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燥證,是秋陽以曝、久晴無雨之時,感受燥熱之邪為病的證候。其病性偏熱,以燥氣犯肺而致口、鼻、唇、咽等清竅津液干燥為主要見癥。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①發(fā)熱而微惡風寒,頭痛,少汗;②干咳少痰或無痰;③咽干鼻燥,口渴。 次癥:咽痛,咳甚胸痛,鼻出血,皮膚燥熱。 舌脈:舌尖邊紅,苔薄黃而干,脈浮數(shù)。 辨證分析 秋季,燥氣主令,但有溫燥涼燥之分。溫燥,是指初秋時節(jié),炎熱未盡,久晴無雨,空氣干燥,侵人肺衛(wèi),發(fā)而為病。一般多在立秋至秋分之間。溫燥外襲,郁于肌表,故見發(fā)熱微惡風寒、少汗;溫燥上擾清竅,則見頭痛;溫燥傷肺,肺失清肅,肺津耗傷,則干咳少痰或無痰;“燥勝則干”,其溫燥尤易傷津耗液,故咽干鼻燥、皮膚燥熱,燥甚傷及血絡,則鼻出血。苔必干,脈必數(shù),均說明溫燥的特點是溫熱傷陰。 診斷要點 凡在秋季感受外邪發(fā)病,具見主癥①、②及次癥中任何一項;或見主癥①、③及次癥中任何一項,并均見典型舌脈者,即可診斷為溫燥證。 疑似證鑒別 1.風熱表實證與溫燥證 風熱表實證初起風熱侵襲肺衛(wèi),其臨床表現(xiàn)與溫燥證相類似,如發(fā)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或少汗等。但風熱證初起熱象較明顯而無或少見清竅干燥的肺燥征象,且易形成痰熱阻肺和逆?zhèn)餍陌?,四季均可發(fā)生而以冬春季多見。溫燥證初起除肺衛(wèi)見癥外,必伴肺燥津傷之證,上部干燥癥狀較突出,少見逆?zhèn)餍陌l(fā)病僅限于秋季??傊耘R床特征及發(fā)病季節(jié)和病理變化方面去辨析,就會明確兩證的不同。 2.涼燥證與溫燥證 同為秋燥之候,但其病性有寒熱之別。涼燥性寒,溫燥性熱。其鑒別要點是:涼燥證惡寒發(fā)熱,而溫燥證則發(fā)熱微惡風寒;涼燥證口不渴,而溫燥證口必渴;鼻咽干燥和干咳,溫燥證甚于涼燥證;涼燥證舌質(zhì)如常,雖紅而不甚,脈浮而不數(shù),而溫燥證舌紅脈數(shù)是為必然,以此為辨。 論治法則 辛涼甘潤,透表泄熱,清肺潤燥。 方劑選要 1.清燥救肺湯 溫燥傷肺,既不能用辛香之品,亦不可用苦寒之味,以防氣陰兩傷。只宜用清燥潤肺法。方中桑葉經(jīng)霜者得金氣而柔潤,輕宣肺燥;石膏直清肺金燥熱,兩藥合用,清瀉肺胃燥熱,以撤致病之源,共為主藥。用阿膠、麥冬、胡麻仁潤肺增液,同為輔藥。用人參益氣生津,苦杏仁、枇杷葉瀉肺潤燥,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配伍,使外襲之燥得除,內(nèi)傷之液得潤,肺氣清肅,諸證自解。 2.桑杏湯 秋感燥氣,初起必在肺衛(wèi),故清宣肺衛(wèi),當為治法之準。方中桑葉輕宣燥熱,苦杏仁宣利肺氣,共為主藥;淡豆豉助桑葉輕宣解表,沙參、梨皮生津潤肺,同為輔藥;梔子皮清泄肺熱,浙貝母止咳化痰,為佐使藥。諸藥合用,有清宣燥熱,涼潤肺金之功效。咽喉干痛者,可加牛蒡子、薄荷以清利咽喉;鼻衄者加茅根、墨旱蓮以涼血止血;咳痰黃稠者加馬兜鈴、瓜蔞皮以清熱化痰。 3.沙參麥冬湯 燥傷肺胃陰分,或熱或咳,當以甘寒救陰。