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乍寒,火鍋盛行! 比之重慶火鍋、四川火鍋、老北京涮鍋這幾類常見火鍋,潮汕火鍋逐漸出現(xiàn)在食客的視野中。 不同的美食風味讓潮汕火鍋開拓大眾火鍋市場,透過玻璃櫥窗,望見師傅熟練地大刀細切案板上的大塊牛肉,再一盤盤碼齊傳向食客。 但從肉粉兒的角度來看,除了品嘗美食之外更要抓住商機。 今天肉哥就跟大家一起了解關(guān)于潮汕火鍋中的牛肉指南! 傳承丨潮汕火鍋的前世今生 潮汕火鍋所用牛肉,從嫩度、鮮味上來說,一般認為2-3歲左右的黃牛比較適合。 潮汕火鍋講究新鮮,因此特色主打鮮牛肉,不同肉品下鍋的時間不同,味道口感亦不同。 現(xiàn)切現(xiàn)吃的賣點下,更要考驗切肉師的刀工技能。經(jīng)驗老道的師傅,手起刀落,每一刀都不多余,每一刀也都很精準。 湯底是火鍋的大背景,據(jù)說汕頭地區(qū)最早的牛肉火鍋,湯底的做法是將沙茶醬直接加入鍋里,口感較濃郁,后來逐漸化繁為簡,現(xiàn)在潮汕火鍋的鍋底湯頭講究一個“清”字,雖然也有厚重的藥膳鍋,但清湯鍋始終最受推崇,這樣的湯底就十分考驗各種涮材的新鮮度和本來的滋味了。 肉片藝術(shù)丨潮汕火鍋的各部位特點 脖仁 涮煮時間:8s-12s 牛的肩胛肉中最靠近頭部的部位,因經(jīng)常運動,肉質(zhì)上佳。 脂肪油花密密分布在肉中,入口柔嫩多油脂,鮮甜爽口有嚼頭,脂肪含量在牛的前身肉中屬較高,非常稀有,是大受歡迎的食材明星呢。 吊龍 涮煮時間:8s-12s 潮汕火鍋必點的常見部位,是牛脊背上一長條肉,前半部分屬于眼肉,后半部分屬于西冷。 你可能會發(fā)覺每一盤的脂肪、筋的分布并不均勻,口感也會從多油變化到純粹的軟嫩??傮w來說軟嫩細膩而肉汁鮮甜飽滿。 吊龍伴 涮煮時間:8s-12s 吊龍側(cè)邊的兩條單獨修割下來的肉,也叫做肋眼肉卷帶側(cè)肉。因為帶了些肥肉,因此比吊龍更加香滑可口,細嚼無渣。 匙仁 涮煮時間:8s-12s 匙仁位于脖仁下方的部位,接近肋骨,因為連著脖子,筋肉結(jié)實,肉中間常穿插著細筋,脂肪含量較脖仁更高,非常鮮嫩。屬于肩胛里脊肉外層,日式烤肉中稱為上級肩肉。 匙柄 涮煮時間:8s-12s 匙仁靠下的部位,產(chǎn)量較匙仁稍大,屬于肩腹肉的一部分,大致是肩胛小排的部位。匙柄切成大片,無論肥瘦,中間會有一條明顯的肉筋紋路,像鑰匙柄一樣,入口柔軟又超彈,極有拉伸感。 胸口油 涮煮時間:大于3分鐘 牛前胸肉部位的一塊脂肪,屬稀有部位,大而肥的牛才有。 新鮮的胸口油呈白色,較有嚼勁;冷凍后會發(fā)黃,口感較新鮮的更為爽脆。胸口油在其他料理中少見使用。 嫩肉 涮煮時間:8s-12s 位于臀腿部位的肉,產(chǎn)量較大,甜度高,一般會切的比較厚,涮之前滴幾滴油拌勻一下,軟嫩鮮美。 肥拼 涮煮時間:8s-12s 大體對應西餐中對應Flank部位,薄切的牛腹部夾層肉,特點肥美香嫩。 帶著厚厚一層皮下脂肪。好的雙層肉切面,可以看到厚厚一層脂肪和紅肉的分層,也是可遇不可以求的。 三花腱 涮煮時間:6s-10s 這塊肉位于上臂,稱為前腿肌腱,位于肩胛骨里側(cè),有粗筋通過。切分要帶筋切,對刀工要求也高肌理細致,切片紋理像樹葉一般。肉質(zhì)酥脆,汁水甜鮮。 五花腱 涮煮時間:6s-10s 五花腱是后腿大腿內(nèi)側(cè)的兩小條牛腿肌腱,后腿對應三花腱的部位,但更加稀少。筋比三花腱更多,紋路也更明顯,口感也更為脆彈。如果你喜歡彈牙的筋肉感的話,會覺得這部分口感更好。 牛肉丸 涮煮時間:大于3分鐘 用火鍋棄之不用的牛腿肉和一些碎肉加工而成。牛肉丸用的是較好的腿肉,表面光滑氣孔細小均勻,放進嘴里咬一口,彈脆緊實。如果甩在地上,當真可以彈跳起來。 手打牛肉丸歷史久遠,區(qū)別于港式的“撒尿牛丸”,潮汕地區(qū)是“爽口牛肉丸”。因為聲名遠播而供不應求,為防止質(zhì)量不齊的問題,“汕頭牛肉丸”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都已經(jīng)快出臺了:牛肉含量應達到90%才能冠以“汕頭牛肉丸”名稱。 本文內(nèi)容收集整理于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