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目的是什么?打發(fā)時間?增長眼界?還是單純的為了裝13? 在我們尋求從書中獲取知識時,總會碰到各種問題 盲目的記筆記 看書慢,看完就忘 書上說的都對,沒有自己的想法 直到我看完了《如何閱讀一本書》,掌握了閱讀方法,這種讀書的焦慮才慢慢褪去 找到了讀書的成就感,越讀書,越愛讀書 下面從三方面介紹如何都一本書:讀書態(tài)度、讀書方法、讀書筆記讀書態(tài)度?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著重強(qiáng)調(diào)了“主動閱讀”的重要性,我不否認(rèn),但我更喜歡稱之為“功利性閱讀” “功利性閱讀”分為三個板塊:目的、閱讀、輸出 1目的 在讀書一本書之前,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我們讀它是為了消遣?了解知識?還是增加理解能力? 如果是為了消遣,就盡量使自己愉悅。 如果是為了增加理解能力,就請按照分析閱讀的方法做。 2閱讀 在閱讀時,我們最常發(fā)表的感慨就是,恩!哦!沒錯! 這里我們只使用了最擅長的觀察、記憶。而還有兩個閱讀時至關(guān)重要的能力被忘記了 那就是思考、想象 1、思考 —— 多問為什么 這個能力在我們閱讀一本經(jīng)典著作時使用的最少。一個優(yōu)秀的作者會讓你不自覺的跟著他的思維走,以至于你懶得思考,甚至忘記思考!所以在讀書要時刻警惕,多問為什么!讓其成為習(xí)慣! 2、想象 我們和大多數(shù)作者都生活在兩個世界,這是真正的“代溝”。 譬如一個詩人在寫詩的時候一定會充分的利用想象力。而我們在讀詩的時候是不會的。想象力可以幫我們增加理解力,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3輸出 讀完一本書,能記得一半的內(nèi)容就稱得上是高效率。但是大多數(shù)人只能記得20%,更有甚者是邊看邊忘... 如何擺脫這種困境?唯有輸出! 每看完一本書做一次總結(jié),用輸出倒逼輸入,這樣的閱讀效果會成倍提升! 推薦總結(jié)方法:讀后感(2000+)、整理一份思維導(dǎo)圖、寫一篇文章交給你的朋友評判... 閱讀方法? 《如何閱讀一本書》向我們介紹了普適的閱讀方法,將閱讀分為4個階段 1、基礎(chǔ)閱讀——擺脫“文盲” 2、檢視閱讀——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了解全書,找出主旨 3、分析閱讀——全面掌握書籍結(jié)構(gòu),理解作者觀點 4、主題閱讀——針對研究課題,閱讀多本書籍 這4個階段相互支撐,層層遞進(jìn) 1基礎(chǔ)閱讀 基礎(chǔ)閱讀是所有閱讀方法的基石,它有分為4個步驟 1、認(rèn)知準(zhǔn)備——相當(dāng)于學(xué)齡前教育 知道什么是空氣,什么是水 2、讀懂句子——小學(xué)1年級 識字,知道課文每一句大體講了什么 3、揭發(fā)“生詞”含義——小學(xué)4年級 在碰見不明意義的詞后,可以通過上下文、字典等,了解其含義 4、消化閱讀經(jīng)驗,將書中觀點轉(zhuǎn)化為另一種觀點——初中畢業(yè) 可以閱讀不同題材的書籍,做到“舉一反一” 2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的作用是在有限時間內(nèi)(約一小時)充分了解一本書 我們要做的只是“有系統(tǒng)的粗度或略讀” 1、將書歸類 像《明朝那些事》是小說?還是歷史性讀物? 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盡早的將書歸類會提高我們的閱讀效率。 看書名、序、前言、相關(guān)說明和副標(biāo)題。這些能有效的幫助你分辨這是一本什么書。 2、判斷是否需要深讀 將書籍歸類之后,我們就需要進(jìn)行一下幾個步驟 (1)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 (2)檢閱書中索引——掌握本書議題和作者的態(tài)度 (3)出版者介紹——好的書都會盡力介紹賣點。如果只是吹牛,不看也罷 (4)閱讀摘要說明——挑幾個看起來跟主題先關(guān)的篇章讀一下 (5)跳躍閱讀——隨便翻翻,閱讀一兩段,結(jié)尾兩三頁不容錯過 這時我們就對一本書有了充分的了解,可以選擇 放在一邊 or 馬上看完 3分析閱讀 分析閱讀可以說是4個閱讀層次里面作重要的,也是最值得聯(lián)系的。