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
1、學(xué)無止境
6、涵養(yǎng)
10、師生巧對
14、三人對必有我?guī)?/font>
1、學(xué)無止境 蘇東坡從小酷愛讀書。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來。幾年下來,已是飽學(xué)之士。 一天,他乘著酒興,揮筆寫了副對聯(lián),命家人貼在大門口:“識盡人間字,讀遍天下書?!?/span> 沒過幾天,蘇東坡正在家看書,忽聽仆人通報(bào)門外有人求見。他出來一看,是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太。老太太手指對聯(lián)問:“你真的已經(jīng)讀遍天下書,識盡人間字了嗎?” 蘇東坡一聽,很不高興:“難道我會騙人嗎?” 老太太從口袋里摸出一本書:“我這里有本書,幫我看看?” 蘇東坡接過書,從頭翻到尾,又從尾翻到頭,書上的字竟一個也不認(rèn)得。他不禁羞愧萬分,覺得自己的對聯(lián)太丟人,伸手就想把它撕下來。 老太太連忙阻止:“慢著!這副對聯(lián)可以改一下。”于是,老太太在每聯(lián)前面各添了兩個字:“立志識盡人間字,發(fā)憤讀遍天下書?!?/span> ——“學(xué)無止境”啊! 字?jǐn)?shù):348 2、吟詩赴宴 蘇軾二十歲那年,赴京趕考。當(dāng)時同去的六位舉人都很自負(fù),打心眼里瞧不起蘇軾,于是就備了酒菜請他赴宴想戲弄他??商K軾卻渾然不知,應(yīng)邀前往。 入席之后,尚未動筷,一舉人提議先行“酒令”,酒令內(nèi)容必須要引用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之后,就可以獨(dú)吃一盤菜,其余五人連聲叫好。 “我先來?!蹦昙o(jì)較長的舉人自信地說道,“姜子牙渭水釣魚!”說完捧走了一盤魚。 “秦叔寶長安賣馬?!钡诙簧駳獾囟俗吡笋R肉。 “蘇子卿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客氣地拿走了羊肉。 “張翼德涿縣賣肉?!钡谒奈簧焓职讶獍抢巳?。 “關(guān)云長荊州刮骨?!钡谖逦黄炔患按?fù)屪吡舜蠊穷^。 “諸葛亮隆中種菜?!钡诹话谅囟似鹆俗詈笠化B青菜。 菜分完了,六位舉人興高采烈,準(zhǔn)備邊吃邊嘲笑蘇軾。蘇軾卻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國!”說完,把六盤菜全都端到了自己面前,微笑道:“諸位兄臺,請??!” 六位舉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剛才那種神氣傲慢頓然消失,一個個呆若木雞。 字?jǐn)?shù):401 3、趕考 傳說蘇東坡早年乘船趕考,因途遇風(fēng)浪遲到了。起初,主考官堅(jiān)決不準(zhǔn)蘇東坡入場,可是卻架不住他的軟磨硬泡,便口誦一聯(lián)來刁難他,說:只要對得出,就破例準(zhǔn)他入考。 出聯(lián)是:“一葉小舟,載著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到九江,十分來遲?!?/span> 蘇東坡不愧為一代才子,稍加思索便對出一聯(lián):“十年寒窗,讀了九八卷詩書,趕過七六五個考場,四番三往到二門,一定要進(jìn)?!?/span> 出句順敘,對句倒敘。應(yīng)情境,有過程,曲折而不呆板,可謂巧對也! 字?jǐn)?shù):208 4、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年間,蘇軾趕赴京城汴梁會考,主考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文學(xué)名家歐陽修。 歐陽修在審批試卷的時候,為蘇軾豪放的文風(fēng)所傾倒。