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羅馬帝國最北端的行省,不列顛這片被北方大海環(huán)繞著的土地,孤獨地眺望著對面大陸——布列塔尼半島崎嶇的海岸線。這里沒有南方地中海的明媚陽光,有的只是千年的陰郁。這片孤懸海外的島嶼,當時幾乎被排斥于歐洲歷史之外,只有神秘的巨石陣,歷經千年風霜,依然孤獨地矗立著,倔強地伸向天空,仿佛寂寞的呼喊。在公元前,大陸上的人們只是將它視為一個遙遠的近乎虛幻的島國,隔著令人生畏的大海。沒有人會想到,未來這里將是“日不落帝國”的發(fā)源地。 不列顛的名稱來源于居住在這里的凱爾特人中的一支——布列吞人(Breton)。當他們從歐洲大陸渡海過來征服這里后,這座島嶼便成為他們自由的樂園。布列吞人并非是第一支進入不列顛的外來入侵者,早在新石器時代,便有一支被稱作“伊比利亞人”的民族集團自布列塔尼抵達這里。公元前2500年左右,又有另一支被稱作“大杯人”的游牧民族從萊茵河谷出發(fā)開始了遷徙歷程,他們渡過海峽,進入不列顛,并建造了巨石陣。
根據(jù)“可敬者”比德的記載,不列顛是座物產豐饒的島嶼,地上、樹上都長滿了果實,適合飼養(yǎng)各種牲口和馱畜,河流養(yǎng)育了許多鮭魚和鰻魚,在海邊的貝殼中可以找到各種顏色的珍珠,并且還盛產銅、鐵、鉛、銀等礦產。同時,他還記載了一種黑色大理石,這種大理石黝黑發(fā)亮,放在火中會發(fā)光。 巨石陣 公元前700年左右,歐洲大陸的凱爾特人不斷移入不列顛,不列顛隨之進入了鐵器時代。第一批進入的是戈伊德爾人。后來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同樣屬于凱爾特民族的布列吞人進入并控制了這座島嶼的大半部分地區(qū),原先居住于此的戈伊德爾人戰(zhàn)敗,他們大部分被同化,小部分北逃,成為蘇格蘭人的祖先。隨著凱爾特人的進入,鐵制工具和武器也進入不列顛,鐵塊在一段時間內甚至還被當作貨幣使用。根據(jù)記載,凱爾特人的風俗與高盧人相似,一部分人以耕種為生,而那些居住在內陸的人則多以畜牧業(yè)為主。他們蓄長發(fā),用崧蘭染身,使得身上呈現(xiàn)出一種天藍色,在戰(zhàn)斗中顯得十分可怖。根據(jù)塔西陀的記載,凱爾特人的主要軍事力量為手持長矛或短劍的步兵,一些部落也使用戰(zhàn)車。戰(zhàn)車兵的地位明顯要高于步兵,御者們的技術十分高超,能在崎嶇的道路上駕駛戰(zhàn)車并投入戰(zhàn)斗。戰(zhàn)車上的戰(zhàn)士一開始會投擲標槍,在打開缺口后便從車上跳下徒步作戰(zhàn),御者則駕駛戰(zhàn)車向后稍退,重新部署戰(zhàn)線。如果戰(zhàn)事不利,戰(zhàn)士們則可以退到戰(zhàn)車上去。戰(zhàn)車的車輪上裝備有短劍和鐮刀,它們伸向戰(zhàn)車兩旁,能把敵人割成碎片。
公元前58年,尤里烏斯·愷撒開始其征服高盧的事業(yè)。在戰(zhàn)爭中,羅馬人發(fā)現(xiàn)高盧人可以從不列顛獲取援軍,這使愷撒注意到了這座島嶼。過去,這座島嶼在羅馬人眼中無疑是遙遠而神秘的蠻荒之地,甚至當時不少人還認為這里是世界的邊緣。羅馬人沿用了希臘人對這座島嶼的稱呼——阿爾比恩。最初對這座島嶼的記載來自于公元前6世紀一位冒險家的航海日志,但原作早已遺失,羅馬作家阿維努斯在寫作詩歌《水手之歌》時還曾經引用過其記錄。不列顛島與高盧之間密切的聯(lián)系使愷撒認識到征服它的可能。無疑,征服這座島嶼是件一本萬利的事情,新領土的征服將使愷撒的聲望進一步上升,同時也能掠取大量的財富,這些都是將來抗衡龐培和克拉蘇時不可缺少的。