他打開了讀書除了娛樂和增長知識的另一扇門——增加理解力 分析閱讀分成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掌握結(jié)構(gòu)大綱 (1)再次將書籍進(jìn)行分類。 在檢視閱讀中我們只是大概的分類,在這里我們要將書籍具體分類。是小說類,還是論述類?是論述類的理論型,還是實用型?如果是理論型,那本書屬于歷史?科學(xué)?還是哲學(xué)? (2)將書中的重要篇章列出來,說明他們?nèi)绾伟凑枕樞蚪M成一個整體架構(gòu)。 如作者將本書分為X部分,第一部分分為A個段落,與第一段落有B個重點。 (3)用簡短的話說出本書是什么類型?想要干什么? (4)找出作者再問的問題,或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我們要明確書中的主問題是什么?次問題是什么?先回答的是主問題還是次問題? 2、第二階段——詮釋作者意圖 (1)找出重要的單字、詞義,透過他們與作者達(dá)成共識。 我們很可能跟作者生活在兩個時代,只有達(dá)成最基本的共識,才可以交流 (2)在書中關(guān)鍵句里尋找主旨。 跟作者溝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與否定判斷,以及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的理由。我們要透過這些將主旨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 (3)從相關(guān)文句的關(guān)聯(lián)中,設(shè)法架構(gòu)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將主旨按照秩序排列起來,這樣作者的脈絡(luò)就一目了然。 (4)找出作者已解答的問題和未解答的問題。 作者建議用什么方法解決?沒有解決的問題怎么辦? 3、第三階段——評論一本書 只要怎收這三個原則,就可以成為一只合格的“鍵盤俠” (1)在了解一本書之后,再作出評判。 完成上面兩個階段,就可以說已經(jīng)諒解一本書了。 (2)不要盲目的反對。 不得不承認(rèn),我們之所以反對,有的時候只是因為作者的理念與我們不相符。這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3)反駁作者時,提出的意見要有理論基礎(chǔ)。這 樣才會有溝通、進(jìn)步、解決問題。不然就知識你的的個人想法 4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礎(chǔ)之上,為了研究一個感興趣的課題而存在的??戳恕秅etting thinks done》你會學(xué)會時間管理的方法,但是要研究其背后的邏輯,那就是主題閱讀要干的事了! 主題閱讀就是在橫向上,對比各書的觀點,篩選、融合稱自己的知識體系。形象比喻:寫論文。 主題閱讀的五個步驟: (1)檢視閱讀,找到相關(guān)章節(jié)。 你關(guān)心的主題才是核心,整書的內(nèi)容反而是次要的。 (2)帶引作者們與你達(dá)成共識。 根據(jù)主題創(chuàng)造出一套中立的詞匯,帶引作者達(dá)成共識。并用自己的語言將不同書籍的觀點整合起來,支撐自己研究的主題。并不是每本書都會解決你的問題。 (3)厘清問題。 建立自己的主旨,將自己的明白的問題拋給作者,尋找他們的回答 (4)界定議題。 什么問題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nèi),什么問題可以忽略。 (5)分析討論。 找出什么理論支持了你的主旨,還有什么是反對的,確定如何取舍。 主題閱讀不在要求對一本書的透徹,而是要求面面俱到,不預(yù)設(shè)立場。保持客觀的分析。 讀書筆記? 除了我們最常用的摘抄筆記外,還有三類筆記:結(jié)構(gòu)筆記、觀念筆記、辯證筆記 1結(jié)構(gòu)筆記 找出作者要回答的問題。 說明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整本書作者在談什么? 作者是借著怎樣的整體構(gòu)架來發(fā)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整理出全書的框架 2概念筆記 對本書的論點提出有自己的判斷,讀的越深,就越會出現(xiàn)自己的觀點。對觀點的判斷要有理論支撐,不能全靠個人臆想。 3辯證筆記 最高層次的筆記,要求我們不只讀一本書,而是把好幾本書中的解答同一個問題的討融合起來,辯證的討論你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