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鑒別方法大全 玉,本質(zhì)上還是石頭。軟玉(以和田玉為代表)它們在礦物學(xué)上的名字叫透閃石、陽起石。硬玉(以翡翠為代表),即是以鈉輝石為主的一系列聚合體。其實,任何質(zhì)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的石頭,都可統(tǒng)稱為玉。 第一,玉石的主要成分和沙子水晶差不多,都是硅的氧化物,摻雜一點金屬離子而已。人體皮膚所分泌的物質(zhì)大部分是水分油脂和無機鹽,你說他們之間會有反應(yīng)么? 第二,玉石生成通常有一個深埋地下高溫高壓的過程,本身質(zhì)地細膩,任何其他物質(zhì)想要入侵玉石都是很難的。行業(yè)內(nèi)通常用長時間高濃度浸泡或煮沸等方式才能對玉石進行染色處理,即使這樣染色的深度也才是以毫米計算的。 第三,為何玉石越帶越亮?一方面是油脂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心理作用。
目錄 1. 揭秘所有和田玉籽料造假面目 。。。。。。。。。。。。。。。。。。。。。。。。。。。。。。。。。1 2. 再說瑪瑙和玉髓的區(qū)別 。。。。。。。。。。。。。。。。。。。。。。。。。。。。。。。。。。5 3. 常見染色珠寶玉石大揭秘 。。。。。。。。。。。。。。。。。。。。。。。。。。。。。。。。。。13 4. 綠松石的沁膠、灌膠、過蠟 。。。。。。。。。。。。。。。。。。。。。。。。。。。。。。。。。。17 5. 近兩年檢測中所見玉石的處理及其仿品
。。。。。。。。。。。。。。。。。。。。。。。。19 6. 和田玉籽料人工染色方法大揭秘 。。。。。。。。。。。。。。。。。。。。。。。。26
揭秘所有和田玉籽料造假面目
和田玉籽料——和田玉的原生礦往往存在于海拔較高的山脈中,經(jīng)過自然的長期風(fēng)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jīng)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塊稱為籽料,它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河水沖刷,變得細膩晶瑩、如凝如脂。 隨著國人對和田玉需求的日益增多,而真正的高品質(zhì)和田玉籽料隨之越來越少,一些不法奸商就不由的動起了歪腦子,拿一些廣義的和田山料經(jīng)過人工的加工制造出一些所謂的“高仿籽料”以籽料的名義和籽料的價格在市場上公然銷售。使一些經(jīng)驗少的玩家屢屢上當受騙,叫苦不迭。甚至一些資歷頗深的商家也未能幸免打眼吃藥。
高仿籽料的原料一般都是一些狹義或者廣義的和田玉山料,比較常見的是和田玉山料和俄山料以及青海料。其中屬和田黑山料的仿真度最高,辨別難度也最大。現(xiàn)在小編就為大家一一說道說道這些高仿籽料的制作過程和簡要的辨別方法。
1、青海料染色仿籽料
這種仿品是高仿籽料的主力軍。市場上這樣的東西很多,一般的青海料和一般的籽料相比,青海料的玉質(zhì)不像是籽料一樣有一種特有的膠質(zhì)感,質(zhì)地看上去顯得很水嫩。透明度也較高,并且常常伴有水線。
