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jù)閻崇年先生《大故宮》摘要編輯) 北京作為首都,歷史悠久,經(jīng)過金中都和元大都建設,在明朝永樂年間遷都之前北京城的形制已具有相當?shù)囊?guī)模。從永樂元年正月十三朱棣決定遷都到永樂十九年,北京城正式建成,整整十八年。北京城重在一個“中”字,“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中字有兩個基本點,一是宮殿是心臟,一個是中軸線是脊梁。北京城曾經(jīng)中斷的“龍脈”又續(xù)上了,一條中軸線、內(nèi)外四城,作為天下之中的北京城,包含著中華文化中的理念和精髓。它的布局嚴謹、雄偉壯麗著稱于世。 北京城分為宮城、皇城、內(nèi)城和外城四重城。 北京第一重城為宮城。宮城就是皇宮,也稱大內(nèi),又稱紫禁城,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城的心臟,所謂的天下之中。按照中國古代對天象的認識,紫微星(北極星)高居中天,永恒不移,眾星環(huán)繞,是天帝之所居,所以叫作紫宮?;实凼翘斓壑樱阌米蠈m來象征世上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宮城,宮禁森嚴,明清宮城就有了紫禁城之名,給皇宮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北京第二重城為皇城。宮城之外套著皇城,分布朝廷辦事機構監(jiān)、局、司、庫等,是為皇家服務的地方?;食侵車s18里,四面開7座城門:正南為大明門(清改稱大清門),其東轉(zhuǎn)為長安左門,西轉(zhuǎn)為長安右門,中為承天門(天安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清改稱地安門)?;食堑某菈τ么u包砌,涂以紅色,上面蓋著黃色琉璃瓦。天安門兩側(cè)的紅墻就是皇城的南城墻?;食峭瑯颖涣袨榻亍?/span> 北京第三重城為內(nèi)城?;食侵庥痔字鴥?nèi)城。內(nèi)城,初稱京城,也稱大城,嘉靖修外城后便叫內(nèi)城。在清朝,內(nèi)城是旗人居住的地方。城周圍約45里,城墻高12米,城墻內(nèi)外,用磚包砌。城墻四隅,建有角樓。城墻的外面,環(huán)繞護城河。內(nèi)城共有9座城門:南面,中為正陽門(初稱麗正門,習稱前門),東為崇文門,西為宣武門;東面,南為朝陽門,北為東直門;西面,南為阜成門,北為西直門;北面,東為安定門,西為德勝門。正統(tǒng)年間,九門之外,各立牌樓;內(nèi)城九門樓建成之后,崇樓峻閣,固若金湯,巍巍宏麗,煥然一新。北京第四重城為外城。內(nèi)城之外,罩著外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為防御塞外騎兵騷擾,按“城必有郭,城以衛(wèi)君,郭以衛(wèi)民”的規(guī)制,始筑外城。在清朝實行“旗民分城居住”政策,民人(漢人等)都搬到外城居住。原議修120里,因財力不足,只在南面修了28里,開七座城門:南面中為永定門、東為左安門、西為右安門;東面南為廣渠門、北為東便門;西面南為廣寧門、北為西便門。城墻全用磚包砌,也挖了護城河。
這樣,在明清時期,北京四重城——宮城、皇城、內(nèi)城、外城,宮城為中,層層環(huán)衛(wèi),界域清晰,等級分明。歷史傳統(tǒng),影響至今。 元大都宮殿布局是以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為中心,大內(nèi)、隆福、興圣三組宮殿呈“品”字形,夾太液池,形成“太液為主、宮殿為客”的布局。而明北京則將宮城集中在太液池東岸,形成“宮殿為主、太液為客”的布局。主客布局的轉(zhuǎn)換是草原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在城市規(guī)劃和宮殿布局上的映現(xiàn)。 北京四重城池,中間有一條軸線,好比北京的“脊梁”。 中軸線即子午線,明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城的中軸線,是規(guī)劃設計中最先確定下來的核心要素。也就是先定中軸線,后建北京城。正如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所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chǎn)生”。 在明清時期,這條中軸線上,從南到北排列著永定門、正陽門、大明門(大清門)、承天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乾清門、神武門、地安門等10座最重要的城門,縱貫宮城、皇城、內(nèi)城;這條中軸線上,矗立著太和殿(奉天殿,皇極殿)、中和殿(華蓋殿,中極殿)、保和殿(謹身殿,建極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即前三宮、后三殿,共6座雄偉的宮殿,全城建筑都以中軸線為基線而對稱展開,皇帝的寶座,就安設在中軸線上。這些偉大的建筑,形制體量,平衡對稱,結(jié)構疏密,壯美諧和,高低錯落,井然有序,陰陽之間不激不隨,構成了一幅世間獨具的雋美畫卷,同時也形成北京中軸線的高潮。 打開明清北京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一個現(xiàn)象:在皇宮之南,有三個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的建筑布局,層層遞進,在中軸線上形成三個高潮,顯示出向前發(fā)展的磅礴氣勢。 第一個“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宮城向南凸出。北依午門五鳳樓,經(jīng)端門,南望雄偉壯麗的承天門(天安門),東西兩側(cè),各有一道紅墻或廡廊圍合。兩翼分別布置一組對稱的建筑群:左祖——祭祀祖先的太廟(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右社——祭祀社(土地)和稷(五谷)的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前者,是生命的延續(xù),感恩祖先,因為沒有祖先,就沒有子孫;后者,是生活的維系,感恩土地及其生長的糧食,因為沒有土地和糧食,就沒有兆民生命。