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剎那定?有兩種剎那定:止禪的剎那定與觀禪的剎那定。止禪有三種定,即:剎那定(預(yù)備定)、近行定、安止定。 這個剎那定,特別指緣取似相為對象,而生起于近行定之前的定力,這是就止觀行者而說的。至于純觀行者,也有另一種剎那定。 純觀行者,通常必須從四界分別觀開始修行。如果有系統(tǒng)地修行四界分別觀,當(dāng)他見到色聚,并且能辨識每一色聚中的四界時,他達(dá)到近行定或剎那定。 《清凈道論》里說這種定是近行定;然而《清凈道論》的注釋解釋說,這種定是剎那定,不是真正的近行定。由于這種剎那定的強(qiáng)度,與近行定力相當(dāng),所以注釋隱喻式地說,它是近行定。 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安止定,在它之后,安止定會隨著生起,因為它與安止定,是處在同一個心路過程里。 由于色聚中的四界是究竟色法,非常深奧隱微,而且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滅,禪修者無法深度地專注于四界。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無法達(dá)到安止定。 既然沒有安止定的心路過程生起,修四界分別也就沒有真正的近行定。因此,修行四界分別觀的定力,只是剎那定而已。 在觀禪中也有剎那定。關(guān)于這點,《清凈道論》的安般念部份有解釋。當(dāng)成就安般禪那的止觀行者,想要修行觀禪時,他首先進(jìn)入初禪。 從初禪出定之后,他辨識初禪的三十四種名法,然后觀察這些禪那法的生滅為無常、苦、無我。然后,他以同樣的方法修行第二禪等。 那時定力還相當(dāng)強(qiáng),他能專注于那些禪那法的無常、苦、無我本質(zhì),心不會轉(zhuǎn)移到其它對象。這就是剎那定,因為其對象是瞬間生滅的。 同樣地,當(dāng)禪修者觀照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或無我的本質(zhì)時,他的心通常不會離開那個行法。他的心,已沉入無常、苦、無我這三相之一里面。這種定,也稱為剎那定。 在此必須了解,觀禪的剎那定,乃是徹底地見到究竟名色法與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zhì)。若還無法見到它們,如何能稱為觀禪的剎那定呢?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禪修者不修行任何止禪,就能清楚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緣,那么他不需要修行止禪。 然而,如果無法透視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緣,則他必須修行四十種止禪其中的一種,以便能夠辦到這一點。 在《蘊相應(yīng)》與《諦相應(yīng)》里,佛陀也說:“諸比丘,你們應(yīng)培育定力。有夠強(qiáng)定力的比丘,能如實地見到究竟名色法及它們的因緣。” 所以,有定力的比丘能見到五蘊及它們的因緣,能見到它們無常、苦、無我的本質(zhì),能見到它們在阿羅漢道與般涅盤時完全息滅。 因此,要了知五蘊、它們的因緣與它們的息滅,禪修者必須培育定力。同樣地,要了知四圣諦,禪修者也必須培育定力。這是在《相應(yīng)部.諦相應(yīng)》中所提到的。 如果禪修者要辨識感受,他必須注意下列的事實:“諸比丘,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它們的因緣,他將無法證悟涅盤。唯有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它們的人,才能夠證悟涅盤?!?/font> 這段佛經(jīng),是出自《相應(yīng)部.六處品.不通解經(jīng)》。同樣地,佛陀在《相應(yīng)部.諦品.尖頂閣經(jīng)》中開示,若未能以觀智及道智了知四圣諦,則無法解脫生死輪回。 所以,若禪修者想要證悟涅盤及解脫輪回,他必須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名、色及它們的因緣。 什么是三種遍知呢?它們是:一、知遍知:即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它們是了知所有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的觀智。 二、度遍知(審察遍知):即思惟智與生滅隨觀智。這兩種觀智,能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及其因緣無常、苦、無我的本質(zhì)。 三、斷遍知:即從壞滅隨觀智至道智這些上層的觀智。 《不通解經(jīng)》與《尖頂閣經(jīng)》中的教導(dǎo)非常重要。因此,若禪修者想要從受念處開始修行觀禪,他必須遵照下列兩點:
為什么呢?因為佛陀教導(dǎo)說: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種遍知來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其因緣,那么他無法證悟涅盤。 所以,在尚未徹底辨識究竟色法之前,如果禪修者只辨識感受(如:苦受等),那是不夠的。這里的不夠,指的是:他不能夠證悟涅盤。 在剎那定或近行定的階段,也會有明亮、閃耀的禪定之光或觀智之光。以此光明,禪修者能辨識色聚、究竟名色法與它們的因緣。然后,他能夠逐步地繼續(xù)修行觀禪,乃至證悟涅盤與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