仿籽料形狀看上去很圓潤,但是是人工刻意修磨出來的,皮色是人工做上去的,毛孔是人工用特殊的雕刻工具一個一個搗出來的,在配合強酸的腐蝕,在經(jīng)過滾筒的碰撞看上去就逼真許多了。但是人工制作的東西跟大自然制作的東西比還是顯得有些不自然,這種感覺是很微妙的。
染色的方法比較常見的有三種: 第一種是冷沁
這種比較簡單,也是最常見的染色方法。一般被染色的料子都不同程度上帶有棉或者僵,而棉或者僵的地方結(jié)構(gòu)一般都比較疏松,局部密度也相對較低。染色的人一般是由化工染色劑冰乙酸、無水乙醇等十余種化工原料調(diào)配出的藥水在苯酚等若干種起滲透作用的藥水的配合下將料子放入事前調(diào)配好的藥水中冷沁一段時間,一般都 是一個星期左右。然后撈上來仔細觀察,把色過于假的部分磨去,只留下仿真度高的在放入滾筒中滾,出來以后顏色看著就會自然很多了。
第二種是熱處理
一般是用汽油噴槍或者天然氣噴槍對準一點,用瞬間的高溫改變局部結(jié)構(gòu),使被加熱部分結(jié)構(gòu)變得疏松,然后將事前調(diào)配好的藥水摸上去,這種方法行內(nèi)叫做點皮。
第三種是慢加熱染色
所謂的慢加熱染色就是指先用冷沁的方法先染出一層色,然后將被染色的料子用衛(wèi)生紙或者是棉布包裹起來,用事先調(diào)配好的藥水倒上去使藥水沁透棉布,然后把料子 放入一個特制的鐵桶或者是烤箱中慢加熱。被染色的料子的自身溫度會原來越高,然后棉布上的藥水會源源不斷的沁入料子里面,行內(nèi)這種方法叫做烤皮。
玉質(zhì)較好的青海料染色的東西,白度潤度都沒得說了,雕工也很不錯,類似的東西染色的方法一般是點皮,皮色很少,而且有的東西做的很逼真,這個做的比較假還是很容易分辨的,但是有些東西的皮子做的仿真度極高,對一些初級的玉友具有定的殺傷力。
鑒別方法:
主要是看玉質(zhì)感覺和看皮色特點。青海料的肉質(zhì)感覺簡單了來說就是透、水白。仔細看第一個佛手指的位置,明顯的水白的感。籽料的東西即使是做的很薄了也不會有 水透的感覺,透和水透不是一個概念。然后就是看皮色,類似的東西皮色下往往都有一層薄薄的僵或者是棉點,有薄僵的一般都是如佛上蝙蝠一樣的皮色,皮色基本 把僵沁透了,但是仔細看皮肉分離的部分還是有一層薄薄的白僵,而有棉點染色的東西染出來的色往往都是灑金皮狀的。如下圖觀音拿的如意上的皮色一樣。鑒別這 種染色也很簡單,仔細看皮色下顏色重的地方棉比較多顏色淺的地方棉比較少,而且這樣的東西還有人為的毛孔更加的提高了仿真度。這種毛孔一般是用雕刻工具里 的金剛石尖針一個一個搗出來的,刻意的搗出深淺不一的感覺。然后用比較粗的油石打磨,出來以后會自然一點,但是與真的毛孔比還是有一定區(qū)別。
毛孔仔細看分布自然錯落有致,深淺不小皆不一,看上去很自然,制作假毛孔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剛才上面說的那種人為的用機器一個一個搗出來,還有一種方法叫 做噴砂,一般來講籽料上的毛孔是籽料的河水的運動中被帶動與其他石頭產(chǎn)生的碰撞產(chǎn)生的,一般都是局部存在的并不是密集存在的,噴砂制作出來的毛孔與天然籽 料上的毛孔相比分布過于均勻、多、且一致除了以上說的這兩種制作毛孔的方法,目前市場還流行著另外兩種制作毛孔的方法:
第一種是強酸腐蝕
用濃度比較高的硫酸或者鹽酸,沁泡玉料,強酸會腐蝕玉質(zhì)的表面,把玉料的表面結(jié)構(gòu)差的部分腐蝕出一個一個的小坑來,然后染上色這樣也能做出類似天然毛孔的效果。