“左祖右社”按照明清規(guī)制,都算在宮城之內(nèi)。從社會倫理看,這個布局,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敬畏;從建筑格局看,這個布局,既突出了宮城的雄偉氣勢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現(xiàn)出天之驕子的社會責任。 第二個“凸”字形的布局,依托皇城向南凸出。北依承天門(天安門),中經(jīng)大明門(大清門),南望正陽門(前門),東有長安左門,西有長安右門,中間為寬闊的御道,兩旁有東西向的千步廊,各110間,折而北向,廊房各34間,共288間,連檐通脊,組成巨大的宮前場院,以紅墻封圍。兩側(cè)紅墻外面(約今正義路以西、石碑胡同以東、長安街以南、前門以北),對稱地布列著中央政府主要官署:左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和翰林院等,右武——中軍、左軍、右軍、前軍、后軍的五軍都督府和錦衣衛(wèi)等,都在千步廊東西兩側(cè)和皇城附近。這個布局,進一步突出了宮城的雄偉氣勢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現(xiàn)出中央公務區(qū)集中辦公的特點。 這里就是現(xiàn)在的天安門廣場。后來城市發(fā)展,拆除宮前廣場紅色圍墻,又加以拓展,成為現(xiàn)今的天安門廣場。宮前廣場西拓,建了人民大會堂;東拓,建了國家博物館;南拓,臨近正陽門(前門),更增加天安門前的恢弘氣勢。 第三個“凸”字形的布局,依托內(nèi)城向南凸出。從正陽門(前門)往南,到永定門,兩側(cè)最重要的建筑群是“左天右地”——東面是天壇,西面是山川壇即先農(nóng)壇。這兩組建筑群,天與地、乾與坤,相互對應,彼此對稱。這個布局,進一步突出了宮城的雄偉氣勢和帝王的至尊至上,又表現(xiàn)出天地對應、天人感應的神秘色彩。 以上這三個“凸”字形空間,在皇宮以南,沿著中軸線恢弘展開,高潮迭起,既烘托出皇宮的宏偉氣勢,更延展了城市軸線的開闊氣魄。 中軸線全長七點八公里,皇宮在這條中軸線上,故宮前有“三凸”,后有“三靠”,“三凸”“三靠”加上位于中間的故宮,形成了規(guī)整大氣的建筑布局。 第一“靠”是景山。在皇宮北側(cè)堆土,形成高49米的萬歲山(又稱煤山,清改稱景山),收住宮氣,形成皇宮的第一靠。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在景山五峰上建起五亭——中為萬春,左為觀妙、周賞,右為輯芳、富覽,增添了秀麗的景色,也為我們今天欣賞故宮提供了登高望遠之處。 第二“靠”是鐘鼓樓。中軸線上的通道,從南到北綿延近8公里,到此打住,收攏城氣,形成皇宮的第二靠。 第三“靠”是北城墻,內(nèi)城北城墻正中不開城門,再守城氣,形成皇宮的第三靠?! ?span lang="EN-US">故宮以北的這“三靠”,還是沿著中軸線恢宏展開,高潮迭起。既收住皇宮的宏偉氣勢,更挺起城市軸線的空間高度。 中軸線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一個沿襲至今的偉大理念,那就是“中正安和”。北京中軸線,從永定門到正陽門3100米,正陽門到鐘樓4648米,全長7748米,過去稱15里,現(xiàn)在稱約7.8公里。在中軸線上,正陽門,突出“正”——中即是正,正即是中;天安門,突出“安”;太和門,突出“和”,所以,中軸線的主旋律是“中正安和”。“中正安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魂,體現(xiàn)著中華文化的精髓,展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span lang="EN-US"> 中與正——北京在全國居中,宮城在北京居中,三大殿在宮城又居中。北京城又是按照都城方正型理論建造的。居中與對稱是呼應的。北京的宮殿、壇廟等也多是對稱的。在中軸線兩側(cè),從南到北——天壇與先農(nóng)壇、太廟與社稷壇、日壇與月壇、文華殿與武英殿、東六宮與西六宮、東安門與西安門、東華門與西華門等都東西對稱,南北對稱的如前三殿與后三宮、中和殿與交泰殿、天安門與地安門等,都對稱布局,以求建筑平衡、理念和諧?! ?span lang="EN-US"> 安與和——居中對稱,講求安和。 就“安”來說,皇城南門,明為承天門,清改為天安門;皇城的北門,明為北安門,清改為地安門。天和地都突出一個“安”字??傊?,皇城六門的天安、地安、東安、西安、長安左、長安右這六座門,都突出“安”。這六個“安”,反映人們的愿望和期待:個人安康,家庭安福,人我安和,自然安順,社會安泰,世界安寧。社稷江山,講求諧和?! ?span lang="EN-US"> 就“和”來說,宮城外朝的三大殿,明初分別為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突出“天”;明嘉靖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突出“極”。清初重修三大殿后,依次改名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個由神權的“天”,到君權的“極”,再到社會的“和”,反映出帝制社會雖然發(fā)展緩慢,思想理念卻在不斷進步。還有太和殿前庭院通向東華、西華的兩門,東面左順門(后改會極門,清改名協(xié)和門)、西面右順門(后改歸極門,清改名熙和門)——總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與太和、協(xié)和、熙和三門,都突出“和”。這六個“和”,反映人們的愿望和期待:個人和悅,家庭和睦,人我和敬,自然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但是,“中正安和”在帝制時代只能是一種理念,實際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span lang="EN-US"> 總上,明永樂十八年間,興建宮城、皇城、大城,以中軸線貫穿其南北,展現(xiàn)“中正安和”理念。在中軸線上:南有“三凸”,意境深邃,是起興之筆;中有宮城,宏偉壯麗,是高潮之筆;北有“三靠”,平實厚重,是收束之筆。坐落在這條中軸線上的明清皇宮,既是北京的中心,也是天下的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