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發(f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毛發(fā)脫落的現(xiàn)象,生理性的,如妊娠、分娩;病理性的,如傷寒、肺炎、痢疾、貧血及癌癥等都可能引起脫發(fā)。另外,用腦過度,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失調等也可能引起脫發(fā)。在臨床上分為脂溢性脫發(fā)、先天性脫發(fā)、癥狀性脫發(fā)、斑禿等。中醫(yī)認為脫發(fā)多由腎虛、血虛,不能上于毛發(fā);或血熱風燥、溫熱上蒸所致。 1.【組成】生姜皮(焙干)、人參各30克。 【制配】將人參研為細末。每次用生姜皮蘸藥末于發(fā)落處擦拭,隔日用1次。 【功效】治療脫發(fā)。 2.【組成】生姜50克,食鹽20克,何首烏、維生素B1各適量。 【制配】將食鹽溶在100克水里,然后把生姜切片浸入鹽水中半小時。最后用生姜片蘸鹽水涂搽頭皮,到發(fā)熱難受為止,每天擦3次(姜鹽水每日更換1次);同時備何首烏煎湯喝,另加服維生素B1適量。 【功效】治療脫發(fā)。 3.【組成】蔥白60克,紫草30克。 【制配】將蔥白和紫草共搗爛為泥。取泥敷患處,每日1~2次。 【功效】治療斑禿。 4.【組成】生姜、貓糞、香油各適量。 【制配】先將香油煎微沸,再煎至以無黃沫為度,取下離火,涼涼凝固。取干燥貓糞炒黃研末,將生姜搗爛,過濾取汁,蒸發(fā)濃縮成黏稠狀。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貯瓶備用。用時先將脫發(fā)區(qū)周圍2~3厘米頭發(fā)剃掉,一并涂搽藥膏,每日3次,每次用力涂搽2~3分鐘,直至局部發(fā)熱,有輕微刺痛感。連續(xù)涂搽1周后停藥1天,以后仍涂搽,直至痊愈。用藥過程中,可按摩頭皮1~2次,每次約10分鐘,以增療效。 【功效】治療各型脫發(fā)。 5.【組成】干姜90克,紅花60克,當歸、赤芍、生地、側柏葉各100克,75%的濃度酒精3000毫升。 【制配】將干姜、紅花、當歸、赤芍、生地、側柏葉共切碎,放入酒精中,密封浸泡10天后外用。每日擦患處3~4次。 【功效】治療斑禿。 6.【組成】老姜數(shù)片,高粱酒適量。 【制配】將老姜浸泡在高粱酒中,約2~3天。用力擦無發(fā)處,半月后,頭發(fā)即可再生。 【功效】治療脫發(fā)。 7.【組成】生姜1塊。 【制配】將生姜搗爛后加溫,敷頭上,2~3次即可。 【功效】治療脫發(fā)。 8.【組成】大蒜2頭,蜂蜜30毫升。 【制配】將大蒜搗爛,與蜂蜜調成糊狀。取藥糊擦脫發(fā)處的皮膚,每日1~2次。 【功效】治療脫發(fā)。 9.【組成】生姜、半夏各等份,芝麻油適量。 【制配】半夏為末,芝麻油調和,生姜切片蘸藥液擦患處3次,再蘸半夏末擦脫發(fā)處。 【功效】治療脂溢性脫發(fā)。 10.【組成】冬蟲夏草60克,白酒240克。 【制配】冬蟲夏草浸酒內7晝夜備用。用毛刷蘸酒擦脫發(fā)1~2分鐘,早晚各1次。 【功效】治療脫發(fā)。 11.【組成】紫皮蒜、甘油各適量。 【制配】搗蒜取汁,與甘油按3∶2比例調后涂搽患處。每日3~4次。 【功效】治療斑禿。 12.【組成】仙鶴草、側柏葉、金粟蘭各20克,銀香、苦參、白鮮皮各15克,川椒8克,75%的濃度酒精1 500毫升。 【制配】將上述藥材放入酒精中浸泡一周后取濾液,裝瓶密封備用。每日2~3次,外涂患處。 【功效】治療脂溢性脫發(fā)。 13.【組成】芝麻花、雞冠花各60克,樟腦1.5克,白酒120毫升。 【制配】將芝麻花、雞冠花弄碎,浸泡于酒中,密封,15天后過濾,再將樟腦入藥酒中,使之溶化,備用。以藥棉蘸藥酒,涂搽脫發(fā)區(qū),每日擦3~4次。 【功效】治療脫發(fā)。 14.【組成】西洋參、川芎、黃芪各20克,邊條參、甘草各10克,田七片5克,丹參15克,川椒8克,75%的濃度酒精1.5毫升。 【制配】將上述藥材同入酒精內浸泡一周后取濾液,裝瓶密封備用。每日2~3次,外涂患處。 【功效】治療脫發(fā)。 15.【組成】魚腥草、白芷、大楓子、薄荷各20克,冰片1克,甘草10克,白鮮皮15克,75%的濃度酒精1 500毫升。 【制配】將上述藥材放入酒精中浸泡一周后取濾液,裝瓶密封備用。每日2~3次,外涂患處。 【功效】治療瘙癢性脫發(fā)。 16.【組成】醋150毫升。 【制配】將醋加水200毫升,于火上加熱,趁熱洗頭,每日1次。 【功效】治療脫發(fā),瘙癢。 17.【組成】生姜、醋各適量。 【制配】用生姜蘸醋磨汁,頻擦患處。 【功效】治療斑禿。 注意事項: 1.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 2.平時可口服維生素B1、B6和谷維素。 3.因使用藥物造成的脫發(fā)者,停藥后可自愈,不必治療。 作者:段二虎編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