凱爾特戰(zhàn)車 公元前55年與公元前54年,愷撒先后兩次率軍攻入不列顛。第二次入侵時,愷撒所率領的軍團人數(shù)多達25000人,其中包括2000名騎兵。他們乘坐800艘艦船渡海。在渡海過程中,羅馬人遭遇了暴風的襲擊,損失慘重。登陸后的羅馬人經過一場苦戰(zhàn),終于擊敗了敵人,并向泰晤士河進發(fā)。凱爾特人為阻止羅馬人渡河,在河岸上栽滿了尖頭木樁,但是羅馬人發(fā)現(xiàn)并避開了這些木樁。凱爾特人在羅馬人的刀劍下,只得退入森林進行游擊戰(zhàn)。一部分凱爾特貴族見取勝無望,便陸續(xù)向愷撒投誠。但當羅馬人正準備橫掃不列顛時,龐培與元老院合謀要求愷撒交出高盧行省和軍權,高盧也后院失火,發(fā)生了叛亂,這使愷撒不得不放棄征服事業(yè),返回高盧。但是這兩次入侵也不是一無所獲,不列顛的許多部落懾于羅馬軍威,主動臣服于羅馬,成為羅馬人的盟友。在之后的歲月里,這些部落成了羅馬在不列顛發(fā)揮影響的橋頭堡。作為交換,這些部落被允許與羅馬人開展貿易,從中獲得大量利益。 愷撒大帝像 在克勞狄皇帝時代(公元前10年—公元54年),以卡圖維勞尼王國為首的不列顛反羅馬勢力日益強大,對親羅馬勢力造成了極大威脅。為了保護盟友,皇帝決定再次發(fā)動對不列顛的遠征。公元43年,4個軍團和同樣數(shù)量的輔助軍團,共計4萬大軍,在高盧海岸集合起來,并兵分三路登上不列顛的海岸。在戰(zhàn)場上,面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羅馬軍團,衣衫襤褸、缺乏防護的凱爾特人雖然勇猛,但在颶風般襲來的標槍雨,以及接踵而至的羅馬軍團的密集沖鋒下,很快便因損失慘重而崩潰。在擊敗不列顛的反羅馬勢力后,克勞狄皇帝親自來到不列顛,見證了帝國對這座島嶼的征服。他在科爾切斯特檢閱了他的部隊,11名當?shù)匦鴩跸蚱浔硎境挤?。這是羅馬帝國繼征服地中海后再一次征服海洋。為了紀念此事,克勞狄為他的一個兒子取名為布列坦尼庫斯,在羅馬城,他還修建了克勞狄凱旋門,上面鐫刻著皇帝降服布列吞人的豐功偉績。
布迪卡女王雕像 不久之后,羅馬人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不列顛行省,這是帝國的第45個行省。不列顛行省的首府最初設立在科爾切斯特,這也是羅馬為了安置退伍老兵而在不列顛建立的第一個殖民地。但行省的建立并非一帆風順,公元60年,不愿接受羅馬統(tǒng)治的凱爾特人集合在布迪卡女王的旗幟下發(fā)動了起義。布迪卡是不列顛小國愛西尼已故國王普拉蘇塔古斯的遺孀。普拉蘇塔古斯去世前,在遺囑中將王國一半的土地捐獻給了當時的羅馬皇帝尼祿,另一半留給了他的兩個女兒。但尼祿卻宣稱,按照羅馬屬國國王去世時沒有男性繼承者的慣例,屬國的所有國土都將歸羅馬所有。在皇帝的支持下,行省財務官派人搶占了愛西尼人的土地,沒收了許多愛西尼貴族的財產。布迪卡試圖反抗,結果遭到羅馬士兵的鞭打,她的兩個女兒更遭受了被強奸的厄運。被激怒的愛西尼人發(fā)動了起義,其余不列顛人也紛紛加入。他們襲擊了分散屯駐在各地的羅馬駐軍,攻陷了許多塢壁,給羅馬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茽柷兴固厥紫缺还ハ?,在倫丁尼姆——當時不列顛最大的城市,來不及撤離的羅馬人被屠殺殆盡。在歷時一年多的戰(zhàn)爭里,大約有70000羅馬人和親羅馬的當?shù)厝吮粴ⅲ瑒P爾特人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大約有80000人死于戰(zhàn)亂。羅馬不得不停下擴張的腳步,出動第14軍團和第20軍團的一部分,加之輔助部隊10000余人,剿撫并用,方才平息了這場叛亂。