字更為細致深層的認識和想象,并且固定在其含義之中,即具有晦暗、沉靜、向下、寒涼、虛空、內藏、壓縮、凝聚、閉闔等特征都歸屬為“陰”。 中醫(yī)學中的“陰” 中醫(yī)學將“陰”對功能屬性的概括運用到了對人體及疾病的認識中當中。它認為身體的胸腹、下部,四肢內側,五臟(即肝心脾肺腎)以及血、津液皆為“陰”;同時,病癥中那些功能低下、寒涼之象明顯的癥狀,也歸屬為“陰”。此外,中醫(yī)學理論更多的是用“陰陽對立統(tǒng)一關系”來闡釋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比如中醫(yī)臨床上有“陰勝則寒”的說法,體內陰氣偏盛,便會導致腹痛、泄瀉、舌淡苔白、脈象偏沉遲等寒證的表現(xiàn),則應當用溫煦、燥熱的藥物“撥云見日”,恢復體內的陰陽平衡。而與此相對的“陰虛”狀況,則主要是由于陰液不足,不能制衡陽亢,而出現(xiàn)的陽氣偏盛之熱象。如久病耗陰或素體陰液虧損,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干舌燥、脈搏較快的狀況。這種干涸之狀,猶如大地被過度強烈的陽光曝曬而引起的枯焦,治療時需要用滋潤、寒涼之品,并且主要關注體內統(tǒng)管水液代謝的腎、肺等臟腑。 運用“陰”的知識養(yǎng)生 中醫(yī)養(yǎng)生觀念中,亦將身體之陰陽與天地的陰陽之氣聯(lián)系起來,認為“春夏則陽氣多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所以必須遵循“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原則對身體進行關照。在天地間涼意起而逐漸寒冷的季節(jié),人們也應當效法天地的時令之氣,葆養(yǎng)體內陰滯、收斂之氣?!端貑枴ぐ苏衩髡摗分姓f“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wèi)氣沉”,形象地說明了天氣寒冷則氣血凝滯,運行緩慢的道理。此時,我們應當順應陰氣收藏凝滯的特性,從身心兩方面按照“秋收冬藏”的規(guī)律養(yǎng)護陰氣,精神上要保持心境平和,不要大喜大悲,也應避免抑郁不歡,起居上應該早臥晚起,這樣才有助于來年春夏體內陽氣的生發(fā)。 “陰”,是從那片遮掩的白云到與光明熱烈相對的幽暗冷冽,從這個字的含義變遷里,我們能尋到人類對生存自然的認識路徑,這理之性、智之力的循序漸進過程,不失趣意。 本文選自《字緣中醫(yī)》 主編:任宏麗 彭衛(wèi)華 ( 陵游 半夏 忘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