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是可以學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這是一種認識, 婁諒是明朝的理學大師,王陽明年輕時拜訪這位專家, 深為這句話所震到,發(fā)誓要將婁老師作為第一位啟蒙老師。 他很誠懇的問:如何學到,如何做到呢? 婁老師說:格物 看到王明陽懵懂的樣子,就說你看我的老師吳與弼(江西的著名理學家),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人腦袋里想的,都知道,可還是會去地里干活 知識就是知識,行動就是行動。 王明陽遂醍醐灌頂。 有了知行如一的種子。 做了很多格物的實驗和思考。 知易行難, 科考之世俗圣賢 王陽明科考準備,白天看朱熹的四書集注,晚上看經(jīng)史子集, 朱熹很喜歡做讀書筆記,密密麻麻的注解,善拆解文字,把一個個字拆解開來解讀, 晚上的課外書讓他眼界大開,心思日益精進,回過頭來看四書集注,覺得那是小兒科。 他覺得朱熹這老頭被人崇拜和琢磨了很多年,肯定有過人之處,但是從四書集注上居然一點也看不出來, 于是他找出理學的權(quán)威著作《近思錄》猛看,最后看到了朱熹的那句話: 眾物必有表里精粗,連一草一木都含著至理。就是說理這個東西,存在于萬事萬物中,只要認真的去格,它就能出來,你也就成為圣賢了。 王陽明通過連續(xù)六天通宵達旦的看竹子,終于病倒了, 從此他明白一個道理:格物不是盯著物不放,而是看一眼物,就要思考它的來龍去脈,從表里深入,最終達到朱熹所謂的“萬物都有理”的境界。 練字 后來在他結(jié)婚后在岳父的那一年的無聊的時光里,他做了兩件事,一是去廟里找老和尚聊天,二是練字, 練字,他從岳父的辦公室里的紙拿出了幾桶,寫完正面寫反面,寫完方面寫正面, 后來他說:我開始寫字時,只是仿著帖子寫,但是我發(fā)現(xiàn)無論我寫的是多么的漂亮,只是得到了字的形,卻沒有學到字的神。 后來,我提著筆,凝神靜氣,仔細的想,這個字該怎么寫,然后再下筆, 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是好字,它是我的字,而不是別人的字。 武略 王陽明跟一個叫許璋的人學習過騎射,也跟著學了很多的軍事理論, 據(jù)說許璋深藏不漏,有大將之才,是王陽明軍事入門的老師。 想要對一門學問精深,就必須要多讀相關(guān)的書籍,王陽明抱來了一堆軍事著作,如孫子,司馬法,尉繚子,六韜,吳子,三略,唐李問對等,他對這些書是如獅子搏兔,必盡全力。 他終拜服于孫子:兵道的總能原則就是,誤人而不誤于人,致人而不致于人。怎么辦,就是要有完全的謀略。 好了,其實我在說八段錦的練法,對么 說的是一個道理, 知行,如一 第44日了,打卡繼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