方中沙參、麥冬滋養(yǎng)肺胃之陰為主藥;玉竹、天花粉、冬桑葉潤燥宣泄為輔藥;生扁豆養(yǎng)胃健脾為佐藥;甘草甘潤瀉火為使藥。諸藥配伍,有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宣泄燥熱的功效。若久熱久咳者,加地骨皮養(yǎng)陰清熱。 4.翹荷湯 燥氣化火,清竅不利,當從輕宣涼散,以辛涼藥為治。方中連翹、薄荷辛涼(寒)宣散燥熱為主藥;黑梔皮、綠豆皮涼潤并導熱下降為輔藥;甘草、桔梗甘潤利咽為佐使藥。全方具有清散上焦燥熱之功效。耳鳴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鮮菊葉、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牛蒡子、黃芩。 成藥簡介 1.秋燥感冒沖劑 秋燥傷及肺衛(wèi),當辛涼甘潤并用。方以桑葉、菊花、前胡辛涼清透表邪為主藥;北沙參、麥冬甘寒清燥潤肺為輔藥;伊貝、苦杏仁宣肺止咳為佐藥;山豆根、桔梗、竹葉清熱利咽為使藥。全方具有清燥熱、養(yǎng)肺陰、止咳嗽的作用。是治療溫燥初起,以發(fā)熱干咳及口鼻干燥為主癥的良藥。 2.秋梨膏 方以秋梨為主藥,甘寒生津,止咳化痰;浙貝母清化燥痰,麥冬甘寒潤燥,共為輔藥;鮮藕生津止渴為佐藥;青蘿卜行氣化痰為使藥。諸藥合用,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用于秋燥傷肺,陰虛燥咳,或久病陰虧火旺傷肺者。 3.羊膽丸 方以羊膽干膏與浙貝母為主藥,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百部與白及為輔藥,清熱化痰,止咳止血;甘草為佐使藥,甘潤泄火,調(diào)和諸藥。本藥適用于燥熱傷肺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帶血,口干咽燥等。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兼以止血的功效。 4.川貝清肺糖漿 本品又名川貝清肺露。方中以川貝母、枇杷葉、苦杏仁肅肺止咳為主藥;以麥冬、地黃、蔗糖滋陰清肺為輔藥;薄荷、桔梗為佐藥,有宣達肺氣的作用;甘草為使藥,調(diào)和諸味。本品用于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咽痛、低熱、口渴等。有清肺潤燥、止咳退熱之功。 飲食療法 1.薄荷糖 薄荷粉30克,白砂糖500克。 將白砂糖放入鋁鍋內(nèi),加水少許,用文火熬稠,加入薄荷粉,調(diào)勻,再繼續(xù)熬至拉起絲狀,以不沾手為度,即停火。將薄荷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盤內(nèi),冷卻后,將糖取出,先切成條狀,再切成塊,隨時食用。 2.雪梨百合冰糖飲 大雪梨1個,百合10~15克,冰糖適量。 將雪梨洗凈,切塊,百合洗凈,同水煮,加入冰糖,水煮沸30分鐘后,取湯飲之。 3.銀耳百合沙參湯 銀耳12克,百合15克,北沙參12克,冰糖適量。 將銀耳先用清水浸泡幾小時,待膨開后,與百合、沙參、冰糖同放沙鍋中水煮,1小時后取汁飲用,銀耳、百合可食用。 以上3方均有清肺潤燥作用。 4.甘蔗粥 甘蔗汁100~150毫升,粳米50~100克。 