布迪卡女王在戰(zhàn)敗后服毒自殺,不過作為凱爾特人的英雄,現(xiàn)如今她和女兒們駕駛戰(zhàn)車的青銅雕像矗立在橫跨泰晤士河的威斯敏斯特大橋西端,與大本鐘隔街相望,成為英格蘭的一個象征。 公元1世紀末,倫丁尼姆成為行省新的行政中心,這座城市便是倫敦城的前身。羅馬時代,不列顛行省的城鎮(zhèn)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整個行省有20—30個較大的城鎮(zhèn),其中倫敦城的人口為15000人。同時,羅馬人還在不列顛行省設立了10余個部落行政區(qū),作為行省下屬的基本行政單位,地方行政官員為原先的部落貴族。每個部落行政區(qū)都有自己的首府城鎮(zhèn),設立執(zhí)政官、財務官等行政職務,并擁有自己的地方元老院。羅馬人建立的城鎮(zhèn)成為傳播羅馬文明的工具,這些城鎮(zhèn)均為棋盤式布局,擁有開闊的廣場以及神廟、議事大廳等公共建筑物。而公共浴室、劇院和角斗場則為市民提供了消遣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場所。城市里還有自動的供水系統(tǒng),以及紀念帝國偉人和地方精英的紀念碑。這些設施的建設費用一般由地方名士來負擔,帝國政府通常不會進行資助。此外,這些城鎮(zhèn)還擁有各類市場與商店,為周邊的農村提供了交換和服務的場所。隨著羅馬文化的傳播,凱爾特貴族開始學習拉丁語,以穿羅馬式樣的衣服為榮,“托袈”因此大為流行,他們還在自己的住宅內修建花廳、浴室,舉行羅馬式的宴會。
3世紀末4世紀初的不列顛行省 不列顛的北部仍為蠻族控制。公元83年夏,為消除北方帶來的威脅,當時的行省總督阿古利可拉發(fā)動了對蘇格蘭地區(qū)的征伐。他在不列顛同盟軍的支援下,攻入北方,去消滅那里的喀里多尼亞人(Caledonian)。雙方在格拉匹烏斯山進行了一場激戰(zhàn)。他的女婿塔西陀在其著作中詳細記載了這次戰(zhàn)役。
阿古利可拉的部署是:8000名輔助軍團步兵居中,左右兩翼各1500名騎兵,后面是12000名軍團士兵背靠營壘工事,還有4個騎兵隊約2000人作為預備隊??锒嗄醽喨说目偙?0000人,他們占據(jù)了對面的山丘,其陣地一直延伸到山腳下的平地。在試探性的箭矢射擊后,阿古利可拉出動了著名的巴塔維部隊。巴塔維人來自萊茵河東岸,以驍勇善戰(zhàn)著稱,并擅于武裝泅渡。巴塔維人不負眾望,他們扛著大盾,冒著被對方投擲出來的標槍擊中的危險,很快逼近敵軍,在短兵相接時用盾牌猛擊對方頭部,迅速打開了前進的道路,并將平地上的喀里多尼亞人向山上擠壓。見戰(zhàn)局有利,阿古利可拉下令其余部隊發(fā)起進攻??锒嗄醽喨似髨D用戰(zhàn)車阻止羅馬人的進攻,但由于道路崎嶇,且羅馬人陣型密集,并未起到什么作用。此時山上的喀里多尼亞人沖下山來,準備發(fā)起反沖鋒,企圖從側面包抄羅馬人。但阿古利可拉早有準備,此時被他當作預備隊的4個騎兵隊發(fā)動了最后一擊,喀里多尼亞人大敗,10000人被殺,而羅馬人僅僅損失了360人。
阿古利可拉本欲乘勝追擊,不過次年春天,他就被召回羅馬。塔西陀遺憾地感嘆道:“不列顛的征服指日可待,卻如此前功盡棄?!?/span>
作為帝國邊陲的重要行省,不列顛長期保持著3個軍團的駐軍。其中,第6軍團駐扎在約克,第20軍團駐扎在切斯特,它們組成的防線扼守著奔寧山脈,并可隨時開往北部邊界。第2軍團駐扎在威爾士南部的卡利恩,它與切斯特的第20軍團組成了一道防線,密切監(jiān)視著從愛爾蘭海到布里斯托爾海峽的西部海岸,以防止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海上入侵,同時又控制著威爾士山區(qū)。而大約15000名的輔助軍,則駐扎在邊界上,尤以哈德良長城上的兵力最多。
