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來自十點讀書 ◆ ◆ ◆ 文 | 桂公子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月都成了娛樂圈的多事之秋,大家討論的不是薛之謙李雨桐的情感糾紛,就是鹿晗關曉彤的高調(diào)之戀,而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這么一個人,他就是袁隆平。 說起袁隆平,大家都不會陌生,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創(chuàng)始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但你不知道的是,就在你們?yōu)閵蕵啡Σ偎樾牡耐瑫r,他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水稻去鎘技術,并在9月28日培育出了最新一批“海水稻”。 這意味著什么?我們吃的水稻種植范圍將越來越廣,中國數(shù)億畝鹽堿地都有望變成米糧倉,而且水稻品質(zhì)更高,食用更健康,這項新突破將養(yǎng)活世界上更多的人。 而就是這樣一個全世界都跪求的中國男人,除了為國人,乃至人類做出重大努力的科研成果之外,也有不為人知的質(zhì)樸、可愛的一面,把國家送給他的豪宅拿來做科研辦公室,用20分鐘的全英文演講驚艷了網(wǎng)友…… 袁隆平,究竟是怎么樣一個人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他的個人魅力。 1.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平(現(xiàn)北京),是江西省德安縣人。他的祖父曾任海南文昌縣縣長,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父親袁興烈畢業(yè)于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中文系,母親華靜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 50年代,他就讀于西南農(nóng)學院(現(xiàn)西南大學)。1951年7月,袁隆平在校報名參加空軍,體檢、政審合格,后因在校大學生更需參加經(jīng)濟建設,所以選擇繼續(xù)留校學習,而未入伍。 有不少人問過袁隆平:“當初,您為什么學農(nóng),為什么走上研究雜交水稻這條路?” 他回答:“學農(nóng)緣于一次偶然: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郊游,老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 正好那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影片里有一個鏡頭,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這些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田園確實太美了,就想長大后學農(nóng)。 如果那時老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nóng)村去看,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學農(nóng)了?!?/p> 如此率真的回答,讓大家對這位科學巨人除了敬佩之外,還多了份喜愛。也因為這個偶然的選擇,袁隆平已在田間忘情忙碌了50多載。 2. 從農(nóng)學院畢業(yè)后,袁隆平被分配到一個偏遠山村教書,在距離黔陽縣安江鎮(zhèn)4公里外的安江農(nóng)校一待就是16年。 1960年,天災人禍導致了全國性的大饑荒,袁隆平和學生們同樣面臨饑餓的威脅。他在校門外看到了兩具骨瘦如柴的尸體,以及無數(shù)饑民臉上的憂傷,他深切體會到了什么叫“民以食為天”,也深覺自己必須開始做點什么。 在當時,“無性雜交”學說正在壟斷著科學界,袁隆平做了許多試驗,都沒有頭緒。他開始懷疑這一學說的正確性,決定改變方向,沿著當時被批判的染色體學說進行探索,研究水稻雜交。 那時,很多人都認為自花授粉的水稻是根本沒有雜交優(yōu)勢的,所以袁隆平被大家說是“不務正業(yè),吃飽了沒事干”,但他絲毫不理會,義無反顧地選定了雜交水稻這個科研課題。 他在同一年的7月,發(fā)現(xiàn)了第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將收獲的種子進行播種,雖說長出的水稻品質(zhì)不行,但他卻從中得到了啟發(fā),決心開始培育人工雜交水稻。 整整5年的時間,袁隆平在稻田里苦苦尋覓,終于在1964年的夏天,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這也是國內(nèi)首次發(fā)現(xiàn)。加上第二年發(fā)現(xiàn)的,共計找到6株,經(jīng)過兩年的春播與翻秋,有4株繁殖了下來。 每每回想起那個時期,袁隆平總是感慨良多,“在研究雜交水稻的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權威但不能迷信權威,要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熱諷,害怕標新立異?!?/p> 做科研的人不都需要這樣的探索精神嗎?敢想敢做敢堅持,不斷尋求突破,也從不畏懼失敗,唯有堅持和信念,可以讓我們獲得成功,對于普通人自然也是如此。 3. 水稻研究剛迎來第一個春天,當時的科研環(huán)境卻愈演愈遭,他的試驗田被人惡意毀壞,稻苗也被拔光,只剩一片狼藉,所有成果付諸東流。 痛不欲生的袁隆平在學校的一口廢井里找到了殘存的5根秧苗,咬牙堅持繼續(xù)做研究。 他總結以往的經(jīng)驗和教訓,加快了育種步伐,一門心思放在雜交水稻研究中,連孩子出生、父親病故,他都沒有時間回去看一眼。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試驗田;如果不在試驗田,就一定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边@是袁隆平說過的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也是他真實的生活寫照。 1970年,試驗田所在的縣城發(fā)生了7.2級地震,要求全部人員撤離,但袁隆平就是不肯走,他說:“我的種子就在這里,我怎么能走?”他搭了個棚子始終守著試驗田。 原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陳明山多年一直支持對袁隆平的科研,他告訴記者:“袁隆平最苦、最難是1970年以前,但他從來沒有消沉過,也沒有抱怨過。即使再多苦難也難不倒,這樣的人我還沒發(fā)現(xiàn)第二個!” 