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明清科舉有縣府院(道)三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共四個大級別,有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共五個級別的讀書人。其中,童生雖然不是正式的功名(未進學),但是也要縣府兩試通過才能取得這一身份,在社會上也可以自稱“學生”、見官不跪了。 而宋朝的科舉只有解試(州府主持)、省試(禮部主持,相當于會試)、殿試三個級別,凡是符合條件的人都可以去參加宋代科舉的第一級考試——解試,這與明清有著很大不同——在明清要事先通過縣府院三試取得“秀才”功名才能參加鄉(xiāng)試。所以,在大宋朝是沒有“童生”、“秀才”這兩種級別的讀書人的,或者說,任何沒有功名的讀書人都可被稱為秀才(注:但是在唐朝,秀才科是比進士科更厲害的科目,而明經(jīng)科則是更加容易的科目,有句話叫做“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唐代的大政治家狄仁杰也僅僅是明經(jīng)出身而已)。 解試通過就是舉人,可以參加省試。但是如果省試沒有考中,下科還得從解試考起。也就是說,在宋朝,“舉人”這種功名是一次性的,正常情況下保有期為一屆三年。 在宋初,即使過了省試也未必能中進士。直到宋仁宗時期,有個叫張元的因屢次參加殿試失敗憤而轉投西夏,后官至西夏“宰相”。該宋奸為西夏出謀劃策,極大地禍害了宋朝。為避免這種讀書人賣國投敵的意外再次發(fā)生,宋仁宗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下詔:“進士殿試,皆不黜落?!睆拇?,貢士參加殿試必中進士,殿試變成了進士排名考試。明清時期沿襲了這一規(guī)定。 另,常有人說蘇東坡參加殿試中了榜眼,還說本來他該中狀元,主考官歐陽修誤以為蘇軾的試卷是歐的學生曾鞏的(宋代的省試開創(chuàng)了“糊名制”),為避嫌他把該試卷的答主降成了進士第二名(即“榜眼”,陸毅那一版的電視劇《蘇東坡》也這么演)。其實這是以訛傳訛,不管歐陽修避嫌的事是真是假,但蘇軾終究只是他們這一科省試的第二名。然而,決定進士名次的是殿試,殿試時東坡先生的名次并不高,好像都跑到三甲(一百名開外)去了。 |
|