另外一種就是用滾筒制作毛孔
先把玉料沁在強酸里泡一段時間,玉料的局部玉質(zhì)就會變的很脆弱,然后把料子放入滾筒里,然后把滾筒里放入一些硬度高于和田玉的玉石碎片或者邊角料,比如翡翠瑪 瑙之類的料子,這些料子硬度達到7度左右,而和田玉德硬度躲在6,5度左右,被強酸腐蝕過的料子表面硬度更低,把這些料子放入滾筒里與經(jīng)過強酸腐蝕的料子 產(chǎn)生碰撞可以把經(jīng)過強酸腐蝕的料子撞出一個一個小坑來,而且分布的可以很自然,類似經(jīng)過這樣手法制作出來的毛孔仿真度最高,市場上一些高仿籽料多用的這種 方法。
除了看毛孔還有一種辨別是否為籽料的方法就是看籽料上的裂紋,籽料上的裂紋與磨光料的裂紋有明顯的不同,籽料上的裂紋從外表看裂紋上有明顯的缺口,層次不齊,這些缺口都是在河水的運動中經(jīng)過河水的沖刷和撞擊產(chǎn)生的。
而人工磨光料的裂紋往往只是單純的一道線,線里并且有沁色,這些沁色一般都是外重內(nèi)輕,而籽料的正好與之相反。
2、俄山料仿籽料
市場上除了青海料制作出來的高仿籽料,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俄山料制作出來的,辨別難度也相對來說高了一些,青海料大家大致的還能從玉質(zhì)感覺上去辨別,因為大多數(shù)青海料的水頭都很足,大家可以從水,透,上去辨別,而俄料就不同了,因為 俄山料的有些品種在玉質(zhì)感覺上與和田料差別不大,比如白皮料和灰皮料,是一塊極品的白皮料染色的作品,玉質(zhì)很好,染色者利用白皮量上薄薄的一層薄僵染色, 染出來的色一般有一定的厚度,但是沒有明顯的過度色, 而且表面有被強酸腐蝕過的現(xiàn)象
俄白皮料仿籽料:
俄白皮料一般都呈瓷白狀,肉質(zhì)感覺與和田料相比略顯呆板,缺少和田玉特有的質(zhì)感和靈氣,下圖為俄白皮料和和田料的肉質(zhì)感覺對比圖,感覺很微妙。
俄黑皮料仿籽料:
除了白皮料,目前市場上黑皮料染色的得東西也是一個熱門,黑皮料因其突出的玉質(zhì)和黑皮白肉所產(chǎn)生的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而受到人們的追捧,價格一路走高甚至有與同等玉質(zhì)的和田玉持平甚至超過的跡象。
目前市場上的黑皮料一半都被染過色后在拿出來銷售,大家都知道原生的黑皮料除了黑皮并無其他色系的皮色,但是大部分玩家都偏愛紅黃皮,所以一些人就拿這些料 子染色之后當做籽料來出售,辨別黑皮料的方法也很簡單,黑皮料顧名思義有黑皮,經(jīng)過染色的黑皮料,在紅或者黃色的皮色下往往還會有一層黑皮,這些色一般都 是在黑皮的基礎(chǔ)上染上去的,黑皮料雖然屬于廣義的和田玉,但是其玉質(zhì)優(yōu)秀,多以說也是一種不錯的玩料,個人也很喜歡黑皮料所做之玉件。
俄糖料仿籽料:
除了以上說的幾種常見的俄料,俄糖料也是制作高仿籽料的原料之一,造假者一般把俄糖料的糖色部分切干凈然后用點皮的方法在料子上加色,做出來的東西也有一定的仿真度,簡單的辨別方法是,俄糖料相比和田料來說顯得死白,肉質(zhì)感覺太過渾厚通透感不強。
俄巴沙料仿籽料:
除了常見的俄山料以外,俄巴沙料也被一些造假者拿來造假牟利,俄巴沙料屬于俄新料,有的帶翠色,玉質(zhì)與傳統(tǒng)的俄料相比顯得有些稚嫩,類似于老坑的青海料一樣。
3、新疆于田山料仿籽料
