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為《常熟博物館藏玉》中的一件藏品) 在古玉工藝中,切割陰線的時候,坨子非常薄,非常鋒利,切出線很細,因此對于視覺效果比較舒服的一毫米左右的陰線,需要至少左右開弓兩邊切割。戰(zhàn)國玉器中所謂的“游絲工”,并不是什么深奧的工藝,而是一刀切割簡化處理。一旦贊嘆戰(zhàn)國工藝游絲雕刻神奇,那就說明根本不懂古玉加工的基本原理。 這樣加工以后,如圖二中1和2所示,尤其是1,會產(chǎn)生一個“脊”一樣的毛茬。民間玉器就沒有對這個加工遺留痕跡進行認真打磨,但高檔玉器或是宮廷玉器,則打磨得干干凈凈。要打磨掉這個毛茬,又拋光陰線溝槽,是非常費時費力的,又需要高超技術(shù),所以對陰線鉤槽和犄角旮旯兒的打磨,能夠作為區(qū)分明清宮廷玉器和民間玉器的一個輔助標(biāo)準(zhǔn)。 拋光陰線溝槽為什么費時費力難度大?因為首先要制備工具,切割陰線的砣子非常鋒利,打磨平面的皮坨則太寬。因此打磨的時候,需要先用更細小鋒利的坨子把溝槽毛茬一點點清理干凈,然后再用很薄的皮坨或者瓢坨,沾上最細的解玉砂和玉石粉末的混合沙子去拋光。清理溝槽需要精細加工,打磨溝槽需要時間耐心,只有最高檔的玉器才這么做。 這條鑒定方法對于鑒定古玉的新老和檔次,都非常重要。這些鑒定要點,書上沒有寫,是我自己搜集了資料和對照了實物總結(jié)的,并且咨詢了老玉工,還算比較可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