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否認,你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這個,變不變現是整個行業(yè)都在思索的問題,但簡單地說,粉絲多一是能滿足新媒體人內心的成就感,二是沒有一定的量,轉正、賺錢更是無從說起。 大家總是羨慕網紅的號召力,成為一個網紅IP,一呼百應,號令江湖,大把賺錢,羨煞旁人。反觀自己,辛辛苦苦找素材,想標題,用心寫,干貨、八卦轉了一圈,還是只有幾個,幾十,好一點100多點的閱讀量,為什么?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選題不錯,方向領域也是熱門,文章質量也不比別人差,為什么會這樣? 首先,我們看看網紅們的做法。什么是網紅,網紅就是在一個領域中擁有自己的發(fā)言權,話語權和權威性,是一種自賦的權威現象。比如情感類的迷蒙、吃貨類的密子君、科技類的36氪、社會類的新世相、二次元的超級大IP初音未來、軍事類的第一軍情等,都代表著強烈的信息發(fā)布權威性,代表著專業(yè)、高度、品牌、主流等符號。這些新媒體不斷地代表著各自領域發(fā)布著動態(tài),消息,吸引著大量的關注。 引領行業(yè)談何容易?首先你要有信息來源,比如作為一個軍事好愛者,常常會感嘆這些自媒體的信息來源是如何做到的。網紅自媒體的信息來源都是相對封閉的,不會對外公開的渠道,有了素材一切就好辦了。 掌握平臺運營技巧是非常關鍵的。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使得各大平臺幾乎都進入了系統自動處理信息的階段,說“寫給人看還不如寫給機器看”這個話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微信公眾號也好,今日頭條也好,機器系統是依照一定的規(guī)則在進行檢索、分配、推送。比如今日頭條,所屬領域、標題熱詞、用戶點擊、搜尋等信息會自動生成文章是否推薦的依據。道理很簡單,迷蒙號粉絲擁有的基數超過100萬,10個人當中有1個看,文章就10萬+了。而反觀大部分的人推薦量,即便偶爾上了幾萬,閱讀量也才幾百。 技術永遠繞不開,一個人的自媒體除非運氣加絕對的光環(huán)效應,否者很難突破出來。網紅的背后都有一支強大的寫手、設計、視頻、運營團隊。 最后來說粉絲裂變。一般來說,特別是對于新號來說,種子用戶到傳播擴散,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 有三個簡單實用的原則如下: 一是標題中一定要有熱詞,其目的是為了讓系統能夠快速檢測到:“一部好電影的觀后記”這樣的標題明顯抵不過“戰(zhàn)狼2吳京的表演你給打幾分”這樣的標題更能讓系統檢索和推薦。 二是配圖。圖片本身不能檢索,但圖片的質量,特別是頭圖能很大的影響推薦量。很多人因為不會簡單的PS,常常在百度這樣的網站里隨手搜幾張圖配上去。試想,一張PS過的頭圖和一張隨便下載的圖片,哪一個更能吸引系統推薦?(系統挺識貨的)以今日頭條為例,圖片精度、大小、精美度會影響其健康度的指數。 三是話題。很多人只知道寫美文、干貨、趣聞等,不知道巧妙地設置話題。道理也很簡單,只有話題,才能引發(fā)粉絲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同時愿意轉發(fā)。沒有轉發(fā),哪來的裂變? 網絡媒體一定要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粉絲數量自然就上來了。 最后,只剩一條,就是堅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做不好自媒體的。 |
|
來自: 創(chuàng)業(yè)情報局 > 《營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