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囊鞘膜積液包括睪丸鞘膜積液,是男子的一種常見病。中醫(yī)稱本病為“水疝”、“偏墜”。 一、健脾利濕類方 完 帶 湯 【組成】白術(shù)、白芍、橘核、山藥各6克,人參、車前子(包)、蒼術(shù)、甘草、陳皮、柴胡、桂枝各3克,砂仁(后下)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健脾益氣,升陽(yáng)除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疏肝滲濕湯 【組成】川楝子、橘核、青皮、澤瀉、豬苓、荔枝核各10克,小茴香6克,廣木香7克,吳茱萸3克,茯苓12克,桂枝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上、下午各1次,空腹溫服。10日為1個(gè)療程。 【功效】健脾溫腎,活血通絡(luò),利水消腫。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水 疝 湯 【組成】黨參、黃芪各20克,山茱萸、澤瀉、巴戟天、茯苓各10克,青皮、柴胡、小茴香、蘇梗、吳茱萸各6克,白術(shù)、山藥、車前子各15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健脾補(bǔ)腎,疏肝利水。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補(bǔ)脾活血方 【組成】黨參、黃芪、車前子各20克,白術(shù)、桃仁、香附、青皮、吳茱萸、小茴香、荔枝核、澤漆各6克,澤蘭9克,橘核4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去渣兌勻,每日分3次服,7日為1個(gè)療程,治療期間囑患者禁食寒涼食物。 【功效】補(bǔ)脾益氣,活血利水,疏肝理氣,溫經(jīng)散寒。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睪丸鞘膜積液。 萹蓄苡仁煎劑 【組成】萹蓄、生薏苡仁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健脾利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脾虛濕疹型陰囊鞘膜積液,陰囊逐漸增大,行走不便,陰囊透光試驗(yàn)陽(yáng)性,舌質(zhì)淡,舌體胖有齒痕,苔白膩,脈滑。 五苓散合橘核丸加減 【組成】茯苓、豬苓、白術(shù)、橘核各10克,澤瀉、海藻、海帶各12克,桂枝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氣虛加黃芪10~20克,黨參10~15克;食欲不振加炒神曲、雞內(nèi)金各10克;陰囊寒墜感加小茴香6克,木香10克,升麻3克,陰囊壁較硬加坤草15克,三棱、莪術(shù)各3克。 【功效】健脾利濕,軟堅(jiān)。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脾虛濕停,瘀血凝聚之鞘膜積液,伴乏力,腹脹便溏,陰囊壁厚,精索上可捫及小結(jié)節(jié),舌胖淡,有瘀點(diǎn),脈滑。 三核補(bǔ)中湯 【組成】橘核10克,荔枝核15克,茯苓、芒果核各20克,白術(shù)、甘草、小茴香、炙升麻各6克,黨參、黃芪、當(dāng)歸各12克,炒柴胡、白芍、陳皮、胡蘆巴各9克,川楝子3枚,大棗5枚,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補(bǔ)中溫腎,暖肝。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脾腎陽(yáng)虛,寒滯肝脈之鞘膜積液,伴神疲乏力,氣短,下腹及陰囊墜重,腰酸,陽(yáng)痿,陰囊濕冷,舌質(zhì)淡,脈細(xì)弱。 健脾滲濕湯 【組成】蒼術(shù)、懷山藥、澤瀉各15克,白芥子、炙雞內(nèi)金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嬰兒可濃煎約100毫升,少量多次服。待腫脹消退后,續(xù)服3天以鞏固療效。 【功效】健脾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脾虛濕聚之陰囊鞘膜積液。 二、行氣滲濕類方 自擬水疝湯 【組成】牽牛子3克,茯苓12克,豬苓、澤瀉各15克,車前子10克(包),薏苡仁30克,小茴香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行氣利水。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溫化凝滯方 【組成】肉桂、牽牛子、甘草各3克,牛膝、當(dāng)歸、赤芍、紅花、小茴香、橘核各5克,豬苓、澤瀉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第3煎湯藥用毛巾浸藥液外敷。 【功效】散寒利濕,活血化瘀。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黃芪水疝湯 【組成】黃芪30克,茯苓15克,防己、澤瀉、白術(shù)、雞內(nèi)金、橘核、荔枝核、陳皮各10克,丹參6克,砂仁(后下)5克。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兩煎藥液混合,分3次空腹服。連服15日為1個(gè)療程。 【功效】行氣利水消腫。