那時為了防止徇私,考卷都是無記名方式的。歐陽修雖然很想點(diǎn)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這篇文章很像自己的門生曾鞏所寫,為了避免落人口實(shí),最后只給了個第二。 蘇軾考取進(jìn)士后,就給歐陽修寫了一封信表達(dá)謝意;歐陽修這才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蘇軾。歐陽修得知了真實(shí)情況,后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diǎn)計(jì)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出眾的才華和大方的氣度贏得了歐陽修的贊賞:“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應(yīng)該‘放他出一頭地’??!” ——成語“出人頭地”就是打這兒來的。從此,歐陽修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字?jǐn)?shù):289 5、家庭聚會 話說蘇軾金榜題名之后,有一天父子三人,再加上以三難秦少游而聞名的蘇小妹,一家人齊聚在花園中慶祝。父親蘇洵蘇老泉來命題,要求每人會合當(dāng)時的情境,以“冷、香”二字寫兩句詩。 蘇老泉帶頭先來,他緩步踱到花池邊,吟道:“水自石邊流出冷,風(fēng)從花里過來香”。弟弟子由站起來摘了瓣馨香臘梅,彈了一下手指,道:“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彈遍指頭香?!碧K小妹也去摘花,子由笑他學(xué)自己,小妹卻道:“叫日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闭f著張開手,一只蝴蝶已在手中。大家齊聲叫好。 蘇軾卻用袖子一拂石凳,騎馬就走,蘇老泉叫道:“兒啊,答不上來也不要走嘛?!痹捯粑绰?,蘇軾已長聲飄來兩句:“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span> 字?jǐn)?shù):299 6、涵養(yǎng) 北宋時期,保守派復(fù)辟后,以“砸缸”聞名的文學(xué)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被廢除。 這時候,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新法切不可全盤否定,應(yīng)汰劣留良,區(qū)別對待。結(jié)果,與司馬光發(fā)生了激烈沖突,再度被貶瓜州。 蘇軾信佛,卻不喜和尚。金山寺有位法號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后很不服氣,決定到山上會一會這個老和尚! 面對老和尚,蘇軾從皇帝講到百官,從治國講到為人。老和靜靜地聽著,卻始終一語未發(fā)。蘇軾見了,打心里瞧不起他。心想:都說此人如何如何本事,卻原來草包一個,不會是來這兒騙香火錢的吧? 話題慢慢扯到了佛事上,佛印順口問道:“在先生眼里,老納應(yīng)該是個怎樣的人?” 蘇軾正眼都沒瞧他,隨口答道:“在一般人眼里你是有點(diǎn)本事。不過,那是因?yàn)樗麄儨\薄。你每天坐在那里故弄玄虛,沒什么真才實(shí)學(xué),騙子而已!” 佛印微微一笑,又不作聲了。蘇軾看到老和尚這個樣子,就更瞧不起他了。與此同時,自己不由得意起來,乘興問道:“那,在你眼里,我蘇大學(xué)士又該是個怎樣的人???” “先生是個有學(xué)問有修養(yǎng)的人,老納自愧不如!”佛印恭敬地答道。 回到家,蘇軾得意地把如何整治老和尚的事講給小妹聽。蘇小妹聽后,笑得飯都噴出來了。蘇軾懵了,忙問小妹為何發(fā)笑。 “你貶低了人家,人家不但不生氣,反而把你捧上了天,你說誰更有修養(yǎng)?再者說了,沒學(xué)問,哪來的修養(yǎng)?