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還記得不,在我們小的時候有很多家長們常說的話。 “不打不成材” “棍棒底下出孝子” “黃金棍棍出好人” 不知道別人是怎樣的,反正我一個女孩子,小時候也挨過不少的打!我媽就是極力推崇“黃金棍棍出好人”那一撥家長之一。 說話不小心帶了一個“呸”,我媽一個巴掌就扇到了我的嘴上。 成績不好,我媽當著老師的面就揪起我的耳朵。 和哥哥們玩鬧中午不睡覺,媽媽說“不睡覺就在那兒給我跪著吧”。 ......然后我就跪了一中午,但是我到現(xiàn)在也沒有午睡的習慣。 不說了,畢竟我還是愛我媽媽的~~~但是并不代表我就忘記了那些挨打的童年記憶。 現(xiàn)在我也是一名媽媽,早期對孩子的管教方法也是非常嚴格的,氣急了的情況下真的非常想到用懲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可這樣只能讓孩子在短期內(nèi)表現(xiàn)的“很好”,但過并不久后,就變回來了。長遠來講,懲罰會給孩子來來什么呢? 如果你查看一下對懲罰所導致的長期效果的研究,你會發(fā)現(xiàn)在懲罰管教下長大的孩子變得暴力、偷偷摸摸、不自尊自愛和其他的一些負面的東西。 一般來說5歲的孩子開始越來越不受父母的控制,俗話說“讓他往東偏往西”的行為,就是從5歲左右開始的。當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們感到束手無措的時候,很有可能就采取懲罰的手段來管教孩子。 據(jù)調(diào)查,很多飽受校園欺凌的孩子,她的童年教育中多多少少都存在這種懲罰的方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對暴力已經(jīng)習慣甚至麻木,變得膽小,不愛與人交流。 當讓,溺愛也不行。 家長們又說了“懲罰也不行,溺愛也不行,你說咋辦?孩子咋教育?” 之前,小編媽媽講過小男孩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的故事,這位媽媽,沒有責罵自己的小孩,而是帶著孩子到建材市場買了一塊一模一樣的玻璃,和孩子一起獎鄰居家的玻璃修好。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體驗到了什么叫做“自己犯的錯,跪著也要彌補”,有了這個教訓,孩子再也沒有調(diào)皮搗蛋。 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如果孩子太小,家長們都會代替孩子去彌補錯誤,認為孩子長大了就懂事了。 可孩子長到了確實不會在踢壞被人的的門窗,也不會搶小妹妹的糖吃,更不會只顧著玩而不午睡。而是犯更大的錯誤,反正犯錯后有家長跟在后面彌補。 就像那句“我爸是李剛”,所以孩子變得天不怕地不怕。 還有一種家長,則是會懲罰孩子,挨打罰站等等等...懲罰的花樣層出不窮,堪比“滿清十大酷刑”。 那么換一種正面管教的方式呢?就如我們貫穿全文的精髓“讓孩子自己去彌補自己的錯誤,而不是懲罰或者代孩子受過”,你一定會收獲一個聰明懂事的好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