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魚鰓
細菌性爛鰓 發(fā)病部位均在魚類的鰓絲上,且鰓絲出現(xiàn)缺損、腐爛、充血、水腫等癥狀,病魚吃食量明顯下降,身體逐漸消瘦,多漂浮在水面或無規(guī)律地沉浮。 特別是春夏季會頻繁出現(xiàn)浮頭現(xiàn)象,開動增氧機后魚又不頂水,因鰓是魚類的呼吸器官,呼吸器官出問題了,當然,缺氧現(xiàn)象便成了是兩者的共同特征之一,有時不是缺氧時刻也表現(xiàn)為缺氧浮頭狀況。 中華鳋寄生鰓上
細菌性爛鰓 1、由細菌引起的鰓病 ①病原體是魚害粘球菌等致病菌,鏡檢無寄生蟲。 ②鰓絲呈暗紅色,充血明顯,糜爛嚴重,粘液較少。 細菌性爛鰓 ③病魚的鰓蓋內(nèi)表面組織一般會充血發(fā)炎,中間部位腐爛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透明小窗,俗稱“開天窗”。 開天窗 ④多數(shù)病魚無規(guī)律沉浮,靠池邊漫游,身體發(fā)黑,尤以頭部發(fā)黑最為明顯。一般不跳躍。 ⑤病魚常伴有赤皮病、腸炎病。 2、由寄生蟲引起的鰓病 中華鳋寄生鰓上 ①病原體是寄生蟲,用顯微鏡檢查可見鰓隱鞭蟲、車輪蟲、半眉蟲、孢子蟲、三代蟲、指環(huán)蟲、中華鳋等。 ②鰓絲多為淡紅色或鮮紅色,水腫明顯,大量粘液包裹鰓絲,有時可見鰓絲外有一層白膜。如果是孢子蟲寄生,則可在鰓絲上找到孢囊,形如菜籽狀、塊狀。 小瓜蟲寄生鰓上 ③病魚的鰓蓋內(nèi)表面組織一般無損,不充血。 ④多數(shù)病魚整日浮于水面,常跳躍,體色無明顯變化。
由于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在治療時應采取不同方法: 1、細菌性鰓病 應當采取以外用殺菌為主、改良水體的方法,消滅水中的病原菌,讓水體清潔以致減少病菌讓魚兒增強抗病力。 外用藥物 使用殺菌藥,用漂白粉(含氯30%以上)1-1.5克/立方米,或強氯精0.3-0.5克/立方米等含氯劑或滅菌藥物(如:苯扎溴銨、二氧化氯等)全池潑灑,根據(jù)病情輕重,可連續(xù)施藥2—3次。 內(nèi)服藥 可以投喂清熱解毒的中藥配方或化學藥物等,任選一種制成藥餌,連續(xù)投喂3—5天以恢復、增強魚體抗病力。 2、寄生蟲鰓病 引起疾病的如果是鰓隱鞭蟲、斜管蟲、半眉蟲、車輪蟲、舌杯蟲、指環(huán)蟲、三代蟲、中華鳋等普通寄生蟲病時,可使用敵百蟲、氯氰菊脂、硫酸銅等等以及市場售賣的殺蟲類藥物全池潑灑,可連續(xù)施藥2—3次。 硫酸銅 治療時也可選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0.7-1ppm(0.7-1.0克/立方米)全池潑灑。 使用該上述'硫酸銅鐵合劑'治療魚病時,應盡量將池中水體的量計算準確,爭取一次治愈。因為硫酸銅的毒性較大,安全濃度的范圍較小,若濃度過大會對魚造成藥害,嚴重時會死魚;若濃度過小又達不到治療效果。不僅池魚會繼續(xù)受疾病的影響,而且連續(xù)多次使用該藥物還會殺滅池水中的部分浮游植物,影響水質(zhì)。 為安全起見,治療這類疾病可選用硫酸銅的替代殺蟲藥品。 小瓜蟲的治療,可使用辣椒和生姜煎水添加白酒的方法全池潑灑,效果明顯。 辣椒 在煎好生姜、辣椒湯(每畝水面水深1m用0.5kg辣椒粉和0.2kg生姜加5kg水煮兩個鐘頭)并涼凍后在潑灑前加入適量(100g~150g)白酒再全塘潑灑,對小瓜蟲起到先麻醉后殺滅的作用。 生姜 觀賞魚可以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至28攝氏度,數(shù)天后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愈。 觀賞魚還可以“尿磚”方法試治:將新磚在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干后放入病魚的水族相中,據(jù)說數(shù)日后就能見效。 還可使用市場售賣的殺滅小瓜蟲類藥物全池潑灑。 由粘孢子蟲引起的鰓病,使用滅孢蟲類藥物全池潑灑,也可用鹽酸左旋米唑按每千克魚每日2--4克拌餌投喂,每天2次,連喂5天;用滅孢蟲類內(nèi)服藥物拌餌喂服效果也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