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小王,最近我們產(chǎn)品的銷量有點低啊,有什么辦法可以提升一下銷量嗎?” 小王:“額…要不降價吧!畢竟消費者最注重的還是自身的利益,如果我們讓點利,肯定是可以提升銷量的。” 是的,一提到“促銷”,或者說提升銷量的辦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降價”。 之所以要采用降價來進行促銷,就是因為我們都知道:人們非常關心自身利益。 而說到“自身利益”,就不得不提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心理學家們召集了一組受試者,然后跟他們說: 假設有家公司宣布:員工若是達成某一業(yè)績目標,就可獲得1000美元的獎金。公司向員工展示這筆獎金的方式共有如下三種: 1)想一想那1000美元代表什么:一輛新車的首付款或是你夢寐以求了很久的房屋裝修。 2)想一想銀行賬戶里多了那1000美元所能帶來的更多安定感。 3)想一想那1000美元代表什么:公司肯定你對于公司整體業(yè)績的重要性,老板可不會無緣無故花這個錢。 請問:“你認為以上三種說法中,哪一種對員工會產(chǎn)生較大吸引力?” 結果大部分受試者都認為第一種最有吸引力,其次是第二種。 不過,這個實驗并沒有結束。 當心理學家問受試者“上述三種說法中,哪一種對「你自己」的吸引力最大”時,大多數(shù)人的回答都是第三種——這讓人感到備受尊重。 這真的是個非常有趣的實驗! 我們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該理論中,越往下,需求所對應的利益就越“實在”(比如金錢和食物);越往上就越“虛”(比如精神追求)。 而上述的實驗,恰好同時說明了兩個問題: 1.我們之所以習慣用“降價”的方式促進銷售,就是因為我們都認為別人會更關心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省下裝修費”和“商品打折”。 換句話說,在我們自己眼中,大部分人都活在馬斯洛金字塔的底層... 2.之所以很多時候降價不起作用,就是因為我們對別人需求的判斷是不準確的。實際上,人們會同時追求不同層次的需求。(是的,馬斯洛理論其實是臆造的) 就好像上述的受試者,其實都是普通人,但他們自己對一些更“虛”的利益卻更加在乎,比如“受人尊敬”和“面子”。 那么,回到最初的問題:除了降價,還有哪些方法能提升銷量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從“顧客感知價值”說起。 顧客感知價值(Customer-Perceived Value,CPV)是指潛在顧客對特定產(chǎn)品的總體利益的評價減去總體成本的評價之差。 要想讓更多人購買你的產(chǎn)品,就必須要提高產(chǎn)品的“顧客感知價值”。 而提升“顧客感知價值”,不外乎兩種方式:增加“利益”或者降低“成本”。 而剛才所說的“降價”,其實就是降低了“總體顧客成本”——貨幣成本。 不過,所謂的“總體成本”,可不僅僅只有貨幣成本,而“總體利益”,當然也不僅是指經(jīng)濟層面的利益。 事實上,“總體利益”和“總體成本”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下圖所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降價”只不過是眾多提升感知價值的方法之一,僅僅是上圖就一共有11種其他可能的方法... 而很多時候降價不起作用,就是因為我們可能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利益”與“成本”。 當然,如果一次性說完所有方面,未免過于啰嗦。 既然大部分人都已經(jīng)注意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與成本(比如降價,買一送一,提升服務,提高收益率等),那我們就重點來看一些比較“虛”的方面吧。 1.降低“形象成本” 有時候,人們不愿購買你的產(chǎn)品,并不是因為不接受你的價格,而是擔心自己購買這款產(chǎn)品會有損自己的形象。 比如過去的胰島素,就是病人自己買來注射,用來治療糖尿病的那種。 在當時,不管商家怎么提升產(chǎn)品的性能、控制產(chǎn)品的成本,始終無法提高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直到后來,一家名叫Novo Nordisk的公司劍走偏鋒,他們并不追求極致的性能,也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價格上,而是努力降低顧客的“形象成本”。 Novo Nordisk發(fā)現(xiàn):胰島素消費者其實并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糖尿病患者。 所以他們研發(fā)出一種“筆形”的胰島素。與傳統(tǒng)胰島素相比,這種胰島素不容易被識別出來,看上去跟普通的中性筆幾乎一模一樣。 這樣就成功幫助消費者降低了他們的“形象成本”,而產(chǎn)品本身當然也成功顛覆了市場。 注:該產(chǎn)品能成功還有另一個因素:使用方便——降低了“行動成本”。 2.增加“形象利益” 有時候,人們不愿購買你的產(chǎn)品,可能是因為你沒有幫消費者突出他們自己的正面形象。 而有些產(chǎn)品,尤其是送人的禮品,消費者之所以要購買它,就是希望通過它向別人表達自己的形象。 所以,你更應該強化這些產(chǎn)品能帶給消費者的“形象利益”。 