還自以為了不起呢,羞死人了自己都不知道!” 蘇軾聽了恍然大悟。 從此,蘇軾與佛印成為莫逆之交。 字?jǐn)?shù):596 7、心中有佛 蘇軾是個大才子,佛印是位高僧。兩人經(jīng)常一起參禪打坐。佛印老實(shí),常被蘇軾欺負(fù)。蘇軾有時候占了便宜,回家就喜歡跟他那個才女妹妹蘇小妹說。 一天,兩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說:我看像尊佛。蘇軾聽后大笑,對佛印說: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兒像什么嗎?活像一堆牛糞。這次佛印又吃了啞巴虧。 蘇軾回家就在蘇小妹面前炫耀這件事。 蘇小妹冷笑了一聲,說:就你這悟性還參禪呢,你知道參禪的人最講究的是什么?見心見性。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你像尊佛,那說明人家心中有佛;你卻說人家像牛糞,那你心里都有什么呢?蘇軾無言以對。 字?jǐn)?shù):259 8、佛印戲東坡 蘇軾不僅是位大文學(xué)大家,還是一位美食家。 傳說有一次,蘇軾雅興大發(fā),親自下櫥做魚。魚剛燒好,隔著窗戶看見佛印來了。蘇東坡心想:嗨,好個蹭飯的老和尚!早不來,晚不來,來的還真是時候!你不是愛吃魚嘛,今天我偏不讓你吃!于是伸手把魚擱到碗櫥頂上去了。 其實(shí),佛印沒進(jìn)門早就聞到了魚香,心想:好啊,你想一個人獨(dú)吞美食,我偏得叫你拿出來。 蘇東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落了座,就問:“大和尚不在寺院待著,到我這兒有何見教啊?” 佛印一本正經(jīng)地說:“小僧今天前來,特為向你請教一字。” “什么字???” “敢問,姓蘇的‘蘇’字怎么寫?” 蘇東坡一皺眉,明知其中有詐,卻故作認(rèn)真地說:“蘇者,上草下左魚右禾?!?/span> “那,這個魚放到右邊行嗎?” 蘇軾道:“也可?!?/span> 佛印又故作正經(jīng)地問:“那,這個魚放上邊行不行?” 蘇軾有點(diǎn)急了:“那可不行!” 和尚指向碗櫥頂,笑道:“那就趕緊拿下來吧?” 說來說去,佛印還是惦記那盤魚??!這次蘇軾被佛印整了個十足! 字?jǐn)?shù):404 9、“東坡魚”的來歷 有一天,佛印在寺里,知道蘇東坡要來,就將一條西湖鮮魚洗凈剖開,身上割了五刀,清蒸好。 蘇東坡快要進(jìn)來了。佛印心想,上次你難為我,今天我也要難為難為你。佛印趕忙把魚藏在大磬(就是木魚)之下。 蘇東坡其實(shí)早已看見,卻佯裝不知。剛坐下就故意嘆了口氣。佛印知道蘇東坡為人樂觀,今天這是怎么啦?于是忙問:“呦!大學(xué)士今天為何悶悶不樂?。?/font>” 蘇東坡說:“嗨!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寫副聯(lián),誰知剛寫好上聯(lián),下聯(lián)卻怎么也想不出,煩??!” 佛印想:世上還有你蘇東坡想不出的聯(lián)?其中必有蹊蹺:“但不知上聯(lián)是什么,能否說來聽聽?” 蘇東坡連連回答:“可以,可以,這上聯(lián)嘛……向陽門第春常在。” 佛印一聽,鼻子都?xì)馔崃?/font>!家家戶戶貼爛了的聯(lián),他卻拿來問我。于是,順口說出下聯(lián):積善人家慶有余。 蘇東坡說:“好啊,我是‘向陽門第春常在’。” 佛印說:“我是‘積善人家慶有余’。” 蘇東坡說:“啊呀,高才高才。我是‘向陽門第’。” 佛印說:“我是‘積善人家’?!?/span> 蘇東坡說:“我是‘春常在’。” 佛印說:“我是‘慶有余’。” 蘇東坡哈哈大笑:“敢情你磬里果真有魚呀!” 佛印這才回過味兒來。邊從磬下拿出魚來邊說:“想吃魚不難,但要說出這魚的名目來!” 只見一只腰盤,一條清蒸的西湖鮮魚,魚身上割了五刀。蘇東坡笑瞇瞇地說:“五柳魚嘛!” 佛印笑著說:“錯,這叫“東坡魚”!瞧,這長長的魚身,不正像你的臉嗎?那五條刀痕,不正像你的五綹長須?” 說吧,二人哈哈大笑。