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公眾號《麻醉博物館》 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已經度過了它的百歲生日,作為歷史悠久的鎮(zhèn)痛藥,阿司匹林至今仍然活躍在最常用藥物的最前線。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世界上幾乎3/4的人都吃過阿司匹林。今天的我們,遇到感冒、頭痛或其他疼痛狀況時,都會不由自主地想:來片阿司匹林吧!不過,也許你并不知道,在阿司匹林的發(fā)明過程中,有著兩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公認的發(fā)明者霍夫曼的孝心和真正的發(fā)明者艾興格林的一段辛酸往事。 阿司匹林問世以前的鎮(zhèn)痛藥 對于止疼藥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朔到古埃及的藥典《埃伯斯莎草古卷》,其中提到了服用一種植物的浸泡液可以治療疼痛。這部藥典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部藥典,大約誕生于公元前1552年。 而在西方世界,止疼藥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希波克拉底——被稱為古希臘醫(yī)學之父,他為病人開過緩解疼痛和退燒的藥方。關于這個藥方,有兩種不同的傳說,一是把柳樹皮制成一種藥粉讓病人服用,二是讓病人咀嚼柳樹皮或柳樹葉來緩解疼痛。例如,有記載說,希波克拉底曾給孕婦喝柳樹皮泡的水,來抑制分娩的疼痛。實際上,這種方法中已經有阿司匹林的雛形了,因為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楊酸。 1763年,在英國的牛津郡有一位叫愛德華·斯通的牧師,他曾專門給英國皇家學會寫了一份報告,介紹了銀柳樹皮的止疼和退燒效果。據說,在美洲,印第安人也很早就認識到柳樹皮可以治療疼痛和發(fā)燒。很明顯,古人早就知道楊柳葉中的某種成分可以治療疼痛,但對其中的原理就一無所知了。 阿司匹林的發(fā)明之旅和孝子霍夫曼 古代的醫(yī)生們知道楊柳葉中的某種成分可以止痛,據說,最早將這種化學物提煉出來可以追溯到1828年。據說,慕尼黑大學的藥劑學教授約翰·畢希納分離出了很少量的苦味黃色晶體,并將它命名為水楊苷。1829年,法國化學家亨利·雷洛克斯改進了水楊苷的提取方法,此時人們才真正認識到柳樹皮之所以具有止疼和退燒的效果,是因為含有水楊苷這種物質。 1838年意大利化學家拉斐爾·皮爾通過化學方法用水楊苷制得了一種無色晶體,并將它命名為水楊酸,這是人們第一次獲得純的水楊酸。此后,隨著提純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開始大量生產水楊酸,并將它作為有效的止疼藥,效果相當不錯。 1953年,法國化學家葛哈德在一次實驗中,在水楊酸中滴入一定數量的醋酸,由此而合成了一種被稱為ASS的化合物,叫做乙酰水楊酸。其實,這就是純度不高的阿司匹林了。遺憾的是,葛哈德并不知道這種化合物有什么用,也沒有對它作進一步的提純和研究。 1897年,供職于拜爾醫(yī)藥公司的德國化學家霍夫曼的父親患了關節(jié)炎,老人家飽受病痛之苦。當時,能夠緩解疼痛的藥物只有水楊酸,但它的副作用太大,幾乎讓人無法耐受。孝順的霍夫曼為此很是苦惱,他想:是否可以發(fā)明出一種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藥呢?他反復試驗,決心要把水楊酸進行改造。經過多次試驗,他成功地將純水楊酸制成乙酰水楊酸,這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它有著很好的退熱止痛作用,而且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1899年,拜爾公司將這項發(fā)明應用于臨床,并制出了第一批阿司匹林藥粉,同年,拜爾公司的另一位化學家德瑞瑟將其命名為Aspirin,中文直譯名為阿司匹林。第二天,拜爾醫(yī)藥公司制成了阿司匹林藥片。 從此,阿司匹林使成千上萬的病人受益,也使得拜爾這家小公司一躍而成為世界級的制藥帝國。霍夫曼這個與孝順有關的發(fā)明故事,對阿司匹林的宣傳也極為有利。從此,關于霍夫曼發(fā)明阿司匹林的故事就這么流傳開來。 納粹與艾辛格林的辛酸史 但是實際上,阿司匹林的發(fā)明者并非是一個人,科學家們往往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始自己的研究的,正如牛頓所說的那樣。事實上,阿司匹林的發(fā)明也是如此,這中間還有著一個被我們所忽視的關鍵人物——艾興格林。嚴格意義上講,他才是阿司匹林的真正發(fā)明者,但這項偉大的發(fā)明不僅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幸運和榮耀,反而給他帶來牢獄之災。 事實是,在霍夫曼合成乙酰水楊酸之前,艾興格林已經開始關注這種化合物的藥用價值了,并一直對這種潛在藥物進行大力推薦。在德瑞瑟否決了他的臨床試驗的提議后,艾興格林憑著對這種新藥物的信心,和霍夫曼一起招募了一批志愿者進行臨床試驗??梢哉f,霍夫曼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學家艾興格林的指導下,并且完全采用艾興格林提出的技術路線才獲得成功的。但是為什么艾興格林卻未能得到本來應該屬于他的榮譽呢? 這是因為對阿司匹林發(fā)明者的宣傳是在20世紀30年代,那時正是納粹統(tǒng)治德國時期,對猶太人的迫害已經愈演愈烈。在這種情況下,納粹統(tǒng)治者當然不愿意承認阿司匹林的發(fā)明者是猶太人這個事實,于是便將錯就錯把發(fā)明家的桂冠戴到了霍夫曼一個人的頭上。不僅如此,他們還對艾興格林進行迫害。 1908年時,艾興格林離開拜爾公司,組建了自己的公司,成為一名事業(yè)有成的實業(yè)家。但自從納粹執(zhí)政以后,他的好日子就結束了。起先,艾興格林為了保護公司和政府的訂單,給自己找了個非猶太人的合作伙伴,但是無濟于事。他還娶了一個非猶太人的妻子,但是仍然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這個時候能保命就很不容易了,他哪里還敢為自己辯解呢? 為了堵住艾興格林的嘴,1944年,76歲高齡的艾興格林被納粹關進了集中營,14個月后被蘇聯紅軍解救出來。在集中營時,艾興格林開始回憶自己與阿司匹林的往事,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名字被歷史中抹掉了。大約在1949年前后,艾興格林又提出這個問題,但不久他就去世了,從此這事便石沉大海。 直到艾興格林逝世大約半個世紀之后,英國史學家沃爾特·斯尼德認真研究了艾興格林、霍夫曼、德瑞瑟等人的資料以及大量關于阿司匹林的文獻,才揭示了事情的真相。 如今,阿司匹林不僅是最常用的鎮(zhèn)痛藥,還被證明對心血管疾病及預防多種癌癥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