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與治之臣不萬一,以不世出求不萬一,此至治所以千歲不一也。言尚明君賢佐,無代無之。論賢與不賢,用與不用,非若文王之師呂望,武丁之求傳說。若盡以此求,萬載不遇一君,千載不遇一臣,誰與治天下?蓋霸王之功,不世立也。言不世世而立,但明哲居之也。順其善意,防其邪心,與民同出一道,則民可善,風(fēng)俗可美。所貴圣人者,非貴其隨罪而作刑也,貴其知亂之所生也。若開其銳端,而縱之放僻淫佚,而棄之以法,隨之以刑,雖殘賊天下,不能禁其奸矣。法者防其未然,刑者懲其已遇。然法不可亂,刑不可濫,亂則難奉,濫及無辜,雖殘賊萬姓,終奸暴不止也。 【譯 文】 老子說:圣明之君主不是每世每代都能出現(xiàn)的,賢臣則一萬個人中也難以挑選出一個,也不是每世每代都能出現(xiàn)的圣明之君主,再去求得一萬個人中也難以挑選出一個的賢臣,實(shí)在是太困難了,這也就是至治之世一千年也出現(xiàn)不了一個的原因。霸王之功業(yè)也不是每世每代都可確立的,順其善意,防其邪心,與人民同出于一道,則人民就會變得善良,風(fēng)俗也會變得美好起來。圣人之所以珍貴,并不是珍貴他因罪而作刑,而是珍貴他知道亂世產(chǎn)生的原因。如果開啟奸邪之源,放縱邪惡淫佚,之后再去繩之以法,處以刑罰,即使是殺盡天下所有的百姓,也終于禁止不了奸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