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斑蟊、斑貓、龍尾、斑蠔、龍蠔、斑菌、晏青、龍苗、斑毛、班蝥、羊米蟲、老虎斑毛、花斑毛、花殼蟲、小豆蟲、放屁蟲、花羅蟲、章瓦 采收加工:在5-10月均可捕捉,以6-8月最盛,多在清晨露水未干,斑蝥翅濕不易飛起時捕捉,捕捉時應戴手套和口罩,以免刺激皮膚和粘膜,引起炎癥。日出后可用紗兜捕捉。將捕到的斑蝥用沸水燙死,取出曬干或烘干,或采用米炒法。 藥用部位:全體 產(chǎn)地:全國 科:芫菁科 原植物:南方大斑蝥(大橫紋芫菁)或黃黑小斑蝥(橫紋芫菁) 植物情況:喜群集棲息和取食。復變態(tài),幼蟲共6齡,成蟲4-5月開始為害植物的順、芽及花等器官,7-8月最烈,多損傷大豆、花生、茄子及棉花等。 南方大斑蝥,體長15-30mm。全體被黑毛。頭圓三角形,具粗密刺點。復眼大,略呈腎形。觸角1對。前胸長稍大于寬。鞘翅端部寬于基部,底色黑色。每翅基部各有2個大黃斑,翅中央前后各有一黃色波紋狀橫帶。翅面黑色部分刻點密集,黃色部分 刻點甚粗。
黃黑小斑蝥,外形與上種相似,體小,長10-15mm。生態(tài)與分布同上種。 斑蝥藥材性狀: 南方大斑蝥,呈長圓形,長1.5-2.5cm,寬0.5-1cm。頭及口器向下垂,有較大的復眼及觸角各1對,觸角多已脫落。背部具革質(zhì)翅1對,黑色,有3條黃色或棕黃色的橫紋;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臘狀透明的內(nèi)翅2片。胸腹部烏黟以,胸部有足3對。有特殊的臭氣。 斑蝥俗稱西班牙蒼蠅有很強的腎毒性,屬劇毒物品,能分泌被稱為斑蝥素的液體,用來防御敵害。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就有使用這種液體作為春藥的記載。 斑蝥藥性: 【本經(jīng)原文】味辛寒,有毒。治寒熱,鬼疰,蟲毒,鼠瘺,惡瘡,疽蝕,死肌,破石癃。生川谷。一名龍尾。 【產(chǎn)地】處處有之,大豆葉上甲蟲也,有黃斑文。 【性味】味辛,性寒,有毒。 【主治】斑蟊主瘰疬蟲毒,治血積,蝕死肌,破石癃,墮妊娠死胎,敷鼠瘺惡瘡。 【別錄】血積,傷人肌,治疥癬,墮胎。 【甄權】治瘰疬,通利水道。 【日華】療淋疾,傅惡瘡,瘺爛。 【用量】普通二分至三分。 【禁忌】有毒,用時去翅足,同糯米炒熟,或麩炒過,醋煮用,亦有用米取氣不取質(zhì)者,生用則吐瀉,馬刀為使,畏巴豆丹參空青,惡曾青甘草豆花,惟性猛毒,力能爛肉墮胎,體虛者忌之 【注意】 有劇毒,內(nèi)服宜慎;體弱及孕婦忌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馬刀為使。畏巴豆、丹參、空青。惡膚青。'' ②《日華子本草》:''惡豆花。入藥除翼、足,熟炒用,生即吐瀉人。'' ③《本草衍義》:''妊身人不可服,為能潰人肉。治淋藥多用,極苦人,尤宜斟酌。'' ④《綱目》:''惡甘草。'' 【附方】 ①治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斑蝥為末,以蒜搗膏,和水一豆許貼之,少頃膿出,即去藥。(《仁齋直指方》) ②治疔腫:斑貓一枚,捻破,然后以針畫瘡上,作米字,以封上。(《備急方》) ③治干癬積年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斑貓半兩,微炒為末,蜜調(diào)敷之。(《外臺秘要方》) ④治牛皮癬:斑蝥一個,甘遂一錢。共研細末,以醋調(diào)和,日擦數(shù)次。(《吉林中草藥》) ⑤治顏面神經(jīng)麻痹:斑蝥一個。研細,水調(diào)貼頰上,向左歪斜貼右側(cè),向右歪斜貼左側(cè)。起泡即取去。(《山東中草藥手冊》) ⑥治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斑蝥適量。研末,取少許放清膏藥中心,如是扁桃體炎貼患側(cè)頸外壓痛處,如是咽、喉炎貼兩側(cè)人迎穴,待皮膚起泡(約三至四小時),即可揭去。起泡處用酒精消毒,再用消毒過的針刺破水泡,放出液體,涂上紅汞,外蓋紗布,用膠布固定。(《河北中藥手冊》) ⑦治瘧疾:斑蝥七只,麻黃、雄精各一錢二分,朱砂半錢。共研細末,每次用一至三分,調(diào)放在膏藥上,貼頭頸項第二骨節(jié)處。(《浙江中醫(yī)雜志》(7):39,1959) ⑧治劇烈頭痛:斑蝥(去頭、足)三至五個。研末布包,貼痛處。起泡后.用針刺破。使水流出。(江西《草藥手冊》) ⑨治疣痣黑子:斑蝥三個,人言少許。以糯米五餞,炒黃去米,入蒜一個,搗爛點之。(《綱目》) ⑩治耳卒聾:斑貓二枚(去翅、足,炒黃),巴豆一枚(去心、皮,生用)。同研令勻,綿裹塞耳中。(《圣惠方》) ⑾治大人小兒瘰疬內(nèi)消方:斑貓一兩,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貓炒令米焦黃,去米不用,細研,入于薄荷末四兩,同研令勻,以烏雞子清丸如綠豆大。