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勢動作方法是順著前勢臥虎撲食勢的動作,起身,身體重心后移,隨之身體轉正;右腳尖內扣,腳尖向前,左腳收回,成開立步姿勢;同時,兩手隨身體左轉放松,外旋,掌心向前,外展至側平舉后,兩臂屈肘,兩手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對,以兩手食指彈撥中指擊打枕部3次或7次(即鳴天鼓);目視前下方成打躬勢預備勢。 接著,身體前俯由頭經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由上向下逐節(jié)緩緩牽引前屈,兩腿伸直;目視腳尖,停留片刻。隨之,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頸椎、頭,由下向上依次緩緩逐節(jié)伸直后成直立;同時兩掌掩耳,十指扶按枕部,指尖相對的;目視前下方。 由身體前俯前屈到身體伸直成直立為一遍,共做3遍,并逐遍加大身體前屈幅度。具體是第一遍前屈小于90度,第二篇前屈約90度,第三遍前屈大于90度。 ○ 從本勢動作結構來分析,本勢動作可分為鳴天鼓和打躬兩部分,前部分為后部分的預備和基礎。鳴天鼓是我國流傳已久的一種自我按摩保健方法。該法最早記于邱處機的《頤身集》,其后《河間六書》、《圣濟總錄》、《修齡要旨》等中都有鳴天鼓的練習記載;這種保健方法在健身氣功十二段錦中也有應用。 此外,現代也有采用此法治療耳部疾病的報道。由此可見,其實用性和重要性可見一斑。中醫(yī)學認為,腎開竅于耳,腎氣足則聽覺靈敏;耳通于腦,腦為髓之海,髓海賴腎的精氣化生和濡養(yǎng),腎虛則髓海不足,易致頭暈、耳鳴。練習時的掩耳和叩擊可對耳產生刺激,因此,鳴天鼓練習可以達到調補腎元、強本固腎之效,對頭暈、健忘、耳鳴等腎虛癥狀均有一定的預防和康復作用。同時也是為下一步激發(fā)全身經氣打下良好基礎。 ○ 本勢功法另一主要旨意在于通過躬身彎腰動作,刺激督脈,調節(jié)陽經氣血,激發(fā)全身經氣,達到通經活絡,疏利關節(jié),柔筋壯骨,調暢氣血,神氣更加沖和。 中醫(yī)認為督脈起于小腹胞中,下出會陰,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長強穴,沿脊柱上行,經項后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絡腦,沿頭部正中線,上行至巔頂百會穴,經前額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過人中,至上齒正中的齦交穴止。 此外,督脈還有三個分支,其一從脊柱后面分出,屬腎;其二從小腹內部直上貫臍,向上貫心,至咽喉與沖、任二脈相會合,到下頜部,環(huán)繞口唇,至兩目下中央;其三與足太陽膀胱經同起于眼內角,上行至前額,于巔頂交會,入絡于腦,別出下項,沿肩胛內,脊柱兩旁,到達腰中,進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與腎臟聯絡。 另一方面,由于督脈循行于背正中線,與六條陽經在大椎穴相交會,是陽脈之督綱,對全身陽經起到調節(jié)作用,故有“陽脈之?!薄翱偠揭簧黻柦洝敝f;又因督脈循行于脊里,入絡于腦,與腦和脊髓有密切關系。 《本草綱目》稱:“腦為元神之府”,經脈的神氣活動與腦有密切關系。如果督脈脈氣失調,就會出現“實則脊強,虛則頭重”的病癥,這都是督脈經絡之氣受阻,清陽之氣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脈的別絡由小腹上行,如脈氣失調,亦發(fā)生從少腹氣上沖心的沖疝,以及癃閉、痔疾、遺尿、婦女子不育等癥。 此外,據《針灸大全》載八脈八穴,后溪通于督脈,其主治證有手足拘攣,震顫、抽搐、中風不語,癇疾、癲狂、頭部疼痛,目赤腫痛流淚,腿膝腰背疼痛,頸項強直、傷寒、咽喉牙齒腫痛,手足麻木,盜汗等。由此可見,督脈對人體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 而本勢動作通過頭、頸、胸、腰、骶椎逐節(jié)牽引屈伸運動,正是調暢督脈的一種鍛煉,這一運動過程,頸、腰、膝以及胸腹等肌肉產生緊松緊的運動變化,這種松緊松的運動變化,對任脈、沖脈,特別是督脈、膀胱經,以及其它經絡穴位都能起到有效的良性刺激作用,是提升陽氣,促進全身經絡氣血運行,暢通脈絡,調理內臟,平衡陰陽的重要方法,對防治與督脈相關疾病以及養(yǎng)生、保健具有重要意義。 由此可見,本勢功法主要意旨在于鍛煉督脈,增強陽經氣血,提高督脈調節(jié)全身氣血運行能力。因此可以說本勢動作是陽經的最佳練習方法,也是預防和治療腰背、頸肩,以及相關的疾病的良方。 |
|
來自: 新建m2hn6uorw8 > 《易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