用新鮮甘蔗,榨取汁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日1~2服。 甘蔗粥對肺燥咳嗽,熱病傷陰,大便干結(jié)等病,治療效果頗為理想。 5.潤肺止咳茶 玄參、麥冬各60克,烏梅24克,桔梗30克,甘草15克。 上藥干燥后共研碎,混勻,分裝,每袋18克,每服1袋,1日2次,用白開水沖泡,代茶飲。 玄參、麥冬養(yǎng)陰潤肺,烏梅生津止渴,桔梗、甘草止咳祛痰。此茶劑用于溫燥干咳癥較好。 6.清熱止嗽茶 甘菊花、炙枇杷葉(包)、霜桑葉各6克,陳皮、黃芩各3克,生地黃、焦枳殼各4.5克,鮮蘆根2支。 將蘆根切碎,上藥共為細末。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溫服。 此茶劑對溫燥證的干咳及諸竅干燥癥,有清潤作用。 其他療法 1.針刺療法 取穴:尺澤、魚際、曲池、內(nèi)庭、大椎、外關(guān)、少商。 手法:毫針淺刺,用瀉法,或用三棱針點刺放血。以上諸穴為手太陰、陽明、少陽諸經(jīng)穴。魚際配尺澤清泄肺熱,化痰止咳;曲池配內(nèi)庭清熱保津;大椎配外關(guān)、少商清熱解表。合之,有疏散表熱,清肺潤燥之功。 2.推拿療法 取穴:大椎、肺俞、風門、曲池、內(nèi)庭、頭維、印堂、太陽、迎香、百會。 手法:首先按揉大椎、肺俞、風門等穴,各1分鐘;再拿兩側(cè)肩井;繼之按拿兩側(cè)曲池、合谷以酸脹為度。然后拍擊背部兩側(cè)膀胱經(jīng),以皮膚微紅為度。 再用一指禪推法。(方法見“涼燥證篇”。) 3.貼敷療法 清肺咳嗽膏。瓜蔞大者1個,大浙貝母50克,青黛15克,蜂蜜120克。 先將浙貝母、青黛混合研細末,再將瓜蔞連子皮搗融(如系干品可研為細末),放蜂蜜入鍋內(nèi)加熱,煉去浮沫,入上藥,調(diào)和如膏。 取膏分別攤貼肺俞、大杼、后溪(均雙),蓋以紗布,膠布固定,1日1換或2日1換。本膏如配合內(nèi)服,每次6克,取效更速。 驗案選萃 案一 王某,35歲,業(yè)商,住南街柴場弄。 病因:初秋久晴無雨,天氣溫燥,遂感其氣而發(fā)病。 癥狀:初起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旋即咳痰多稠而黏,氣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 舌脈:脈右浮數(shù)左弦澀,舌苔薄白而干,邊尖俱紅,此《內(nèi)經(jīng)》所謂“燥化于天,熱反勝之”是也。 療法:遵經(jīng)旨以辛涼為君,佐以苦甘,清燥救肺湯加減。 處方:冬桑葉9克,生石膏12克(冰糖水炒),原麥冬4.5克,光苦杏仁6克,南沙參4.5克,生甘草3克,制月石1克,柿霜4.5克(沖),瓜蔞仁12克(杵)。 先用鮮枇杷葉30克(去毛筋)、雅梨皮30克2味煎湯代水。 次診:連進辛涼甘潤,肅清上焦,上焦雖漸清解,然猶口渴神煩,氣逆欲嘔,脈右浮大搏數(shù)者,此燥熱由肺而順傳胃經(jīng)也。治用竹葉石膏湯加減,甘寒清鎮(zhèn)以肅降之。 次方:生石膏18克(杵),甘蔗漿兩瓢(沖),毛西參4.5克,生甘草1.5克,竹瀝4.5克,原麥冬4.5克,鮮竹葉30克,雅梨汁兩瓢(沖)。 先用野菰根60克,鮮茅根60克,鮮刮竹茹9克煎湯代水。 三診:煩渴已除,氣平嘔止,惟大便燥結(jié),腹?jié)M似脹,小溲短澀,脈右浮數(shù)沉滯。