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寫道:“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教育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去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真實行動來慢慢影響它,讓它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 我贊同他的說法。但由此展開去,我不得不說,好的教育的前提是父母先得有靈魂。 我們的社會存在著一種病叫“空心病”:社會道德下滑了,社會的規(guī)則混亂了、社會的公序良俗崩潰了這些癥狀的病因是,社會缺乏精神追求了。 誰為這個社會空心病買單?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受教育的孩子。 但我們僅僅將教育孩子的失敗歸罪于教育體制和社會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我們既然把孩子生下來,那么我們必須為孩子的未來買單。 如果每當發(fā)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們從不將指頭指向自己,總是在外部找借口和理由。這其實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不負責任。 事實上,很多問題本身源自于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 家庭是孩子的精神子宮。父母的精神是這個精神子宮的締造者。 在中國,家庭教育的大多病因就是因為精神子宮出了問題。 癥狀之一:用寶貴的時間去賺錢,卻不用寶貴的時間去賺孩子的精神。 許多家長自以為把錢賺到了,就可以給孩子買光明的未來。于是把孩子交給老師、孩子的爺爺奶奶,一切全權(quán)交托。美其名曰:有錢了,孩子就好了。 這就如同買房子,那房子先放到別人手里,等自己先賺夠了錢,就可以買回來了。 然而,孩子的精神發(fā)展都是有階段性的,錯過了一段兒,那心理就成型了,萬一出了問題想矯正都很困難。而房子出了問題可以不去買,但孩子出了問題,你家長有再多的錢能買回一個不出問題的當年的孩子嗎? 癥狀之二,自以為是,對孩子強迫、控制加打壓 大多數(shù)中國家庭,擅長打壓式的教育,限制式的教育。其骨子里有個前提,那就是自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孩子未來的佛法。 自己是上帝,萬能的上帝,于是通過打壓、強迫,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孩子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前景。 然而,這種父母不照照自己的鏡子:你現(xiàn)在活得好嗎?現(xiàn)在的你是有追求的人嗎?現(xiàn)在的你真是令你自豪嗎? 這真是一個吊詭的事情:一方面這樣的父母通過比較、打壓、強迫讓孩子成為乖乖女、乖乖男,另一方面他們希望孩子不要成為他們這樣的慫樣。 這就如同,一方面強迫自己的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臉去整形,另一方面卻討厭自己的臉長得很難看一樣。 癥狀之三:苛求完美,殘酷比較,抹殺個性 “你看看誰家孩子得了100分。你怎么才這么點分?你看看誰家孩子鋼琴小提琴都會,你怎么什么都不會,你怎么會這么笨呢?” 這就是這樣的父母經(jīng)常的話術(shù)。在他們的心中,他們必須讓自己的孩子通吃一切、決勝世界、完美無暇。打出的旗號是:“我這是為你好”。 嗚呼,試問: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完美的東西嗎? 這樣的父母累死都應該,因為他們在做這個世界上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人類可以將來登上火星,但人類也不可能達到教育子女完美無缺。 但實際上,這些父母就是按照這樣愿景去做的,雖然他們表面上并不承認。 這樣訓斥的教育方式,小孩會牢牢記在心里??傆幸惶?,他們會回來,以同樣的方式'回贈'給家長。 也許有一天,孩子會問她,“媽,你咋混的,鄰居王姨比你小三歲,人家都混到正處級,而你卻才混了個副科級?” 也許只有這樣的方式才會讓這樣的父母覺查到自己的錯失。 這個世界永遠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不是有權(quán)人的世界,而是有靈魂之人的世界。 想教育小孩,先要讓自己有靈魂,讓心靈充盈,你的靈魂才能喚醒你的孩子的靈魂。樹立一個有靈魂的好榜樣,勝過一萬句話。 真正的教育,需要將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引導,而不是直接想當然的給予。 教導他們自信而不自滿,獨立而不孤立。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能力、質(zhì)疑能力、自理能力、謙遜能力... 所有好的教育,都帶著智慧的光芒,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guān)愛。 在看似悲觀的世界里,積極的人生觀顯得尤為重要。只有擁有了獨立思考,和探求真理的能力,智慧的陽光才會灑滿心田。只有擁有了克服困難,和承擔責任的能力,艱難險阻才會顯得微不足道。 不論你是老師還是家長,抑或即將成為家長,要知道不管追求的事業(yè)有多成功,都不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他們是你一生最寶貴的產(chǎn)業(yè),勝過手里的金銀財寶。 真正的教育,需要回歸到人格的本質(zhì)上。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來源:中國教育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