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有變得獨立自主,才能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之中更有競爭力!但是,幼兒園并沒有特意設置一門課程去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性,于是,想要讓增強孩子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下功夫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話誰都會說,但是真正做起來可沒有那么容易!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總之,家長就是忍不住給孩子更多的照顧,但做得多了,就會讓孩子更加依賴他人。 比如讓孩子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這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果家長總是代勞,其實也是剝奪了孩子發(fā)展自理能力的機會。 爸媽們不防偶爾出個差或旅個游,使孩子這幾天不得不自己做好這些事情,減少孩子在生活上對家長的依賴,相信一個短暫的分別,孩子會給你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會習慣性的向大人求助。但父母在準備去幫助孩子的時候,可以先緩一緩,看看孩子遇到的困難是不是真的解決不了,還是因為他只是懶、不想自己動手而向父母求助。 如果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父母要學會“袖手旁觀”,讓孩子自己去做,或者父母可以先幫助孩子但假裝自己也做不到,然后鼓勵孩子自己去嘗試,這樣對于因缺乏信心而求助父母的孩子很有幫助,可以培養(yǎng)孩子遇到問題自己解決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遇到的問題確實解決不了,父母也可以想想如何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決辦法,然后一步一步去實現(xiàn)它,總之,就是不要二話不說就大包大攬,這樣,孩子無法變得獨立。 有些父母總認為孩子太小,做不了什么事,讓他們做家務就是幫倒忙,從而拒絕讓孩子在家里做任何事??蓪嶋H上,借做家務的機會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與孩子做事過程中惹出的一點小麻煩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比如讓孩子拖地,可不要小看這一件小事,拖地可以讓孩子變得更細心、更負責、更有規(guī)劃,聰明的父母都會懂得利用生活瑣事,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與責任心。 即使要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也要注意循序漸進,要考慮到孩子自身的成長特性,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使孩子因為無法做到而失去信心。 有些家庭有老人照顧孩子,隔代教育最擔心的就是老人盲目地溺愛孩子,這也是破壞孩子獨立性發(fā)展的一大阻力,因為老人無條件的寵愛,讓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依賴心理,父母應該和老人好好溝通一下兩代人的教育觀念,一個家庭里,只有大家的教養(yǎng)觀念與行為一致,才會產(chǎn)生最好的效果。 如果希望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可以給孩子采購一些適合孩子用的小工具,比如小拖把、小笤帚、小桶子等等,把家務勞動變成親子游戲,當這些勞動工具成為了孩子的玩具,他就會更主動、更開心地投入進來。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一點,幼兒園門口多是家長背著書包,孩子歡快地蹦跳著走進或走出幼兒園的場景,小學門口也是這樣。其實讓孩子自己背著書包上學,應該是他邁向獨立成長的第一步,如果父母嘴里喊著要讓孩子獨立,但確又做著相反的事,那孩子何時才能成長呢? |
|
來自: 韻文字經(jīng)_識字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