此由氣為燥郁,不能布津下輸,故二便不調(diào)而秘澀。張石頑所謂:“燥于下必乘大腸也?!敝我栽鲆簼櫮c,五汁飲加減。 鮮生地黃汁2大瓢,雅梨汁2大瓢,生萊菔汁2大瓢,廣郁金3支(磨汁約2小匙)。 用凈白蜜30克,同汁重湯燉溫,以便通下為度。 四診:1劑而頻傳矢氣,2劑而暢解燥屎,先如羊糞,繼則夾有稠痰。氣平咳止,胃納漸增,脈轉(zhuǎn)柔軟,舌轉(zhuǎn)淡紅微干。用清燥養(yǎng)營湯,調(diào)理以善其后。 白歸身30克,生白芍9克,肥知母9克,細生地黃9克,生甘草1.5克,天花粉6克,蔗漿2瓢(沖),蜜棗2枚(劈)。 效果:連進4劑,胃漸納谷,神氣復原而愈。 (據(jù)《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摘編) 案二 王某,女,工人,27歲。1960年10月5日初診。 病因:秋燥之邪外束,痰熱之郁內(nèi)阻。 癥狀:身熱頭痛無汗,咳嗽痰稠,口渴喜飲。 舌脈:舌苔薄膩微黃,脈來浮滑且數(shù)。 療法:辛涼以祛外邪,苦寒以清痰熱。 處方:荊芥穗4.5克,蔓荊子9克,嫩前胡4.5克,金銀花12克,連翹殼12克,黑山梔12克,薄荷葉4.5克(后下)。 二診:10月6日。身熱退而未盡,胸痞不暢,兩目無神。舌苔薄凈,脈來濡數(shù)。燥熱夾痰互阻,氣機郁塞不宣。今擬原法出入。 原方去黑山梔,加枯黃芩、冬桑葉、嫩紫蘇梗各4.5克。 三診:10月7日。身熱得汗?jié)u解,咳嗆未止,胸痞未暢。舌苔薄膩,脈來濡滑微數(shù)。燥熱夾痰內(nèi)壅肺胃,尚未清徹。 今擬葉香巖辛涼甘潤之意,以桑杏湯化裁。 冬桑葉6克,白蒺藜9克,嫩前胡4.5克,苦桔梗3克,清炙草3克,光苦杏仁12克,川貝母粉4.5克(包)。 四診:10月8日。身熱已退,咳嗆未止,頭暈目眩,苔薄凈,脈濡軟。血虛之體,燥熱傷肺。當以甘涼潤肺而養(yǎng)營血。 白歸身4.5克,炒白芍4.5克,黑稆豆衣12克,天花粉12克,川貝母粉4.5克(包),光苦杏仁12克,生甘草3克。 五診:10月10日??葐軡u稀,頭暈神疲。再以原法續(xù)進,原方2帖。 六診:10月12日。咳嗆漸瘥,入夜較甚。舌質(zhì)紅絳,脈濡滑。今擬清燥潤肺而養(yǎng)營血。 南沙參12克,天花粉12克,白歸身4.5克,炒白芍9克,川貝母粉4.5克(包),甜杏仁9克,苦杏仁9克,黑稆豆衣12克,茅蘆根各9克。 七診:10月14日。咳嗆漸少,頭暈神疲,納谷不香。苔薄凈,脈來濡數(shù)。病后氣血兩虛未復。今擬益氣養(yǎng)血,潤肺止咳。 黨參4.5克,白歸身4.5克,炒白芍9克,光苦杏仁12克,茯苓12克,生甘草3克,川貝母粉4.5克(包)。 (據(jù)《內(nèi)科臨證錄》摘編) 辨治按語 “治燥不同治火”。治火可用苦寒,燥證則宜柔潤;火郁可以發(fā)之,燥邪則宜濡之;治火可用直折,治燥只宜滋潤。 溫燥近似風溫,宜辛涼甘潤。案一首進辛涼甘潤之清燥救肺湯以清上焦之熱,次以竹葉石膏湯之甘寒清鎮(zhèn)以清肺胃之熱,終用清燥養(yǎng)營湯養(yǎng)血潤燥而收功。藥隨證變,總不越上焦治氣,中焦增液,下焦治血之旨。案二為燥熱夾痰為害,故用辛涼甘潤,清燥潤肺為治,終用益氣養(yǎng)血,潤肺止咳之品而益其虛。 作者:冷方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