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在北京土語中叫尜尜,文字十分形象,兩頭小中間大,凡外形像尜尜的也稱尜尜,比如北京有一種尜尜棗,窮苦百姓用玉米面摻和白面做的尜尜湯。尜尜夏天選擇一塊硬質空地,冬天就跑冰面上,一抽起來就沒完沒了,孩子們玩得滿頭大汗,直到天黑都意猶未盡。
陀螺的歷史非常久遠,遠到無從考證。有人說新石器時代就有石質的陀螺出現,大約北朝時就有文字記載了,叫“獨樂”;宋代已經非常普及了,叫“千千”,此千與秋千之千應該同義,有來回遷動之意。
小時候搞一個陀螺并不容易,大多是自己動手做,找一個舊的鐵鍬把,先把一頭慢慢削尖,然后鋸下來,再在尖頭上嵌一粒鋼珠,嵌鋼珠是技術活,孔挖大了,鋼珠嵌不緊,容易掉;孔挖小了,鋼珠嵌不進去,所以那個孔是關鍵,大小深淺都必須合適,然后將鋼珠用力砸入,一個陀螺就做好了。
做好了就迫不及待去街上試用,當陀螺飛快轉動時,你用手中的鞭子為它每一次加速的快樂只有自己知曉。當時有一種比賽,從家中拿來一個鬧鐘,擺在高處,然后每個人再最后一鞭后開始計時,最長時一個陀螺可以連續(xù)轉動幾分鐘,誰的時間最長,誰的臉上就最露骨,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明末有倆文人,一南一北,湊在一起寫了部《帝京景物略》,書寫得五花八門,其中放空鐘(空竹),抽陀螺,踢毽子,都有記載。今天想來,這個流行了至少幾百年的兒童游戲,今天有絕跡之虞,甚為可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