除了俄山料與青海料之外,和田山料也是高仿籽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大家常見的滾筒料和染色籽多是于田山料制作出來的,表別難度較低,稍微對和田玉了解一點的玩家一般都能分得清楚所以這里就不在說于田山料的辨別了。
除了傳說中的95于田料目前所產(chǎn)的于田山料很少有質(zhì)地好的,于田山料與和田黑山料以及籽料相比也略顯的透了些,玉質(zhì)感覺略顯飄了點不夠穩(wěn)重,隨白但是缺乏質(zhì)感,
4、和田黑山料仿籽料
其實市場上所流通的青海的俄的山料高仿籽仿真度還是有限,畢竟肉質(zhì)感覺不同,不屬于和田料一些經(jīng)驗多的高手能從肉質(zhì)感覺上去分辨料子的產(chǎn)地,但是用優(yōu)質(zhì)的和 田山料做出來的高仿籽就不同了,很多專家級的玩家有時候也免不了要打眼吃藥,因為優(yōu)質(zhì)的和田黑山料與籽料的肉質(zhì)感覺基本是一致的,但從肉質(zhì)感覺上去看很難 分辨,一件和田黑山料所做的觀音雕件,它的肉質(zhì)感覺與籽料無太大差異,這樣的東西已經(jīng)不能通過圖片去確定產(chǎn)地了必須上手看,在大同中找出那一點點大不同, 類似這樣的料子要是賣價告訴你是籽料的切料,你也無考,因為肉質(zhì)感覺太像是籽料了。
要是在用黑山料制作出一些所謂的籽料特征那就更難辨別 了,只能上手去觀察尋找那些細微的籽料特征,來確定是不是籽料,下圖是一塊玉質(zhì)不錯的和田黑山料,大致看跟籽料差別不大,但是仔細看看是磨光染色的,背面 無明顯的毛孔,且存在人工修磨過和染色的痕跡,那些凹凸不平的面是原石毛塊上本來就帶有的,造假者把大部分都磨光了,只留下一點點毛面,然后丟進滾筒里滾 上十天半個月出來以后就基本像是籽料了。
再說瑪瑙和玉髓的區(qū)別 瑪瑙和玉髓的化學(xué)成分是一樣的,即都是二氧化硅:SiO2,是某種形式的超微晶體或隱微晶體石英,這種晶體因極其微小,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用肉眼看得見。 瑙瑪和玉髓莫氏硬度是7,有的玉髓甚至可以達到8,翡翠是7, 所以瑪瑙和玉髓是一種非常堅硬的石頭,可以應(yīng)用在多種首飾上。瑪瑙和玉髓的密度是2.65 - 2.66g/cm3,翡翠是3.24 - 3.43g/cm3,玉髓應(yīng)該比翡翠輕。玉髓的折射率為 1.544 - 1.553,比翡翠的折射率1.66(點測)略微低一些。 在市場上, 人們把透明且只有一種顏色的石英塊體,即無紋帶構(gòu)造的,叫做玉髓: 有條紋的稱為瑪瑙: A) 縞瑪瑙 典型的環(huán)帶狀結(jié)構(gòu),很普遍很有人氣,有許多是顏色經(jīng)過加強的東西,購買時要注意。 B) 纏絲瑪瑙 纏絲瑪瑙是以優(yōu)雅的設(shè)計聞名,墨西哥是這種原料的首位產(chǎn)地之一。這樣的料很多做成男士戒指等男式用品,非常有品位。 C)樹枝狀,苔蘚及羽毛狀瑪瑙 這些瑪瑙有一共同之處,它們都包含隨便任何一種顏色的礦物元素,但有一種大致的樹狀或樹枝狀的圖樣。相對來說那些看上去更象植物或羽毛狀的圖樣的,被叫做苔蘚或羽毛狀瑪瑙。 樹枝狀,苔蘚及羽毛狀瑪瑙 D) 風(fēng)景瑪瑙 有些最有價值的是那些向人們展示一種好象是從大自然里攝取來的風(fēng)景圖片. 玉髓 只要是一種顏色的半透明的隱微晶質(zhì)石英,都稱為玉髓。