從此,“五柳魚”又名“東坡魚”,這道西湖名菜一直流傳至今。 字?jǐn)?shù):634 10、師生巧對 蘇東坡詩風(fēng)豪邁,當(dāng)時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黃庭堅(jiān),字魯直,我國古代四大字體“蔡蘇米黃”創(chuàng)始人之一。黃庭堅(jiān)曾拜蘇軾為師,與秦觀、晁補(bǔ)之、張耒并稱“蘇門四學(xué)士”。 有天晚上,師生二人飯后閑步,但見暮藹沉金,水天一色,漁唱悠揚(yáng)。黃庭堅(jiān)不由出對道:曉霞映水,漁人爭唱滿江紅。 蘇東坡稍加思索,對道:朔雪飛空,農(nóng)夫齊歌普天樂。 上下聯(lián)對得妙!妙就妙在不僅各以曲牌名《普天樂》、《滿江紅》入對,而且妥帖自然,立意高遠(yuǎn)。 有一天,蘇東坡和黃庭堅(jiān)在松樹下對棄。忽有幾顆松子掉落在棋盤上,蘇東坡觸景生情:松下圍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說也湊巧,此刻,對面湖邊正有一漁夫柳下垂釣。黃庭堅(jiān)于是巧對下聯(lián):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字?jǐn)?shù):301 11、皛飯與毳飯 蘇軾復(fù)官后,曾跟黃庭堅(jiān)亂侃:“我在牢里時,每天吃的是三白飯,照樣很香甜,世間美味不過如此!” 黃庭堅(jiān)就奇怪了:“什么叫三白飯?” 蘇軾道:“一撮鹽,一碟生蘿卜,一碗白米飯,這不就是‘三白’飯嗎?”一天天過去,蘇軾也就慢慢地淡忘了這件事。 蘇軾與黃庭堅(jiān)雖為師生,卻亦師亦友,二人經(jīng)常開玩笑。 一天,蘇軾接到黃庭堅(jiān)的請?zhí)?,?/font>他去吃皛(jiǎo)飯。蘇軾欣然應(yīng)約,并對夫人道:“黃庭堅(jiān)亦當(dāng)今學(xué)士,讀書甚多,他這‘皛’飯必是稀珍之物。”可是,等蘇軾到了地方,卻發(fā)現(xiàn)桌上只擺了鹽、蘿卜、白米飯,這才恍然大悟,知道是黃庭堅(jiān)跟自己開了個玩笑。 沒過幾天,黃庭堅(jiān)也接到蘇軾的請?zhí)?,邀他去吃毳?/font>cuì)飯。黃庭堅(jiān)明知老師要報(bào)復(fù),但出于好奇還是去了。 蘇軾陪著黃庭堅(jiān)從早上一直聊到太陽偏西,把個黃庭堅(jiān)餓得前胸貼后背的。實(shí)在挺不住了,黃庭堅(jiān)就催問:“老師,毳飯呢?”蘇軾慢吞吞地答道:“鹽也毛(‘冇’mǎo,就是“沒有”的意思),蘿卜也毛,米也毛,難道這不是‘毳’飯嗎?其實(shí)你一直在享用啊?!?/span> 黃庭堅(jiān)愣了片刻,師生二人同時開懷大笑。 字?jǐn)?shù):446 12、吟詩賞月 蘇軾在杭州的時候,與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兩人對酒吟詩之余,也常常開玩笑。 佛印和尚最愛吃,每逢蘇東坡請客,他總是不請自來。有天晚上,蘇東坡邀黃庭堅(jiān)游湖,船上備了不少酒菜。船一離岸,蘇東坡笑了:“每次聚會都少不了佛印,我看今晚他無論如何也趕不來啦?!?/span> 明月當(dāng)空,涼風(fēng)送爽,荷香滿湖,游船慢慢來到西湖三塔,蘇東坡手把酒杯,拈著胡須道:“今天缺了佛印,倒也落得清靜,我們先來行個酒令,前兩句即景,后兩句用‘哉’字結(jié)尾,如何?”黃庭堅(jiān)雙手贊成。 蘇東坡先說:“浮云撥開,明月出來,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黃庭堅(jiān)望著滿湖的荷花,接道:“蓮萍撥開,游魚出來,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這時候,船艙板突然打開了,爬出一人道:“船板撥開,佛印出來,憋煞人哉!憋煞人哉!”原來,佛印和尚早就聽說蘇東坡要與黃庭堅(jiān)游湖,事先躲在船艙板底下,藏了起來。 師生二人著實(shí)嚇了一跳,一看是佛印,又禁不住哈哈大笑。 