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悔自取其辱晏子到吳國去訪問,吳王問他:“我們吳國地處偏僻的蠻夷之地,我在這里當國君,希望能夠得到君子的教誨,請你跟我說說知心話,我不會怪罪你?!?/p> 晏子聽了很警惕,馬上拉下臉離開了座位。 吳王問:“我聽說你們齊國的君主是一個很狡猾傲慢野蠻暴虐的人,你卻能容忍而侍奉他,這是不是太過分了?” 晏子順著吳王的話回答說:“我聽說細事不明白,粗事也做不來的人,必然要辛勞;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愿意做的人,必然貧窮;大事不能幫助人,小事又不能到人家門上幫人去做的人,必然會陷于困頓。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去侍奉齊國國君的原因。像我這種沒什么本事的人,怎么能用真本事端人家飯碗呢!” 說完,晏子走了出去。吳王訕訕地笑著說:“哎呀,我今天本來是想譏諷晏子的,沒想到詆毀他就像自己赤裸著高掛在木橛子上一樣,這真是自取其辱。” (7-17) 作者悟評: 吳王夫差好大喜功,私欲膨脹,早就對北方的齊國存有鬼心,借晏子的到來,他想探探齊國的虛實,也借機想挑撥晏子與齊王的關系。但是,卻被警惕心極強的晏子識破,讓他碰了個不大不小的軟釘子。當著使者侮辱他的國君,本身就是不禮貌的行為,而話語中還捎帶著侮辱了晏子,晏子當然要反擊。晏子的反擊并不直說,而是夾槍帶棒,但吳王卻聽得懂,這就夠了。不然,吳王也不會說自己是“自取其辱”。國與國人與人的交往都是如此,互相尊重是前提,必要的禮節(jié)還是要有的。你不尊重別人在先,拿人當軟柿子捏,真碰到了石頭,難免會弄疼手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