玉髓的分類是依據(jù)顏色的不同,這種顏色的異同是由于隱微晶質(zhì)里的金屬性不純物質(zhì)而造成的,比如鐵,鎳,銅和鈦等。玉髓其實種類不少,這里準備介紹比較常見的3種,即紅玉髓,藍玉髓和綠玉髓。 A)紅玉髓 是一種最常見,最普遍,在玉髓家族里可以說是最廉價的玉髓。其顏色有黃,橙黃到濃艷的橙紅,有的甚至到紅褐色。通透度可以是從幾乎不透明到高度半透明。紅瑪瑙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是,顏色的強化經(jīng)常是理所當然地進行的唯一的一種玉髓。切記:除非是商家的特別說明,市場上的紅玉髓都是烤色或染色的結(jié)果,無論商品有無證書(后述)。紅玉髓的廉價的最主要原因是色強化的結(jié)果。 對紅玉髓常規(guī)性的染色是有一定的理由的:一個原因是自然界色佳的紅玉髓實在少見的緣故。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紅玉髓的烤色很容易進行的緣故。紅玉髓的紅色是石頭中的鐵元素氧化所致。一般只要對石頭進行適當?shù)臒?,就能得到濃艷的紅色。當然這期間還有燒烤技術(shù)高低問題。有時甚至直接把石頭放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就能加強玉髓的紅色! 強化紅 曾經(jīng)聽人這樣的話:這紅瑪瑙是50年前的,肯定是天然原色。。。。嘿嘿,錯鳥。。。難道沒人看出以前的許多老瑪瑙都是差不多的一個色:暗紅!暗紅色調(diào)是鐵氧化的結(jié)果。顏色發(fā)暗發(fā)朦,唉,估計以前的烤色技術(shù)沒有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的緣故。 當然,紅玉髓除了烤色外,也有染色,為了得到某種特定的顏色效果,染色紅玉髓也不少?,F(xiàn)在市場上粉玉髓就有很多是染色的。目前世界上紅玉髓最有名的產(chǎn)地是印度,當然大都是烤色的。 紅玉髓的烤色如果象上述的那樣普遍,那么肯定會給那些只追求天然原色的收藏者帶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如何辨別烤色和天然原色的? 一般來說,加強色的玉髓比天然原色的玉髓看上去色要悶,缺乏靈動感。這是玉髓這種石頭的結(jié)構(gòu)特性而來的變化。石頭的顏色媒介體是一種矽酸鹽,層狀結(jié)構(gòu),具有吸收和排除水分的特性,當玉髓被加熱時,石頭干燥失水,通透度和光澤度都會下降。烤過的玉髓,雖然顏色濃艷搶眼,可著實失去了天然原色的靈動感,看上去死板呆滯。 圓的要靈動,烤色的死板 原理是這樣,但在實際的應(yīng)用中,還是會遇到問題,比如,如果采用那些通透度很高的,色難看的玉髓來強化的話,就會出現(xiàn)一些不亞于天然原色的玉髓烤色商品。像這樣的情況從照片上就很難分辨出來,實物要上手才能明白。一句話,紅瑪瑙的水深千尺。。。 下面的一個例就很典型。你會發(fā)現(xiàn)下圖的一對要比上圖的一對要感覺清透很多。其實下圖是強化色,上圖的是對天然原色,價格要比下面的那一對貴許多。 藍玉髓 有各種各樣的藍,每一種色系都有其愛好者。一般以色系的產(chǎn)地來命名。藍顏色有深有淺,有的藍色帶有不同程度的灰調(diào)或粉紅色調(diào)。