蘇東坡拉著和尚就坐:“嗯,藏得好,對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三人游湖賞月,好不快哉! 字?jǐn)?shù):435 13、巫山河水 有一天,蘇軾邀了弟弟蘇轍與佛印大師結(jié)伴出游。佛印即興出了一聯(lián):無山得似巫山好。此聯(lián)的機(jī)關(guān)在于“無”與“巫”二字諧音。 蘇轍不假思索,馬上對出下聯(lián):何葉能如荷葉圓。 蘇軾聽了,對弟弟說:“何荷”對“無巫”,諧音,固然不錯。但如果這樣改一下是否更好一點(diǎn):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與蘇轍聽了,大加贊賞。 “水”來對“山”,不僅對仗更加工穩(wěn),而且,對聯(lián)的境界也提高了不少——可謂“心同野鶴與塵遠(yuǎn),語似冰壺見底清?!?/span> 字?jǐn)?shù):202 14、三人對必有我?guī)?/font> 有一天,蘇軾與小妹和黃庭堅(jiān)一起賞畫,見畫上的題聯(lián)特別有趣:輕風(fēng) 細(xì)柳,淡月 梅花。 此聯(lián)看似四字聯(lián),中間卻各空了一個字。于是,小妹建議在中間各加一字,把它作成五言聯(lián)。 黃庭堅(jiān)首當(dāng)其沖:輕風(fēng)舞細(xì)柳,淡月隱梅花。 小妹也不示弱:輕風(fēng)搖細(xì)柳,淡月映梅花。 蘇軾略加思索,立即響應(yīng):輕風(fēng)扶細(xì)柳,淡月失梅花。 縱觀這三聯(lián),還是蘇軾對得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fēng)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還寫出風(fēng)與柳的親昵之態(tài),更加形象生動;再者,“失”也較“隱”字貼切,它既強(qiáng)調(diào)了月的皎潔,更兼顧了梅的幽雅,梅花與月色相融,美不勝收??! ——真是“三人對必有我?guī)煛卑。?/span> 字?jǐn)?shù):267 15、聯(lián)退敵兵 話說北宋年間,邊境屢遭遼國侵犯。朝廷一心求和,結(jié)果引來一位遼國使者。這位使者出了一聯(lián)要求宋人答對。還放出話來,如果有人能對出上聯(lián),遼國馬上撤兵議和。下聯(lián)是:三光日月星。 此聯(lián)看似簡單,實(shí)不易對。出句的數(shù)字恰與后面的事物相對應(yīng),按規(guī)矩,對句也應(yīng)如此。但是,所選數(shù)字與所對應(yīng)的事物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而對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的字?jǐn)?shù)必須要相等,難啊。 恰逢蘇軾回京述職,看到此聯(lián),不假思索,大筆一揮秒對上聯(lián):四詩風(fēng)雅頌。 蘇軾對得妙極!妙就妙在《詩經(jīng)》雖然只有“風(fēng)雅頌”三大名稱,而“雅”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加上“國風(fēng)”、“頌詩”共分四部分。所以《詩經(jīng)》又叫“四詩”。 對句簡直妙語天成,遼國使者佩服得五體投地。于是遼國不得不退兵。 字?jǐn)?shù):312 16、對聯(lián)故事 有一次,蘇東坡陪高麗(現(xiàn)朝鮮)使者出游,一路談興甚濃,蘇東坡夸口說我國婦孺村老皆能對聯(lián)。使者于是便叫住路旁一位老翁,指著遠(yuǎn)處一座寶塔,吟出一聯(lián):獨(dú)塔巍巍,七級四面八方。老翁聽了連連擺手而去。 使者笑問東坡:“聯(lián)呢?” 蘇東坡笑道“此翁早已對出。” “這……?” 蘇東坡說:此翁是用啞謎對的,一只手?jǐn)[了擺,意思就是:只手?jǐn)[擺,五指三長兩短。 