比如roseonly,它就是主打“一生只愛一人”的概念,并以此提升消費者在送花對象心目中的形象——我買roseonly,說明我只會愛你一個人。 當然,其他一些不是禮品,但也能體現(xiàn)消費者正面形象的產(chǎn)品也應如此。比如新能源汽車(愛護環(huán)境的形象),在線課程(愛學習的形象),甚至包括航空公司也可以。 美國一家航空公司曾經(jīng)搞了個“航行里程數(shù)可兌換免費機票”的活動,但當時大部分人并沒有去兌換,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積攢的里程數(shù)(一張小卡片)可用來體現(xiàn)自己的身份和形象——我是商務精英,才不會貪圖航空公司那一點小優(yōu)惠呢。 所以最終的結果是:他們不僅不在乎那些“實實在在的經(jīng)濟利益”(兌換機票),反而是為了積攢里程數(shù),故意走曲線(增加航程)到達目的地。 3.降低“心理成本” 有時候,人們不愿使用你的產(chǎn)品,可能是因為他們擔心使用產(chǎn)品后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 就拿京東618來說吧。 雖然大家都清楚,618就是打著“降價促銷”的旗號讓人們買買買,但它在宣傳上并不會一味的說“降降降,買買買”,因為這樣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負面的心理體驗——買這么多東西,我是不是太敗家了。 所以,618宣傳的主題就是:打破忙碌,盡享好物——你平時都那么努力了,所以這次剁一下手,犒勞一下自己也是應該的。 這樣就可以降低消費者的“心理成本”。 4.增加“心理利益” 有時候,產(chǎn)品的利益點很難體現(xiàn)出來,消費者自然不愿購買。 比如保險產(chǎn)品,你花一大筆錢,最后換來的只不過是一紙保單,至于它承諾的各種收益,可能要等很久才體會得到。 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提升產(chǎn)品的“心理利益”。 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保險產(chǎn)品都是走“情感路線”,并且一般都是讓消費者為家人買,而不是為自己。(讓人感覺只要買了保險,就算對長輩盡了孝心了) 除了保險,類似的還有空氣凈化器:空氣干不干凈很難被感知,所以要加個“第三方檢測儀器”; 潔廁凈:廁所干不干凈也很難說,所以把水染成藍色,在心理上人們就認為它變干凈了; 牙膏:口腔干不干凈也很難說,所以加點薄荷味,在心理上人們就認為它變干凈了... 這些都屬于提升產(chǎn)品的“心理利益”。 5.降低“決策成本” 這個也說過很多次了,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在提“單款爆品”的原因之一。 傳統(tǒng)的商家都認為商品越多越好,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因為“做決策”(或者“做選擇”)這件事真的非常痛苦。 心理學家以前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分別給兩組受試者展示商店里的果醬,第一組只展示6種果醬,而第二組展示了24種。 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組購買果醬的人數(shù)是第二組的10倍。(30%與3%)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決策癱瘓”:在選擇過多的情況下,人們會因為前期耗費大量精力做選擇,就直接放棄做決策了。 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雖然麥當勞和肯德基年年都會出新品,但它始終會淘汰掉一些產(chǎn)品,以避免因品種過多所導致的“決策癱瘓”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另一方面,它們也經(jīng)常會出一些套餐,將多種產(chǎn)品變成一種產(chǎn)品,進一步降低“決策成本”。 6.增加“健康利益” 前幾天看到美團外賣的一則視頻廣告,這個廣告挺有意思。 一般外賣平臺的廣告都是在宣傳其“服務利益”(專人配送)或“經(jīng)濟利益”(折扣),但美團這個廣告是真正戳中了大部分消費者的痛點——外出就餐會被曬黑。 其實這就是在強調(diào)產(chǎn)品能帶來的“健康利益”。 我想:對那些成天坐在空調(diào)房里的人來說,“避免被曬黑”可能比“節(jié)約5塊錢”更有吸引力吧。 不過,這個廣告也并不完美,因為它其實表達的是“怕曬黑,點外賣”,而不是“怕曬黑,點美團外賣”。 畢竟,送外賣的又不止美團一家,它并沒有體現(xiàn)美團與餓了么等的差異化優(yōu)勢。 所以,這則廣告算是為整個外賣行業(yè)做宣傳了... 總結一下 其實,關于如何提升“總體顧客利益”,以及如何降低“總體顧客成本”還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本文所講的案例也只是冰山一角。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想讓產(chǎn)品更受歡迎,就必須提高產(chǎn)品的“顧客感知價值”(CPV)。 畢竟,只有當別人能感知到你的價值時,你才是有價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