那是1971年11月23日,在海南島的野生稻叢里,袁的兩位助手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敗育的天然野生稻。袁隆平經(jīng)過觀察、采集和檢驗,最終確認這是一株十分難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并高興地命名為“野敗”,這也成了所有雜交水稻的母本。 就在當時,全球有超過8億的饑餓人口,平均每天有2萬多人不幸餓死,近一半是兒童。對于中國來說,溫飽依然是最頭疼的難題。人們吃不飽肚子,就開始吃糠皮、樹葉,甚至是無法消化的“觀音土”。 從1976年開始,全國推行雜交水稻,到1988年,全國一半的稻田都在種雜交水稻。農(nóng)民感激他,說:“解決中國吃飯問題‘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袁老師就是我們農(nóng)民的大恩人。”他的科研結果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更養(yǎng)活了世界上8億人口。 很多國家從1926年,就開始雜交水稻的培育,這其中就有美國、日本,但始終都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而這個難題卻被中國一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袁隆平解決了。 1981年,袁隆平獲得了國家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特等發(fā)明獎。秈稻型雜交稻的研究成功與氫彈、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回收,并列為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成就。 同是著名水稻專家的印度農(nóng)業(yè)部部長斯瓦米納森評價說:“袁隆平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p> 袁隆平獲得了聯(lián)合國知識產(chǎn)權組織“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金質(zhì)獎章和榮譽證書;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4年,還被提名了諾貝爾和平獎。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被外國人稱為“東方魔稻”,幾乎全世界都在邀請他去講課,各國專家也紛紛表示:“中國人真了不起!” 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與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值得每一個當代人致敬。 4. 袁隆平有著很多美譽:“當今中國非常著名的科學家”、“當代神農(nóng)氏”、“米神”,但就是這樣一位傳奇性的人物,在生活中卻十分低調(diào)。他總是想通過各種方式避開紛擾,還曾調(diào)侃地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做名人一點都不好玩?!?/p> 1998年,媒體曾報道說,“袁隆平”名字品牌價值為1008.9億元。對于這個評估,袁隆平更愿意將自己定義為“中國的精神首富”。他說:“我現(xiàn)在不愁錢,但我的性格過不了奢侈生活,我講究樸素大方?!?/p> 別的科學家都是西裝革履,注重外在打扮,而袁隆平矮矮瘦瘦的,還有點黑,常被人說更像一個農(nóng)民。他坦誠自己的確像農(nóng)民,但這是一種贊揚,因為農(nóng)民有兩個基本優(yōu)點:樸實和勤勞。 他身上的襯衫35塊一件,開著10萬元的車,戴著卡西歐的表,乘飛機也只坐普通艙,十幾年都住在簡單的大院子里,一直奮斗在科研第一線,每天和稻谷打交道。 國家為他在青島市李滄區(qū)準備了一棟豪宅,他把它拿來搞科研,客廳變成公共辦公室和會議廳,房間里都是科研器械,完全沒有住宅氣息。而這里,就是他們成功育種海水種植耐鹽堿水稻的基地。 除了沉迷于水稻研究,袁隆平還喜歡拉小提琴、下象棋,和家里人共同表演小節(jié)目;有空就去打個排球、游個泳,一直認為自己身強體壯。 05年病倒后,不讓家人把他當病人,說自己有著70多歲的年齡,50多歲的身體,30多歲的心態(tài),更有20多歲的肌肉彈性,甚是可愛有趣。 他一把年紀還在學英語,只為了和國際最前沿的科技接軌,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因為他有一個在稻穗下乘涼的美好夢想。 大家感受一下袁老的英文演講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袁老有著一股不服老不服輸?shù)膭艃?,對于水稻的研究也永不止步。現(xiàn)代很多年輕人都好高騖遠,經(jīng)歷一點磨練就快速繳械投降,我們都應該向袁老看齊,學習他身上的這份韌勁和朝氣。 5. 10月10日,87歲的袁隆平回到母校西南大學出席首屆“袁隆平獎學金”,提及自己設置這筆獎學金時,他說: “我一輩子投身水稻科技,我的最大心愿就是發(fā)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這也是所有農(nóng)業(yè)科技人員這一輩子的目標。 這個獎金不僅是物質(zhì)獎勵,更是對你們精神上的激勵,激勵你們青年人一起為實現(xiàn)糧食作物增產(chǎn)增收,提高糧食產(chǎn)量,保證糧食安全而努力奮斗?!?/p> 總有人說,袁老都一把年紀了,還在折騰,著實沒有必要。他好不容易做出的新科研成果會被各種明星八卦覆蓋,導致無人知曉;為了人類豐衣足食而不斷奮斗,可能很多人也不為所動。 他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將所有遙不可及的夢想一一實現(xiàn),他并不在乎是否會被歷史、人民所銘記,只是單純地全心致力于水稻研究,想為人類溫飽做出更大的努力。 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如今的他依然穿梭在田間忙碌,樂此不疲。 有時會忍不住想:這個時代到底缺失了什么?我們瘋狂地追求名利,一味地去索取,卻很少思考自己為這個世界、為他人做出了什么。 袁老淡泊名利且心懷大眾,執(zhí)著去追求心中所想的高尚情操,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楷模,也是新世紀呼喚的時代精神。 這樣一個全世界跪求的中國男人,最不應該被我們所遺忘,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追捧和尊重的大明星。 而他,就是袁隆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