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后周顯德六年),后周世宗柴榮病死,在臨死之前,周世宗安排了三方輔政的格局輔佐繼位周恭帝柴宗訓(xùn),周恭帝是周世宗柴榮的第四個兒子,當時只有七歲。周世宗安排了三方勢力輔佐自己的兒子,以為后周天下可以高枕無憂,卻沒想到,他死后僅僅半年,三方輔政的格局就此徹底打破,老柴家的天下改姓了趙。 趙匡胤是周世宗柴榮的愛將,關(guān)系相當好,柴榮對他,也十二分地信任,以這樣的君臣際遇,趙匡胤大概沒有這樣快就打算在柴榮尸骨未寒之際就篡權(quán)奪位。可是,自家兄弟并眾軍士一起哄,黃袍加身,自己也就半推半就,做了皇帝。 后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三日(公元960年2月3日)晚上,趙匡胤的親信趙普和弟弟趙匡義在大軍陳橋駐扎時說:周恭帝年齡太小,不明世態(tài)人情,不懂朝廷社稷,即便我們拼死拼活,在戰(zhàn)場上流血犧牲,回來也不會領(lǐng)功受賞。如我我們能擁立趙匡胤為皇帝,那情況就不同了,立功的將士一定會有高官厚祿。軍隊中本來就有很多趙匡胤的親信,這么一煽動,絕大部分人都同意了。 深夜時分,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這時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皇帝登基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剛醒來的趙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萬歲,遂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立即發(fā)動了陳橋兵變,帶領(lǐng)士兵占領(lǐng)了開封自己當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同時避免別的將領(lǐng)也“黃袍加身”,也是由于自身經(jīng)歷,就更加缺乏安全感了,害怕別人篡奪自己的政權(quán),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fā)表意見,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quán),回家過富貴日子。 老趙將兵權(quán)收歸以后,進行了重新分配,將其分成三份分別給了三司以制衡。這樣做之后外姓將軍再也沒有主動調(diào)兵的權(quán)力,趙匡胤認為這樣就沒有人能造反了,不過他卻忽略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在收回其他將領(lǐng)兵權(quán)之后,趙光義完全是一家獨大。 因為是自己的弟弟,所以趙匡胤對他十分信任,讓他當晉王。另外還封他為殿前都虞候,泰寧軍節(jié)度使,后來還做了開封府尹,掌管首都衛(wèi)戍,為此埋下了禍根。 在僅僅15年之后,趙匡胤因為不信任其他將領(lǐng),自己帶兵征討契丹,某一天途中和弟弟在行宮把酒言歡,卻不料凌晨暴斃。九七六年,趙匡胤崩,關(guān)于太祖的死因,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因飲酒過度而暴死,有的說是因腹下腫瘡發(fā)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種看法則認為太祖之死與宋太宗有很大的關(guān)系。 究竟真象如何,由于史料闕如,至今還不很清楚,但有一點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飾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實錄》歷經(jīng)三次而無成,雖然已篡改和掩蓋了大量的真象,太宗還是不滿意。太宗對《太祖實錄》異乎尋常的關(guān)注,足以說明太宗非正常繼位的奧妙,而“燭影斧聲”也就成了千古之謎。 (歡迎關(guān)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精彩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