藍色家族的顏色可謂變化多端,從幾乎無色到很正的藍色都有。藍色一般很淡雅,深一些的,很象藍寶石。通透程度也是多種多樣。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藍玉髓大都是染色藍玉髓,少量天然原色的藍玉髓也有賣,可惜質(zhì)量實在夸不起來。至今上過手的只有深藍和藍文兩種,臺灣的海藍知道的人很多,可惜幾乎都是染色物。人工染色的藍玉髓,據(jù)說是用鈷染料: 染色藍 天然原色和染色標本的差別。首先上深藍的天然原色圖,深藍色中透著些紫味,并且每一顆的顏色都略微不同。 對比圖1:天然原色 對比圖1:染色標本 天然很貴:價值4w左右: C)綠玉髓 目前全世界綠玉髓的產(chǎn)地有好幾個,但品質(zhì)上占支配地位的只有澳洲威爾士州一個產(chǎn)地,盡管現(xiàn)在此礦區(qū)沒有資源枯竭的擔(dān)心,綠玉髓依然在玉髓家族中處于最貴重的一種地位。 在很久以前,因為此種礦資源的稀缺,世界上的許多交易商經(jīng)常用鎳鹽或鉻鹽類(兩者都是綠色媒介體)把無色石英石染成綠色作為綠玉髓銷售。 讓人欣慰的是,現(xiàn)在最一般的綠色染料是鉻鹽類,可以用查爾斯鏡探知。那些類似高綠翡翠綠玉髓是可以出證書的,說明該石頭是否經(jīng)過處理或無處理。
常見染色珠寶玉石大揭秘
市面上有不少不法商販,為了讓寶石呈現(xiàn)完美色澤,通過染色手段將各類珠寶玉石使用顏料或染色劑進行加工改造,所以咱們就要練就火眼金睛的能力,多對比、多看,謹防上當受騙!接下來小潘就帶您去看一看潘家園舊貨市場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師俊超老師微博中所提到的各種染色珠寶玉石,咱們一起漲漲知識。 染色翡翠 天然的翡翠表面光澤很強,透光照紋理連續(xù)而且清晰。
而充膠染色過的翡翠呈現(xiàn)樹脂到玻璃的光澤,透光照可以明顯的看出染色劑的沉積。 染色水晶 天然“發(fā)晶”、“紅幽靈”、“兔毛”染色之類的水晶都有一個共同點,具有天然包裹體,染色劑可順包裹體沉積,所以為了有一個好的賣相,會有一些不法商販將水晶染色成為各種顏色。 鑒別方法:染色劑染色過于鮮艷,顏色順裂隙或管狀包裹體沉積,表面和邊緣顏色偏重,丙酮或酒精脫色掉色! 染色和田玉 隨著和田玉白帶綠的熱炒,造假也層出不窮,圖片中的和田玉帶綠的掛件,一眼看去不錯,綠非常聚,白也不錯,但其實是染色而成的。 鑒別方法:放大觀察,顏色沒有過度色,綠色和自然的綠色有顏色深淺的區(qū)別,染色的綠偏深,染色國標沒注明處理,帶綠的和不帶綠的掛件價格能差幾十倍。 染色珊瑚化石 染色處理的珊瑚化石市面上也很多,將珊瑚蟲化石“燒色”,先用藥水泡,然后再加溫,由原來的灰白色燒色成紅色。 鑒別方法:燒色后的珊瑚蟲化石結(jié)構(gòu)發(fā)干,放大觀察,有脫落的痕跡,顏色比較均一,沒有明顯的過度變化。 染色青金石 染色充膠青金石,以前青金石染色不充膠,檢測時可以用脫色劑來區(qū)分,現(xiàn)在不法商家將染色的青金石充膠,這樣的青金石就脫不掉色了。 鑒別方法:放大觀察,充膠的青金石表面不光滑不均勻,有樹脂感和膠的老化產(chǎn)生的龜裂紋。 染色貓眼 藍晶石解理非常發(fā)育,裂隙比較多,一般加工珠子注膠,藍晶石貓眼更是如此,顏色不好的需要染色。 鑒別方法:放大觀察,裂隙里明顯有充填和染色劑的沉積,表面可以看到膠的老化現(xiàn)象!