空心臘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經(jīng)驗方》) ⑿治一切瘺:斑貓三十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黃),蜥蝎三枚(炙令黃),地膽四十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黃)。攙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黑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溫酒二十丸。(《圣惠方》) ⒀治瘋狗咬傷:斑蝥三七枚,去頭、翹、足,先以七枚,用糯米一勺,略炒過,去斑蝥;別以七枚,如前炒,色變復去之;別以七枚如前,至青煙為度,去蝥,只以米為粉。用冷水入清油少許,空心調(diào)服,須臾再進一服,以小便利下毒物為度;如不利,再進。利后肚疼,急用冷水調(diào)青靛服之,以解其毒,否則有傷。黃連水亦可解之。但不宜服一切熱物也。(《醫(yī)方大成論》) ⒁治經(jīng)候閉塞及干血氣:斑貓十個(糯米炒),桃仁四十九個(炒),大黃五錢。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桐子大??招木葡挛逋瑁跽呤?。如血枯經(jīng)閉者,用四物湯送下。(《濟陰綱目》斑貓通經(jīng)丸) ⒂治血疝便毒,不拘已成未成,隨即消散:斑蝥三個(去翅、足,炒),滑石三錢(同研)。分作三服,空心白湯下,日一服,毒從小便出,如痛,以車前、木通、澤瀉、豬苓煎飲。(李杲·破毒散)' 【炮制】 生斑蝥:除去雜質(zhì)。 米斑蝥:取凈斑蝥與米拌炒,至米呈黃棕色,取出,除去頭、翅、足。每10kg斑蝥,用米2kg。 【性味】 辛,熱;有大毒。 【歸經(jīng)】 歸肝、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 破血消癓,功毒蝕瘡,引赤發(fā)泡。用于癓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疬,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 【用法用量】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適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處,不宜大面積用。 【注意】 本品有大毒,內(nèi)服慎用,孕婦禁用。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炮制】 斑蝥:揀凈雜質(zhì),除去足、翅。米斑蝥:將米置鍋內(nèi)加熱,噴水少許至米粘貼鍋上,俟煙冒出時,加入斑蝥,輕輕翻炒,取出,去凈米粒,除去足、翅。(每斑蝥10斤,用米2斤) 1.《雷公炮炙論》:凡修事斑貓,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黃黑、出,去麻子等,去兩翅、足并頭。以血余裹懸墻角上一夜用之,則毒去也。 2.《綱目》:用麩炒過,醋煮用之。 【各家論述】 1.《綱目》:斑蝥,專主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蝕下敗物,痛不可當。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藥行氣,以毒攻毒是矣。楊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塊,或如爛肉,皆其驗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澀痛不可當,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 2.《本草經(jīng)疏》:斑蝥,近人肌肉則潰爛,毒可知矣。性能傷肌肉,蝕死肌,故主鼠瘺疽瘡疥癬。辛寒能走散下泄,故主破石癃血積及墮胎也。甄權主瘰疬,通利水道,以其能追逐腸胃垢膩,復能破結(jié)走下竅也。斑蝥,性有大毒,能潰爛人肌肉,惟瘰疬、癲犬咬或可如法暫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猶能嚙人腸胃,發(fā)泡潰爛致死,即前二證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氣而勿用質(zhì)為穩(wěn),余證必不可餌。 3.《本經(jīng)》:主寒熱,鼠瘺,惡瘡疽,蝕死肌,破石癃。 4.《別錄》:主疥癬,血積,墮胎。 5.《藥性論》:治瘰疬,通利水道。 6.《日華子本草》:療淋疾,敷惡瘡瘺爛。 7.《綱目》:治疝瘕,解疔毒、沙虱毒、輕粉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