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冬葵子湯 【組成】冬葵子15克,炒枳實(shí)、滑石、木通、豬苓、荔枝核、川楝子、橘核、青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行氣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肝氣郁滯,循經(jīng)下行,水聚睪丸之鞘膜積液。伴少腹及陰睪墜脹,睪丸牽痛,舌質(zhì)淡胖,苔白膩,脈弦。 黃芪荔枝湯 【組成】①生黃芪45克,荔枝核、烏藥、橘核、云茯苓各25克,小茴香、黃柏、苦參、滑石各15克,紅花、莪術(shù)、王不留行各9克;②八角茴香7粒,大棗(去核)7枚,茴香、屋梁上老塵土各50克。 【用法】方①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另取八角茴香、大棗共研細(xì)面,用蜂蜜調(diào)成藥餅敷肚臍;再用小茴香、老塵土裝入布袋熱敷于陰囊上,每次20分鐘。 【功效】行氣活瘀,益氣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氣滯血結(jié),水濕下注之陰囊鞘膜積液。伴下腹及睪丸脹墜,精索上可捫及囊腫樣腫塊,囊壁增厚,舌體胖,有齒痕,脈虛弦。 二核車前湯 【組成】橘核、荔枝核、車前子各9克,小茴香6克,麻黃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2次,連服4~7日。嬰幼兒劑量酌情減半。另取鹽30克炒熱,裝小布袋內(nèi)外敷患處3~5分鐘,每日1~2次,并隔日灸氣海、關(guān)元穴1次。 【功效】行氣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氣滯濕停之陰囊鞘膜積液。 排水消液湯 【組成】白術(shù)15克,云茯苓12克,肉桂6克,小茴香、荔枝核、橘核、陳皮各10克,青皮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行氣健脾,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氣滯濕陽(yáng),脾陽(yáng)不健之陰囊鞘膜積液,伴下腹及睪丸墜脹,睪丸濕冷,舌質(zhì)淡,舌體胖大,苔白膩,脈弦滑。 三、外 用 方 【組成】金銀花、蟬蛻各40克,紫蘇葉15克,車前子10克。 【用法】水煎2次,去渣,外洗,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每2 天1劑。 【功效】清熱祛風(fēng),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濕熱下注之陰囊鞘膜積液。 消 液 散 【組成】母丁香40克,黨參20克,滑石10克。 【用法】上藥為末過(guò)篩,裝瓶備用。取消液散3克放入患兒肚臍中(神闕穴),然后蓋上敷料,用膠布十字固定,每隔2日換藥1次,20日為1個(gè)療程,間隔5~7日進(jìn)行下1個(gè)療程。 【功效】溫腎助陽(yáng),益氣利水。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牡 蘇 散 【組成】牡蠣、紫蘇葉各15克。 【用法】研為細(xì)末,用熱茶水調(diào)勻適量藥末,再加用米醋調(diào)成黏糊狀,加醋時(shí)發(fā)出“喳”之聲,立即涂敷患處,即調(diào)即涂,每日1~5次。復(fù)涂前可用溫茶水洗凈患處,候干再涂藥,1周為1個(gè)療程,同時(shí)內(nèi)服加減橘核丸。 【功效】理氣散結(jié)。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丁香粉敷臍 【組成】干丁香適量。 【用法】丁香粉制作:把干丁香置于厚銅皿中,反復(fù)用銅棒錘打研壓成細(xì)末,去粗末,瓶裝備用。操作:患側(cè)陰囊常規(guī)消毒后注射器穿刺,吸去睪丸鞘膜積液。當(dāng)日始,用丁香粉2克,敷于神闕穴,十字膠布外固定,每2日換藥1次。每晚睡前用20克,車前草加入300毫升,水煎成約100毫升藥液,將小毛巾濕透后外敷積液患處。 【功效】通經(jīng)活絡(luò),利水滲濕。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復(fù)方五倍子湯 【組成】五倍子、明礬、金櫻子各30克,川楝子15克。 【用法】每劑加水800毫升,煎取藥液300毫升,待溫后將腫大之陰囊浸入藥液洗浴。每次10分鐘,每日2次,每劑藥可連用2日。治療12日若無(wú)效則停止治療,藥浴期間停服其他藥物。 【功效】收斂固澀,化痰除濕,行氣利水。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陰囊鞘膜積液。 白 礬 散 【組成】白礬適量。 【用法】上藥研末,以醋調(diào)包腳心,每日1次。 【功效】燥濕收斂。 【按語(yǔ)】本方主治陰囊鞘膜積液。 桃 杏 膏 【組成】炒桃杏仁各30克,川楝子60克,蓖麻子120克,麝香1.5克。 【用法】前3味藥共搗如膏泥,加入麝香拌勻,分5次攤布上,夜間入睡敷貼患處,天明去掉。 【功效】行氣活瘀。 【按語(yǔ)】本方適用于氣滯血瘀之睪丸鞘膜積液。 五倍子枯礬煎劑 【組成】五倍子、枯礬各10克。 【用法】每日1劑,加水約300毫升,煎半小時(shí),晾至微溫,將陰囊放入藥液內(nèi)浸洗,并用紗布濕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用藥前先用溫水洗凈外陰部。如下次用藥仍需將藥液加溫。 【功效】收斂燥濕。 【按語(yǔ)】本方主治睪丸鞘膜積液。 作者:馬汴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