使者與東坡相視大笑。 相傳,廣東嶺南有人出了一聯(lián),無人能對,便把聯(lián)語刻在了石碑上:半邊山,半邊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蘇東坡到了此地,有人引他到碑前,請?zhí)K東坡來對。東坡看了,說道:“一塊碑,只一行字?只一句上聯(lián)?”說罷轉(zhuǎn)身就走。于是,當(dāng)?shù)厝硕颊f連蘇東坡也對不出。 到了清代,四川才子李調(diào)元(1734-?曾任廣東學(xué)政)到了此地,當(dāng)?shù)厝?/span>又把他引到碑前,并把蘇東坡的事情告訴他,請他來對。調(diào)元說:“蘇東坡已經(jīng)對出來了,何須再對!”眾人大驚。李調(diào)元說,蘇東坡的下聯(lián)是: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lián)一句空。 字?jǐn)?shù):407 17、“東坡肉”的由來 蘇軾不僅在文學(xué)藝術(shù)領(lǐng)域里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精美的詩詞文章與書畫,而且在飲食文化中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xiàn),他研制的“東坡肉”至今仍是人們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 宋哲宗元祐四年(1098年),蘇軾出任杭州知州。次年五六月間,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被淹。蘇軾及時采取措施,使百姓度過了水災(zāi)難關(guān)。同時又發(fā)動數(shù)萬民工疏浚西湖,筑堤修橋,西湖舊貌換了新顏。老百姓贊頌蘇東坡為地方辦了件天大的好事。 大家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jié),都不約而同地給他送豬肉,來表達(dá)自己的心意。蘇東坡收到那么多的豬肉,覺得應(yīng)該同這數(shù)萬民工共享才對;就叫家人把肉切成方塊,用他的烹調(diào)方法燒制,連酒一起,按民工花名冊分送到每家每戶。 家人在燒制時,把“連酒一起送”領(lǐng)會成了“連酒一起燒”,結(jié)果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好吃。食者盛贊蘇東坡送來的豬肉燒法別致,香酥可口,就親切地稱之為“東坡肉”。 后來,相沿成俗,每逢除夕,民間家家戶戶都制作“東坡肉”,以示對他的懷念。從此,“東坡肉”便成為一道名菜,流傳至今。 字?jǐn)?shù):433 18、東坡坐石 在儋州(在今廣東海南島)北部的石馬嶺上,有一塊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石頭,叫“東坡坐石”。坐石中央,隱約可見袍痕鞋跡;坐石四周,依稀可見馬蹄印。 相傳八九百年前,石馬嶺一帶的農(nóng)作物經(jīng)常被糟蹋,人們都以為有野獸作怪,所以,獵人們決定蹲守捕捉。 夜里,獵人們藏在荊叢中,正感到困倦的時候,忽聽—陣馬嘶。獵人們循聲追去,直到山頂,也沒見半匹馬的蹤影。 天亮了,馬蹄過處,一片狼藉。 第二天夜里,依然如此。 這件事傳到了蘇東坡耳中,于是他決定親自去看看。 同樣,直到山頂,也未見馬跡,卻只見許多石頭,千姿百態(tài),活象一匹匹野馬。蘇東坡指著石頭對大家說:“這就是你們要追捕的‘害民之馬’了?!闭f罷,揮筆題詩: 石馬無蹄出府州,神仙遺下幾千秋。 狂風(fēng)蕩蕩毛不動,細(xì)雨霏霏汗直流。 芳草滿堆難下口,鋼鞭硬打不回頭。 牧童牽也牽不動,天地為欄夜不收。 百姓聞訊,紛紛前來觀看。石馬嶺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一尊尊石馬守在山頭,就象一個個哨兵。