哈德良長城遺址 哈德良長城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2年巡視不列顛時,為了防御北方的敵人所下令建造的工程,總共耗時6年。長城全長73英里,墻體為混凝土結構,筑在黏土地基上,外面則裝飾有方石面板,它高12—18英尺,底寬8英尺,頂寬4—5英尺。墻體之外,則修建有塹壕,塹壕一般為35英尺寬、10英尺深。哈德良長城還筑有17座壁壘,每隔一英里則修建一座亭障和兩座塔樓,用來監(jiān)視邊界情況,并對大規(guī)模入侵示警。其中每個亭障可容納100人,壁壘則可根據(jù)大小駐扎一個千人隊和或一個五百人隊。在邊界外則修建了至少3座前哨壁壘。在各個軍團駐地之間和駐地與倫敦之間,羅馬人修建了石料路面的道路網,這些道路寬20—25英尺,總長度達7000英里,可以保障軍隊快速集結。在狀態(tài)良好的情況下,騎馬的平均速度可達每小時32公里。因此,在有緊急戰(zhàn)報需要傳遞的情況下,騎馬的傳報員利用驛站進行接力傳報,10小時內就可將戰(zhàn)報從約克傳到倫敦。羅馬人還在哈德良長城與羅馬軍隊駐地之間建造了縱向排列的烽火臺,一旦外敵入侵,前哨壁壘可以迅速點燃烽火,將軍情傳遞至后方。
公元142年,羅馬人在哈德良長城以北又修筑了長達37公里的安東尼長城,但不久后就被棄置。哈德良長城最終成為帝國的邊界線。在羅馬人看來,長城以南,是受羅馬教化的“文明人”,長城以北,則是“野蠻人”。不過在不列顛,羅馬人的統(tǒng)治始終沒有深入。在城鎮(zhèn)之外,原先的凱爾特首領繼續(xù)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他們?yōu)榈蹏е?,但卻并不完全依賴羅馬。
當羅馬帝國陷入漫長而痛苦的“三世紀危機”時,經濟上的無力振作伴隨著政局的動蕩,一個個皇帝匆匆上臺,又接連倒下。無休止的謀殺與背叛,使鮮血染污了帝國榮譽的旗幟。衰亡中的帝國已經無力抵擋蠻族入侵的洪流。雖然羅馬皇帝在不列顛設立了撒克遜海岸伯爵來防止蠻族的劫掠,大量由高大石墻和巨型塔樓組成的要塞也在不列顛的海岸線上被修建起來,但這無濟于事。畢竟,這是一片遠離羅馬本土的海外行省,羅馬人的防線被一次又一次地撕碎,皇帝鞭長莫及。面對蠻族的一系列攻掠,當時有人這樣記載道:“恐懼的帷幕籠罩著行省?!?/span>
帝國雖然也曾垂死掙扎,在強有力的軍事指揮官的領導下一度在不列顛重塑輝煌,鎮(zhèn)壓了叛亂,恢復了秩序,但這只是回光返照。隨著帝國一次又一次地陷入覬覦帝位者發(fā)起的內戰(zhàn)之中,羅馬人在不列顛的統(tǒng)治即將結束。
僅僅在公元407年,軍隊在不列顛便擁立了三位短命的“皇帝”,至于帝國本土則忙于應付渡過萊茵河的洶涌蠻族洪流而無暇他顧。
在羅馬皇帝霍諾里烏斯時代(395—423年),不列顛的局勢已無法收拾,無奈之下,皇帝只得將駐守在不列顛的軍團全部撤回,保衛(wèi)本土。隨著羅馬人的撤離,不列顛的歷史從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本文摘自《戰(zhàn)爭事典022》 不列顛在弱小時曾經歷的被征服命運長達千年之久 全方位講述岳飛抗金始末,分析每場戰(zhàn)役的得失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 看威靈頓公爵如何成長為打敗拿破侖的豪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