用溶劑擦拭基本可以鑒別,汽油、酒精、香蕉水等。當然先還是用水試試,水都試出顏色了就不用溶劑了。
綠松石的沁膠、灌膠、過蠟 圖一左起 天然無膠無蠟 / 菱鎂礦灌膠 / 泡松灌膠 / 沁膠(本文供圖:華夏收藏網(wǎng) tjyxz) 華夏收藏網(wǎng) 訊 沁膠,也叫蘸膠,業(yè)內(nèi)人士也叫它固化處理。就是把石料或半成品放在膠里浸泡數(shù)小時甚至幾天。是綠松石加工的傳統(tǒng)工藝,也就是說在綠松石從1980年代慢慢復(fù)興之前就早已存在的一種工藝,其作用是對松石結(jié)構(gòu)進行加固,主要是指有綹的連接處,天然出產(chǎn)的松石80-90%密度并不很高,而綹(我們說的鐵線)又分為當?shù)厝怂f的“軟綹”、“黃泥綹”等多種,很容易從有綹的連接處散開,即使是“凈面的”(沒有或只有少量很細的鐵線),絕大多數(shù)毛石頭的質(zhì)地也不足以承受去皮過程中的破壞,很容易崩裂,有一些甚至用指甲一扣就掉了。所以,在傳統(tǒng)的加工過程中,為了確保出品率,必須在進行最初的加工前就先沁膠。 1、跟過去不同的是,過去多是用天然樹脂沁膠,而現(xiàn)在多是用透明的人造樹脂了。 2、大多數(shù)人沁膠用的是透明樹脂,所以這一過程不會改變石料的原色,但會使原色加深; 3、沁膠后的松石密度和硬度都被優(yōu)化了,有些原本密度達不到的原料,出品后也可以劃玻璃了,但比較勉強,而且通常玻璃表面會留下一點膠痕,用手可以擦掉,玻璃表面的劃痕比較細,比較淺,松石表面也會留下一點痕跡; 4、沁膠后的松石燃燒起來異味較小,類似松香; 5、最關(guān)鍵的一點,沁膠的原料至少還是真正的綠松石,只是品級可能差一點。我們姑且稱之會美容吧。 灌膠平時我們管它叫注膠,就是通過高溫高壓,把“膠”充壓進原料里。這是近二十年前才發(fā)展出來的一種工藝,所用的膠也就是類似制造吉爾森綠松石的材料(人造綠松石),高溫融化后把泡松(白色,可以當粉筆用的綠松石)和內(nèi)蒙的所謂白松石(實際上跟綠松石完全不是一種東西,學(xué)名叫菱鎂礦)放進去,通過高溫高壓加工使其程現(xiàn)出,所以這個工藝基本上完全屬于造假了。 1、灌膠用的膠是有顏色的,所以出品的顏色完全是假的; 2、灌膠制品看起來顏色均勻一致,特別是一大堆放在一起的時候更明顯,但它也有鐵線,甚至有一些成品上也有黃色、綠色等顏色變化,這是因為用來做原料本身也有一些線隙,而且有些泡松本向可能含有一些黃色或含鐵物質(zhì),因此出品后還有色彩變化,這種最難區(qū)別; 3、灌膠后的成品劃不動玻璃,只會在琉璃上留下膠痕,一擦就沒; 4、灌膠制品燃燒起來有難聞刺鼻氣味,對人危害很大; 5、我們可以形象的說,用泡松灌膠叫“整容”,而用內(nèi)蒙白松灌膠那簡直是“變性”了。 1、因為要保持蠟水不凝固,因此要持續(xù)加溫,但一般來說溫度并不足以達到改變松石顏色的程度,但會使其顏色略有加深; 2、過了蠟的松石在盤玩的過程中還是可以出現(xiàn)一些顏色變化的,但因為其毛孔不暢,所以需要更久的時間。 3、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成品的光潤感,特別是鐵線處的,使其呈獻寶石光澤,所以這一步應(yīng)該算是給松石“化妝”吧; 4、據(jù)說用開水煮可以讓蠟再次析出,但這樣一過高溫對松石的顏色、基質(zhì)都會有影響,所以不推薦。(華夏小鄧/整理 報道)
和田玉籽料人工染色方法大揭秘
673次查看 2015-08-04 09:44:40 華夏收藏網(wǎng) 訊 如今和田玉市場十分活躍,隨之而來的一些商家在利益的趨勢下為了仿和田玉籽玉,用人工顏色做出玉石表面皮色,最常見的是對普通和田玉進行打磨,然后表面進行染色,做出油脂表皮,以達到目的,并且掩蓋了玉質(zhì)的瑕疵和缺陷。 具體方法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