石馬嶺一帶的農(nóng)作物,從此再也不見糟蹋了。 那塊“東坡坐石”,相傳就是蘇東坡題詩時坐過的。 字?jǐn)?shù):447 19、教子求實(shí)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詩獲罪,被貶黃州。43歲的蘇軾得以有閑與長子蘇邁讀書作文,談古論今。 一天,父子倆偶然談到鄱陽湖畔石鐘山名字的由來。蘇邁從《水經(jīng)注》等古書中找出許多說法。對于這些說法,蘇軾覺得都牽強(qiáng)附會。蘇邁還想找其它古書來佐證,蘇軾阻止了他:“大凡研究學(xué)問,考證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只憑道聽途說就妄下結(jié)論。石鐘山這個問題,須實(shí)地考察才行!” 這個問題,在父子倆心中一懸就是5年。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蘇邁到饒州德興(今江西省鄱陽湖東)出任縣尉,48歲的蘇軾送他到湖口,順便一起考察了石鐘山。 傍晚,父子倆乘舟來到絕壁之下,沿山腳尋找。尋到一個地方,只聽一陣陣清暢高揚(yáng)的聲音,“如鐘鼓不絕”。原來,這里山腳下遍布石竅,大小、形狀、深淺不一。它們不停地受到波濤撞擊,發(fā)出各種聲響,于是就如周景王的無射鐘,魏莊子的歌鐘,樂隊(duì)中的鐘鼓齊鳴一般……父子倆終于恍然大悟:這才是“石鐘山”名字的由來??! 蘇軾能因這件事告誡兒子:許多事是需要實(shí)地考察的。可謂難能可貴。一般人未必肯去下這些功夫,寧愿偷懶到書本里去尋答案;而淺薄的人再附會一些莫名其妙的解釋,最終以訛傳訛,會使本不難明白的事千百年來不得明白。 為了讓兒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實(shí)”,蘇軾提筆撰文。于是,就有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 字?jǐn)?shù):543 20、一擔(dān)重泥擋子路 有一天,東坡郊游,見許多農(nóng)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條小田埂上,不想迎面來了一個挑泥農(nóng)婦。二人相對,各不讓路。 蘇學(xué)士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吾乃讀書人,汝當(dāng)讓道于我?!?/span> 婦人微微一笑,說:“既然自稱讀書人,當(dāng)能對?” 東坡說:“胸藏斗牛,當(dāng)然能對!” 婦人于是脫口而出:“一擔(dān)重泥擋子路?!?/span> 蘇東坡大驚,半晌無言以對,兩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們望著他的窘態(tài)都哈哈大笑。蘇東坡見此情景,頓有所悟,趕忙“借梯”下臺,對道:“兩行夫子笑顏回?!?/span> 他雖然對出了下聯(lián),卻仍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也有如此聰穎之婦。于是,再不敢作狂傲之態(tài)。遂脫鞋襪下田,拱手讓路。 字?jǐn)?shù):282 21、蘇軾退房
一天傍晚,蘇東坡與好友邵民瞻出門散步,突然聽到一陣女人的哭聲。好事的蘇東坡想探個究竟,于是敲門而入,發(fā)現(xiàn)是位老太太,便關(guān)切地問起原由。 老太太哭訴道:“我家有座祖?zhèn)靼倌甑睦衔?,丈夫去世多年,兒子又不成器,把老屋連同傢俱一并賣掉了。守不住祖?zhèn)鞯募耶a(chǎn),對不起先祖??!” 心地善良的蘇東坡連忙關(guān)切地問老太太祖屋在何處。結(jié)果,蘇東坡深感意外,原來自己剛買的老宅就是老太太的。豪爽的蘇東坡二話沒說,從貼身包裹中取出房契,一邊安慰老太太,一邊當(dāng)面燒毀了房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